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潭战疫故事|安徽支援金银潭医生手记:我们是“生死之交”

目前,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重症护理组进入了为期一周的休整期,安医大二附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师臧清华就是其中一位。在金银潭医院奋战了一个月,臧清华每天与呼吸机、血气机、体外膜肺氧合等设备为伴,为了同时间赛跑,他和队友们每天穿梭在隔离病区,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救治危重症患者。在这难得的休息时间,臧清华写下了一篇手记,记录了这一个月来在金银潭医院的点点滴滴。


金银潭战疫故事|安徽支援金银潭医生手记:我们是“生死之交”

青春,是什么呢?它可以是年华、是岁月,也可以是心境。因为有的人可能生下来就老了,但有的人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既是白衣天使,也是白衣战士,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赢这场仗。我想对我们的患者家属说一声:“把您的家人交给我们,请您放心,因为我们是‘生死之交’!”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这是我们医护人员写在按下红手印的请战书上的语言,这也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我始终相信,最冷的冬天肯定会过去,最美的春天一定会到来。作为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重症专科护士出身的我,被分配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武汉最早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之一,主要收治危重症患者。在这里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这里,我与跨过千山万水、为了同一个目标的伙伴们走到了一起,互帮互助,共同抗击疫情。

医护人员不仅要面对长期超负荷工作带来的身体透支,还要应对在疫情发展、病情发展过程中患者产生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在此非常时期,医护人员所承受的不仅仅是工作压力,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现在的我们都很疲惫,但是我们心理上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线一定不能垮。当我们穿上这身白大褂,就时刻牢记自己神圣的使命——“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这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只有如此,才有岁月可回首!

我现在的工作科室是武汉金银潭医院南5病区,主要收治对象是确诊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求高,每天与防护个人装备(PPE)、呼吸机(SV300)、血气机(GEM3500)、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血液灌流(H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体外膜肺氧合(ECMO)、输液泵、注射泵、营养泵、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俯卧位通气、各种导管及其他治疗和护理工作为伴。为了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我们每天穿梭在隔离病区,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救治危重症患者。同时,还需要安抚清醒患者的情绪。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救治,越来越多患者病情和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这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支持与肯定。由于湖北方言听不大懂,我们听到最多、最清楚的话是“谢谢你们了!”“你们辛苦了!”,沟通交流最多的手势是竖起大拇指点赞。这让我十分感动,让我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疫情之下,“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身处武汉的我们承载了太多期许的目光,怎敢轻易辜负?黎明前的黑暗即很快将结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战士负重前行。

记得我护理的一名老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既往有精神病史和老年基础疾病史,最初接受治疗时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对身着防护服的我们产生了紧张、恐惧的心理,不愿配合治疗。老爷子前后经历了气管插管、二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经过连续多日的积极救治,老人的身体逐渐恢复。现在,老人每天都会拿起手机,与心心念念的小儿子视频通话,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老人现在由于气管切开带着呼吸机,目前还不能说话,他回应我们最多的动作就是竖起大拇指,还有那和蔼可亲的微笑。我总是笑着对他说:“老爷子,我们可不是一般的关系啊,我们是‘生死之交’!”

支援武汉已经一月有余了,我经历了考验、经历了生死、经历了困难和挑战,经历了太多太多。只有经历了,才会懂得倍加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珍惜幸福平淡的生活——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比这些更重要了。

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勇者纵有牵挂,依旧不忘初心。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等到战胜疫情的那一天,我们一定会满载着喜悦和光荣回家!(新安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