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丨沙漠蝗災威脅幾何,如何防控?訪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張澤華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姜永斌

3月9日,農業農村部網站發佈消息稱,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林草局三部門聯合制定印發《沙漠蝗及國內蝗蟲監測防控預案》,提出努力確保境外沙漠蝗不遷入造成危害、國內蝗蟲不暴發成災。

早在2月10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向全球發佈了沙漠蝗災害預警,判斷此輪來自東非的蝗災可能會延續到6月,屆時蝗群規模將增長500倍,提醒全球高度戒備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

目前,蝗群已蔓延至印巴境內,社會各界多有擔憂。沙漠蝗災因何而起,是否會侵入我國,又該怎樣防控?記者為此聯繫採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

如境外蝗災持續,6月進入我國風險將增大

一週前,“巴基斯坦蝗蟲進入交配繁殖階段”曾登上微博熱搜榜。赴巴基斯坦蝗災區考察的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專家認為,蝗蟲密度仍較大且正進入繁殖階段,災情比預想嚴重。當地植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繁殖後孵化出的若蟲不會飛,將留在農作物啃食,帶來更大災害。

資料顯示,沙漠蝗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之一,進食量、機動性和繁殖力驚人。1平方公里規模蝗群每天進食量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口糧。

通常情況下,沙漠中植被稀少,沙漠蝗的數量並不多。然而,最近兩年,蝗災發源地的降水很多,植物驟然增長。“充足降水給沙漠蝗的繁殖、種群擴大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去年它的種群就已經增長到一定規模了。”張澤華告訴記者。

有食物,條件又適宜,沙漠蝗成熟後就開始迅速遷飛,每天可隨風飛行150公里。此輪蝗災從去年起就肆虐非洲之角、紅海沿岸國家,很快擴散到中東數個國家,進而侵入巴基斯坦和印度等更廣泛的區域。

張澤華髮現,冬天孵化出的這批沙漠蝗成熟期特別長,完成一個世代超過了110天,這也導致此輪蝗災變得更加嚴重。“全球氣候變化使原來不該發生蝗災的地區,現在適合蝗蟲生存了。”

此前有觀點認為,此次發生的沙漠蝗災存在從印巴邊境直接侵入西藏,或者經哈薩克斯坦侵入新疆、經緬甸侵入雲南的風險。

張澤華分析,前兩種路徑的可能性較小。“由於青藏高原的阻隔,蝗群直接遷飛進入我國內陸地區的可能性極小。從環境和氣候角度看,經哈薩克斯坦侵入新疆的概率也不大。”

如果境外蝗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災害將持續暴發。張澤華認為,隨著印度洋西南季風越來越強,蝗群會從印度向南、向東擴散到孟加拉國和緬甸境內。如果擴散到這個區域,下一代成蟲在6月進入我國境內的風險將增大。

加強科學監測預警,實施綠色可持續防控

在中國歷史上,蝗災與水災、旱災並稱為農業三大災害。我國本土蝗災主要發生在農區和草原區,近十多年來最高年份發生近3億畝,平均1.5億畝。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屬於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比較充足。張澤華也認為,綜合看環境、氣候、食物的侷限,沙漠蝗災對我國境內農業生產威脅不大。

“沙漠蝗一旦進來,我們有多種方法可選,把它的危害降到最低。”張澤華介紹,我國已經形成成熟的蝗災防控應對機制,建立了國家四級蝗蟲監測預警系統和蝗災綠色可持續防控技術體系。

以監測預警為例,張澤華說,可以在雲南與緬甸交界的蝗群遷飛通道上,設置雷達監測、燈光攔截以及地面定點監測。採用精準識別蝗群的種類、密度和發育階段的智能化監測設備,實時預警害蟲遷飛動態,一旦侵入可及時防控。

3月2日,國家林草局下發《關於切實做好2020年沙漠蝗相關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提出將從壓實地方主體責任、加強監測監控、建立聯防聯控長效機制等方面,化解沙漠蝗對我國帶來的潛在威脅。

農業農村部等三部門最新印發的《沙漠蝗及國內蝗蟲監測防控預案》進一步細化措施,要求加密佈設邊境地區監測站點,在農區沿中印、中巴、中緬邊境線,以交通沿線及海拔較低的山口和河谷等風險地帶為重點,在200公里範圍內,以縣為單位佈設一批監測點,第一時間掌控沙漠蝗遷入動態。

不讓蝗群“起飛”是蝗災防治的原則之一,但之所以強調“綠色可持續”,是因為傳統藥物滅殺的方式雖然見效快,同時會破壞生態鏈,對地區整體生態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對此,張澤華所在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與國家農藥管理機構聯合制定了防蝗真菌農藥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研發了新型微生物治蝗專用藥劑,為蝗災生態治理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張澤華認為,下一步還要研究沙漠蝗進入我國的可能遷飛路線、落點區域、發生規律和防控方法。他同時表示,此次蝗災不僅是受災地區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面對蝗災威脅,加強國際合作十分重要。“全球範圍的災害,需要國際社會來共同應對、協同防控。”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8025058031828997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