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校对:litcave 工作室

配图:online

_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2020年,国人本以为有个欢腾的开始,结果却迎来似无止境的禁足。


而且随着形势戒严,许多商场店铺都不得不关闭,就连公司园区也不得不封闭戒严延期上班,不管是北上广还是十八线小城市,中国大多数的城市此刻看起来都像是荒无人烟的死城。


此时此刻,人们被局限在狭小的格子里,或许一开始还欣喜着假期的延长,但渐渐地也开始疲倦室内枯燥单调的生活。


而就在今日,某位医生的离世,再次让朋友圈「沸腾」了起来,一下子人们再次变得充满斗志,群情激愤,而整个世界也重新认识了「吹哨人」(Whistle Blower)这个词。


这位吹哨人的勇气是值得尊敬的。


然而人们唉声叹气,网络点烛仪式再次花开神州,除了媒体赚足泪水和点击之外似乎就再也没有什么浪花。


回想起来,很多时候我们的新闻评论除了新闻本身之外,意义似乎少得可怜。


在后真相时代,在许多不痛不痒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又见证了伟光正的时代和明天,殊不知这一遍遍人间悲剧,不过是历史重演。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Douban


时光倒退到一个世纪以前,南欧伊比利亚半岛上,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然降至。


而根据最新历史报告,当时的西班牙叛军为了铲除「反西班牙」的破坏分子并恐吓民众,总共谋杀了十万人。


历史直到1997年才正式以《历史记忆法》之名让那些战场上的灵魂重新安息。


2010年初,西班牙《国家报》(El Pais)报道,1850个为标记的公墓最终被绘制在了西班牙近一半的土地上。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Kapil Dubey


今天要提的这本书是《藏着》,副标题为《一个西班牙人的33年内战人生》,作者则是上世纪60年代的口述史先驱「罗纳德·弗雷泽」(Ronald Fraser),书借助「曼努埃尔」、「朱丽安娜」(曼努埃尔的妻子)、「玛丽亚」(曼努埃尔的女儿)的口讲述了横跨大半个世纪的西班牙历史,从个人的视角呈现了当时西班牙整个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书的主人公名为「曼努埃尔」,是一个忠实的社会党人,因为1936年那一场政变和随后的内战,他不得不躲在家中足不出户,而且每次家里来人都需要小心翼翼,甚至连咳嗽都不能让别人听见,因为一旦被别人知道,他便很有可能被拉去枪毙。


而这一躲,就是30年。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其实说起西班牙,大家也都十分熟悉,早期的海外殖民者和海上霸主,若不是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后退位让贤,它本应该是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


在它的强盛时期,它不仅在欧洲拥有许多飞地,更是在全世界拥有大量殖民地,而且还占据着大量银矿。


然而这样的资源渐渐变成了诅咒,西班牙本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国家,白银资源的收入短期给国家财政提供了收益,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整体的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扩大。


而缺乏国家支持的制造业小生产者并不能获得殖民利益,反而深受其害渐渐走向更底层甚至最终破产。


此后国家本身的人口和发展问题以及欧洲他国的强盛,使得这个国家一直处在二三流的水平。而到了近现代,极端的政治运动和民族问题更是成了两座大山压制着这个国家的发展。


而1936年的右翼军官政变便是我们要说的那场「人间惨剧」的开始。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西班牙内战爆发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了苗头。


1931年,西班牙王室被推翻,社会党人组建了共和政府,史称「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然而这第二共和国的政权并不稳固,不仅仅是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的民族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国内左右两派势力更是明争暗斗,内耗严重。


而反观当时动荡的欧洲,一战结束后整个欧洲政治两极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是以保守派和军国主义为代表的右翼势力逐渐强大,而德意的法西斯政党借着民族情绪也纷纷抬头,另一方面是列宁领导的第三共产国际也在不断发展,红色的社会主义已经不再是一个游荡在欧洲的幽灵而是无数口号一致的红色队伍,他们深入了欧洲的每个角落和当地的政党和人民结合起来,寻求政治上的突破。


这样的国际形势也间接造就了第二共和国政权飘渺不定的局面。


1931年共和政府临时执政的是共和党右翼代表「卡拉·萨莫拉」(Alcalá-Zamora),而在正式选举后,当选的右翼政府并没有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满意。


