泰安银保监分局:引领全市银行业保险业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泰安银保监分局:引领全市银行业保险业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在春耕备耕农忙时节,在阻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市银行业加大春耕春种金融支持,全力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泰安银保监分局督促指导全市银行业保险业加大金融支农、惠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全力做好2020年春耕备耕“护航”工作。初步统计,全市主要涉农银行业机构累计发放春耕备耕类贷款1.38亿元,同比增加0.27亿元,另有0.82亿元已列入投放计划;保险业机构通过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12.26亿元,参保农户35.19万户。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效

据悉,为引导全市银行保险机构全力支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和春耕备耕生产,泰安银保监分局要求涉农银行业机构降低准入门槛,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受困的农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以及农户,实施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通过重新约期、贷款展期、设定还款宽限期、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方式等手段,支持其开展春耕备耕生产。比如农业银行泰安分行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村“两委”的沟通协调,通过农户信息建档、微银行等措施,有序推进农户、小微企业等春耕备耕相关贷款投放。邮储银行泰安市分行积极争取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先后走访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等部门,通过与乡镇政府联合开展宣传活动,精准确定全市亮点项目、特色行业、优质农户,目前已投放资金2500万元支持春耕备耕,惠及农户35户。

为满足春耕备耕和农产品生产保供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泰安银保监分局督促银行业机构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金融服务质效,确保资金快速到位。比如,新泰农商行建立绿色信贷服务通道,对春耕备耕资金需求按照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发放的原则,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及时满足资金需求,已通过绿色信贷服务通道方式为春耕备耕提供资金支持1680万元。农业银行泰安分行设立金融服务专柜或“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流程和审批手续,确保贷款资金快速到位。在疫情防控重点区域,每个县域支行指定专门部门或网点,受理春耕备耕和农产品生产保供类客户金融需求。


创新信贷担保模式,强化保险保障

不断优化信贷产品,是推动涉农企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我市银行业机构不断优化信贷产品,根据全市实际创新担保方式,加快资金投放。比如,宁阳农商银行建立以鲁担惠农贷-农耕贷、大棚贷、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等一系列涉农信贷产品为主要品牌的春耕备耕信贷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额度、不同行业客户的涉农资金需求。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大力推广特色贷款业务“家庭贷”,以家庭为单位申请贷款,不再额外寻找担保人,家庭成员签字担保即可,一定程度解决了部分优质农户担保难的问题。新泰农商银行积极与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通过该公司担保的方式积极为春耕备耕提供资金支持,并且给予相应的利率优惠,目前已考察有相关需求用户5户,金额186万元。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市鼓励银行业机构通过多种线上渠道,不断拓宽农户信贷渠道。比如,农业银行泰安分行依托“惠农e通”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平台,大力宣传推广和开展“惠农e贷”网络融资、“惠农e付”线上支付、“惠农e商”农村电商三大线上业务,有效降低疫情对“三农”客户备种、备药、备肥等工作的影响。目前,上述线上业务已基本覆盖泰安市所有县域,“惠农e贷”余额70270万元。宁阳农商行除原有申贷客户专线电话外,建立了移动申贷电话,同时配合省联社信贷客户平台-微名片功能上线,建立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申贷专线、微信公众号申贷、客户经理微名片申贷等三大线上申贷渠道,不断完善线上申贷、办贷功能,提高客户申贷效率和客户经理办贷效率。

除此之外,泰安银保监分局着重督促保险业机构回归风险保障本源,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为春耕备耕提供风险保障。比如,平安财险泰安中心支公司开通农险绿色服务通道,通过“平安科技农险3.0一体化经营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远程线上自助投保和查询理赔进展功能,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保险业务。太平洋财险泰安中心支公司上线新工具“e农险”5.0版本,涵盖“灾情预警”“气象服务”“台风预警”“智农瑞田”等功能,为农户春耕备耕提供了及时的墒情预判及农技知识。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承保小麦种植保险99户、保额31万余元,保障了农户春耕春种的自然风险。中国人寿财险泰安中心支公司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特事特办,采取缺失资料后补、先行出单的方式,共承保14万余亩小麦种植保险,参保户次2.7万户,保险金额逾6300万元。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郑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