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姑娘因为信佛,跑到青海藏区去做记者,做的事让人感动

成都姑娘因为信佛,跑到青海藏区去做记者,做的事让人感动

吴光于在青海藏区采访

认识吴光于很多年,在学生时代,她就是个很"超脱"的人,很多东西都不在意。

当大家都忙着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时,她却无动于衷。因为她不想继续学法律,"如果从事了律师行业,我似乎可以预见到十年二十年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而人生的之所以精彩,正在于它的不确定性。"

于是她考了法理学研究生,因为这跟哲学有点接近。三年里,她多数时间用来做两件事,读书和旅行。

毕业时正巧碰上某国家级著名报社到学校招人,吴光于顺利应聘,填报志愿时,由于对藏传佛教感兴趣,她不顾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女儿,填了西藏。西藏那年却不需要记者,她于是选择了贴近西藏的青海。

"我每次做决定的时候,似乎都不合常理。你也可以理解为年少轻狂,或者浪漫主义。"她总是这么说。

想象很浪漫,现实却很现实。

吴光于是成都姑娘,在成都时,每个星期都有party,经常都在酒吧,有很多很多朋友。突然到了青海,荒芜一片,远离一切喧嚣,这样的日子让她难以适从。

"但内心还是有点依靠,因为自己信仰佛教,这样的环境也正好让自己能够内省。"

由于学佛的缘故,吴光于的工作思维总是异于他人。采访的过程中,她对面采访对象,不会只作为事件性的报道。她更多的会想,我还能为他做点什么?

成都姑娘因为信佛,跑到青海藏区去做记者,做的事让人感动

吴光于拍摄的藏区儿童

"我总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走了。当然我只是小记者一枚,也没多少钱。"她孩子气地笑道,"但走到贫困山区,总想为他们买点什么,或者给他点钱。很多同事会劝我说这样起不到什么作用,还不如好好写篇报道,引起领导的关注,出台政策来帮助他们。但我想远水解不了近渴,既然都来了,该干就干吧。"

在玉树采访的时候,吴光于了解到当地一所学校有一千多名孩子没有过冬的衣服,她当时就发了一个愿:在一年之内,一定要让这1551个孩子有衣服穿。1551个孩子,就算一件衣服一百块,也肯定不是她一个人的工资能够办到的事。于是她想到了微博,联合总社的一些同事,微博募捐。

"结果28天,我们把这事儿给办成了。"吴光于有点小自豪地说,"我们开始只是募钱,但大大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收到了更多的东西。很多商家都找到我们,表示要捐衣服,我们源源不断地收到各地寄来的东西。"

这次募捐的结果是,1551个孩子每人得到了两件衣服,一件冲锋衣,一件羽绒服。

作为一个长期跑藏区的记者,吴光于的佛教信仰,拉近了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当她走到藏族人家,说上几句藏语,藏民看到她手上戴着的佛珠,再知道她有一个藏名叫白玛拉姆(莲花女神之意),马上就会很信任她,拿她当自己人。

成都姑娘因为信佛,跑到青海藏区去做记者,做的事让人感动

在青海湖边,吴光于有一位朋友,是位三十来岁的阿卡(对喇嘛的称呼),叫智华,住在湖边的一个小破庙里。

此人只有一个爱好,拍照。拍照又有个癖好,只拍天鹅。

最初偶遇这位喇嘛时,他正在湖边架着三脚架,拍摄从西伯利亚飞来越冬的大天鹅。

从小在青海湖长大,他对天鹅有种说不出来的感情。后来吴光于采访了他,才知道他出家后买了台相机,每天拍天鹅,数年如一日。

那天吴光于去了他住的僧房,见墙上挂了一幅他自己拍摄的天鹅照,画面中,两只天鹅一雄一雌正在戏水,脖子亲昵地缠在一起,旁边还有溅起的水花。

她忍不住说,这张照片好美啊。

阿卡用生硬的普通话接道,"我也喜欢这张照片,因为里面有爱。"

"这样的话从僧人嘴里说出来,你会觉得特别可爱。他的那种爱,超越了一切性别物种,可以看出他对世界众生一种很单纯很深刻的热爱。"

吴光于当时只觉得有趣,过后细想,"佛法不就是教我们怎么去爱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吗。"

成都姑娘因为信佛,跑到青海藏区去做记者,做的事让人感动

去年冬天,阿卡智光又一次带吴光于去青海湖边拍天鹅。一般外人走到湖边,天鹅就会很敏感的游走,根本拍不到,除非你用500或者600mm,但是跟着智光,用300mm的镜头,就能把天鹅拍得清清楚楚。

智光自称这些天鹅都认识他,它们看到穿红色僧衣的人都不怕。拍完照他将吴光于拉到一旁,问,"能不能陪我去做件好事?"吴光于欣然答应。

原来那时青海湖上有很多人偷捕鳇鱼,冰面上随处可见被人凿开的冰窟窿。

智光骑着个破摩托车,载着她行驶在奇寒的青海湖面,将冰洞里捕鱼的网都给拽出来,扔了。

他们像两个恶作剧的孩子,欢快地做着这件事。

吴光于问他,有没有被逮到过?

"逮到了就打一架嘛,无所谓。我就是讨厌这些杀生的人。"他的口气倔强。

光于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平凡,又给人带来很多感动。

我也有很久没见到她了,希望她一切安好,继续温暖身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