「当时的西班牙以农业为主(事实上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是如此)。20世纪30年代的农业无产阶级群体(多数为无土地散工)大概与工业无产阶级相当——各有两三百万人。除此之外,还有两百万佃农、租地农以及小土地拥有者——同时,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人数也不超过两百万。除却他们所有人,五万大地主却拥有西班牙超过西班牙一半的土地。」


而这种情况没有因为第二共和国的建立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可以说在第二共和国建立之前,西班牙大多数农村都是党魁当道,一般来说村里都有一些重要人物:「两三个地主、一名医生、一名校长、镇书记、一两个商店老板、一名牧师,以及任国民警卫队指挥官的下士或者中士」。


这个阶级就组成了村里的统治阶级,而更有可能的是,这阶级中某一个人物会组建支持自己的队伍,从而形成一个更为稳固的统治队群体,他不仅仅会在自己的阶级中吸收成员,更会从更低的阶层中选取成员,久而久之,一个党徒集团就形成了,而这其中的主导者就是所谓的党魁。


当然国民警卫队的指挥官一般来说在当地拥有极大的权力,因为其是唯一拥有军事性武器的人员,而且还接受中央或者地方的任命,由此他们一般来说是农村的重要人物,是当地统治阶级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却不依赖于它。


从主角曼努埃尔出生的1905年开始,整个西班牙农村就笼罩在党魁阴影之下,那时候学校的不公渐渐在曼努埃尔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曼努埃尔家很穷,但是因为曼努埃尔的父亲是当地校长何塞老师的好朋友,曼努埃尔便得到了一些关注。


曼努埃尔对他是如此评价的:「对那些他想关心的学生来说,何塞算得上一个好老师……但他关心的就只有富人家的孩子,他对穷人的孩子置之不理。他们什么也没有学到,聪不聪明并不重要。」


然而这只是当时那个时代社会不公、人性势利的冰山一角。


就在曼努埃尔12岁那年,他看到党魁的几个暴徒把一个他们打得半死的人用骡子驮到村里。这个人有一小块土地。他们用绳子把他的双手捆着,确保村民会看到他,好唤起村里的恐惧。


在这场事件中,这些党魁的暴徒声称这个人没有把镇公所声称的他所欠的税付清,所以去他家没收他的财产,而这些时候那些党魁的暴徒总是拿着猎枪保护镇公所的官员。而这次当他们试图将这个人耕牛的轭拿走时,他做出了反抗。


那是他唯一的轭,也是他谋生的饭碗。


在那个被党魁统治的时代,其实连正规的政党都没有,民主根本无从说起。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而等到出现选举的时候,曼努埃尔的父亲(其实是养父)也和当时的村民一样,他们认为:


「我投票做什么?反正不管我投不投,他们都会按自己的套路来。我不投。」


而在第二共和国没有成立之前,选举似乎只是一种形势,这次是自由党登场,下次就是保守党上台。


有时候选举会进行而大部分情况下,只会有一个候选人——通常来自即将执政的党派,在不经选举的情况下根据根选举法的第29条被宣布获胜。


当然如果出现多名候选人的时候,整个西班牙便会出现一场闹剧,


「党魁们会忙碌起来,省长会任命一个政府代表来到村里,在大选当天把对立党派的所有领导成员都监禁起来。那不是选举,而是一种恐吓」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而在那个时候,人们被勒令如何投票,不仅仅是因为缺少文化教育,还因为害怕。


当然随着事态的发展,买卖选票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曼努埃尔说那个时候「每票5比塞塔(比塞塔为当时货币)」,人们便会在毫无政治意识的情况下出卖自己。


等到1931年,最终共和国政府成立,人们切实感受到了一些自由,但是这对西班牙人来说才算开始,因为接下来,左右两派的极端政治斗争最终将西班牙带入一场血与火的内战之中,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场灾难带给底层穷人的是不幸和悲哀。


正如「曼努埃尔」的妻子「朱莉安娜」所说,这些底层人总是承担所有的后果,好让那些身居高位的人爬得更高,而且直到战争硝烟散去之后,朱莉安娜依旧秉持着这种看法。


但是就许多对政治抱着心态的人,例如「曼努埃尔」,在他们看来,共和政府本身是有救的。


最终以民主立身的共和政府失败,则是因为他们没能妥善地解决好土地问题。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_

