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說得對,國民應提高音樂審美!就從《樂隊的夏天》開始吧

遙記得幾年前的一次音樂風雲榜,耿直的花花說出了一句讓人啼笑皆非的話,“希望觀眾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彼時眾人花花並沒到達如今的流量巔峰,不熟悉他的人只是又暗暗吐槽又出了一個“樂壇馮小剛”。

華晨宇說得對,國民應提高音樂審美!就從《樂隊的夏天》開始吧

但是作為非典型ET的我知道,花花是為整個華語樂壇操碎了心!

現在有許多音樂主播,隨著直播行業的火熱,他們也在音樂界有了自己的小圈子。他們翻唱專業歌手的音樂,粉絲有些還多於歌手本人。有很多主播甚至已經走上了舞臺,更有些人與專業選手同臺比賽,但是有些主播,只是憑感覺演唱,根本不懂得任何樂理知識。這在互聯網不發達的時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像有一把好嗓子就可以做歌手了。這樣把專業學音樂的業內人士置於何地!

華晨宇說得對,國民應提高音樂審美!就從《樂隊的夏天》開始吧

最著名的李裁縫事件

華晨宇在《歌手》裡的一段發言比較驚到我,誰說音樂是給人唱的呢,音樂本來就是用來欣賞的啊!

花花如今也算是頂流了,依然有很多人不喜歡他的音樂。有的是覺得歌太難唱,不夠膾炙人口,有的覺得模式單一好像總是吟唱+說唱,沒有半點新意。也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不能滿足所有人的審美,但是我們能否在聽歌詞、聽節奏之餘,聽聽它的樂器,它的旋律,它的態度呢?

在此之前,我作為一個歌唱愛好者,從來只會去學唱歌,從來沒有想著去欣賞歌曲,沒有去了解全球的音樂有多少種類型,沒有去多聽幾種類型的音樂看看自己的喜好。故步自封地認為流行歌就是很好聽朗朗上口啊,爵士什麼的我唱不來,雷鬼又是什麼鬼?

這個時候,《樂隊的夏天》真的是這個夏天的一場及時雨了!

華晨宇說得對,國民應提高音樂審美!就從《樂隊的夏天》開始吧

早就知道樂隊,但從沒系統地知道樂隊!

樂隊主要由主唱、吉他、貝斯、鼓手、鍵盤等組成,有些樂隊會有自己的音樂偏好,這就要了解音樂的風格了。國際音樂分流行/POP、搖滾/Rock、嘻哈/Rap、爵士/Jazz、藍調/Blues、古典/Classical、朋克/Punk、金屬/Metal、拉丁/Latin Music、雷鬼/Reggae、新世紀/New Age、鄉村音樂/Folk&Country、電子舞曲/Electronic/Dance、民樂/民歌、世界音樂/World、發燒音樂/HiFi等等。

我們國人大多數都更愛聽流行吧,其它的可能也有喜歡的,但是也會說,那是小眾,只是偶爾聽,大多數情況大家在KTV也只唱情歌。這樣的想法會不會讓自己的世界不夠寬廣呢?

更有甚者根本不接受除流行以外的,認為嘻哈、爵士都是舶來品,那這和華晨宇的說法有什麼區別:每個人都想成為異類,當真正的異類出現時,人們又開始譴責他。

樂夏是今年夏天阿令之外的另一大收穫!每一個樂隊都驚豔我!謝謝這個節目,讓我破除了對樂隊標籤的刻板偏見(一群憤青無病呻吟),瞭解了許多未曾深入瞭解的音樂風格。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每一位樂隊人的態度,樂隊真的和男團不一樣,樂隊是帶有強烈個人標籤的獨特的團體,與偶像男團簡直天壤之別了。。

華晨宇說得對,國民應提高音樂審美!就從《樂隊的夏天》開始吧

相信大家喜歡上樂夏的源頭是這首莫欺少年窮

在對九連真人的喜愛的支撐下,我開始追樂夏。第一期並沒有改變我對樂隊的印象,看著他們依舊像看著花兒樂隊,看著汪頭條的感覺。直到海龜先生的出現,讓我意識到,原來還有這麼輕柔的樂隊,曲調輕緩活躍,歌詞確直擊人心。

華晨宇說得對,國民應提高音樂審美!就從《樂隊的夏天》開始吧

最讓我覺得驚豔改編的是刺蝟的《只要平凡》了,真是把情緒搖滾做到了極致。從來沒有聽過一首歌隨著歌曲旋律呼吸從胸口升到嗓子眼,太會調動了吧!

華晨宇說得對,國民應提高音樂審美!就從《樂隊的夏天》開始吧

節目開始一直在誇新褲子是中國搖滾史上壓軸的角色,我連看兩期都沒有get到,這不就是普通的金屬搖滾嗎,直到聽到《everybody is here now》,全程就這一句歌詞,但是足以讓我瘋魔,牛逼了新褲子,後面的《生命因你而火熱》又讓我涕泗橫流,你牛逼!

華晨宇說得對,國民應提高音樂審美!就從《樂隊的夏天》開始吧

好的樂隊還有很多很多,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去追節目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了!ღ( ´・ᴗ・` )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