当时,许多政党在自身合法化之后都开始推行自己的主张。


1933年,拥有军队力量的右派联合激进的共和党人最终赢得了选举,自此西班牙进入了其左翼人士所谓的「黑暗的两年」。


那个时代一切百废俱兴,而强大的宗教势力、民族矛盾、劳资矛盾和土地矛盾一下子涌到了政府面前,铸就了一次次的权力斗争和流血冲突。


那个时候西班牙国内政党林立,而法西斯势利和共产国际的势力已然蔓延到了全国各地。


右翼势力试图以极端的军事强权策略稳定国势,控制媒体舆论和人民示威,而左翼势力则开始宣传土地改革和人民自由,而激进的人们也开始寻求暴力的方式去冲击国家机器。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当时作为左派代表的「人民阵线」联盟是如此宣传的:


「法西斯为你带来「工作」,也为你带来饥饿;法西斯为你带来「和平」,也带来了五千个坟墓;法西斯为你带来「秩序」,也带来了绞刑架。人民阵线提供给你的,是面包、和平与自由!


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致于农民和无产主义者都纷纷投向左翼,甚至很多投机分子也纷纷参与进来,企图通过蛊惑文盲集体来侵占公共财产。


「曼努埃尔」经历的正是这样的历史,在右翼政府摇摇欲坠的时候,他站到了「人民阵线」这一边,也就是所谓的左翼这一边。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曼努埃尔」自述,当共和国建立之后,他们最希望政府做的就是两件事:


首先,用土地改革的方式结束大庄园主式的农耕,

其次,用教育改革扫除文盲。


而在1931年到1933年,通过竞选上台的右翼政府在教育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对于土地问题,他们一直无动于衷。


虽然很多地方渐渐成立的实施改革的委员会,但是这个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十分尴尬。


当时有些人认为应当采取集体耕种的方式,然而效果很差。像「曼努埃尔」这样的人则认为应当将土地私有化分给个人,并给予一定的工具、种子甚至是政策倾斜。


「曼努埃尔」原先是一个理发师,在当地的工会建立后他成为了领导者,所以很多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经常到他理发店来,一来二去,他的想法也渐渐说服了自己遇到的那些人。


社会主义阵营是强大的,但是在示威中,这些人并非是理性的。


当作为政府代表的下士们试图阻止示威的时候,人们群情激愤,若不是「曼努埃尔」的阻拦,那些下士便会被人群吞噬,那个时候是曼努埃尔第一次意识到了人民的力量,而那次事件也使他渐渐意识到运动中不理性因素的存在。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1936年,右派政府开始组织选举,为了赢得民众好感,大选期间他们更是取消了部分媒体管制,但是这样的中间化路线并没有讨好任何一方,反而让极右势力更加愤怒,而「人民阵线」也最终在左派人士的组织下成立,一时间西班牙全国各地示威抗议右翼政府声援「人民阵线」的声音四起。


各地冲突流血事件徒增,民众在政治的狂热中进行抗议、示威和拉票,面对这样的局面,似乎站队成为了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参与政治的方式。


最终1936年2月16日,「人民阵线」代表的左派宣布赢得选举,正式开始组建政府。


而在西班牙乡村,「曼努埃尔」也成为从右派势力手中接过村长一职,并开始组织委员会对当地的管理。


但他没能想到的是,这次左派的胜利只不过是灾难的开始。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不仅仅是因为政府改革无法短时间内实现,更是因为在两极化的站队斗争中,没有人能够幸免。


虽然「曼努埃尔」是左派,但是他依旧秉持着公正对待村民的态度,无论是地主或是国民警卫队,他都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而让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可是情况并不因为「人民阵线」当选而渐渐好转,反而向着更危险的方向发展下去。


「人民阵线说要加速改革,但是渴望土地的人民以为只要他们赢得大选就够了」


由此,农民们在政府的大旗下开始进行暴力运动,而国民警卫队则手握武器进行抵抗,而这些运动和冲突愈演愈烈,流血牺牲不断出现。


书中最严重的一次是「耶斯特」事件:


「警卫队逮捕了在一个大地主的庄园砍树的六个农民。剩下的人在警卫队押走他们的同志时,拿起干草叉、棍棒和石头袭击了他们。而最终警卫队开枪打死了18个农民。」


政治运动在无序中愈演愈烈,而在「曼努埃尔」看来,「人民阵线」最大的问题便是那些无政府主义者。


这些人借着革命的名义,冲到村子里去破坏国家机器,他们私自处决那些地主和下士,企图制造暴乱和恐怖,而「曼努埃尔」更是发现,这些所谓的无政府主义者的背后不过是一些资本家和投机分子在煽风点火。


然而这都是一家之言。事实上,无论无数人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在那个风雨飘渺的时代被暗杀,而这场由左派政府主导的「改革」最终也成了内战的引子。


无论「曼努埃尔」如何抱着一颗对左派政府和土地改革热切的心,他都没有时间了。


就在「人民阵线」宣布赢得大选的3个月后,弗朗哥所属的右翼以「整个西班牙晴空万里」为暗号发动军队政变。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Willian Justen


由此所有原先被控制的国民警卫队在军方的领导下开始向左派政府和民兵组织反扑。


西班牙内战就此开始。

_


高中历史课本里其实也提到的过西班牙内战,大体上也不过是右翼军方代表弗朗哥将军发动政变,在德、意等法西斯政权的6万多装备精良的军队支持下,最终击溃了3万共产国际的联军,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独裁统治。


而在那个时候英、法无动于衷,只有共产国际愿意出兵相助,由此西班牙的共产势力不断强大。


但是乔治·奥威尔的经历似乎被一些人刻意忽视了。


由此很多人对这段历史的理解不仅模糊而且片面。


因为政治局势的影响,左翼和右翼各执一词。左翼人士宣称弗朗哥政府是恐怖的独裁政府,在弗朗哥执政时期,无数人因为政治因素被迫害枪杀,而西班牙却在这场独裁中躲过了二战。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反过来说,乔治·奥威尔在《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同样描述了在左翼战场上让人觉得心寒的经历。


那些由反对右派组成的抗击组织似乎都是些无望取胜的民兵,而奥威尔自从在东南亚殖民地觉得良心有愧之后就决定站在了失败者这一边。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场战争中他不仅仅看到了这些拿起武器的战友的无畏,也看到了借失败而打击左派内部政敌的苏共的冷血。


一个个共和政府士兵撤回时不仅被当时控制局面的长官审问,更是动不动就怀疑成间谍要拉去枪毙。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Online


当一个个撤退的战友被诬陷为法西斯内奸时,左派的阵脚渐渐乱了。


而在彼此的暗杀和混战之中,整个国家陷入了极端的恐怖之中,无数的平民陷入这种政治恐怖和斗争之中。


站错队伍的人们很有可能就会被当作敌人处决。


整个状况持续到了1939年的春天,西班牙首府马德里最终被右派军方占领,旋即,西班牙内战宣告结束,弗朗哥独裁政府正式上台,类似「曼努埃尔」这样的左派人士也立即遭到追捕和处决。


在书中所讲处决一个人,只需要三个人,一个人在内容上签字,另外两个当证人,由此右派可以随心所欲地处决任何人。


由此,弗朗哥所制造的恐怖再一次席卷了整个西班牙。


而这一次,是左派人士遭到了清洗。


西班牙的枪响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Photo by @Nathan Anderson


这本书的主人公「曼努埃尔」从内战结束后的1939年开始便一直躲在家中。


他在妻子的照顾下躲了30年,直到1969年政府宣布大赦之后他才从家里走了出来。


人们对于弗朗哥政权似乎也褒贬不一,在独裁时期,他在国内制造恐怖,导致无数人被暗杀而他一生也至死也害怕被暗杀。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他所主导的政府最终也没有参与到惨烈的二战之中,无论是自顾不暇还是明哲保身,这对西班牙来说亦或是躲过一劫。


但是不管怎样,那么多生命在这场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浩劫中消亡,而这些逝去的灵魂,在肉体消亡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只能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才能得到安息。


而对于这场灾难,人们感到更加疑惑的是,战场上的所有人似乎都认为自己在做对的事。


就像一场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过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