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樂隊”二字的有色眼鏡,或許在這個節目之後,可以摘了

色眼鏡”不是當下環境才有的產物。

二十多年前,當謝霆鋒頂著“星二代”的 Title 出道時,對於他的質疑就不曾停止過。

但這個聽著搖滾長大,以 Beyond 樂隊為搖滾偶像的“愛豆”,並不抗拒唱流行歌曲,只是,他身體的搖滾血液,也一直在奔騰流淌著。

对“乐队”二字的有色眼镜,或许在这个节目之后,可以摘了

所以謝霆鋒能拿出手的作品,偏向樂隊質感的數量遠遠多過他作為一個 Solo 流行歌手所演唱過的流行歌,也有的遺憾,是謝霆鋒自己坦言“沒有在年輕的時候好好組過樂隊”。

对“乐队”二字的有色眼镜,或许在这个节目之后,可以摘了

當謝霆鋒在芒果 TV推出的一檔新音樂欄目《我們的樂隊》當中又再表演他二十年前的舊歌《281 公里》時,熱血如三石我這樣的 80 後瞬間能淌出熱淚陪著謝霆鋒的搖滾熱血一起流啊流。

不敢說謝霆鋒開啟了 80 後們的搖滾啟迪,但他把搖滾樂“流行化”並使得聽眾願意因為他的歌去更深層次瞭解搖滾、瞭解樂隊,謝霆鋒是個很好的領航者。

現在再回頭看謝霆鋒的音樂成績,終於要給他該給的讚譽與肯定,不少的“有色眼鏡”被摘除。

尤其他夥同北京、東京、香港一眾優質樂隊樂手製作的專輯《玉蝴蝶》,到現在聽都是值得在華語樂壇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那種。

說實話,芒果 TV 上線的《我們的樂隊》這節目來的猝不及防,就像謝霆鋒在節目一開頭唱出一首《281 公里》的回憶殺一樣,令人心頭一緊,再定睛一看,原來曾經的愛豆一直都沒有切分流行歌與搖滾樂之間的關係。

搖滾、愛豆、樂隊之間的關係,隨著時間的進化,隨著樂迷審美的多元與融合,隨著一代又一代音樂人的成長與自我錘鍊,形成了現在的樣態。

对“乐队”二字的有色眼镜,或许在这个节目之后,可以摘了

《我們的樂隊》這個節目有趣的是,第一期開場做表演的三位藝人,謝霆鋒蕭敬騰王俊凱,平均年齡差在十歲左右,三人剛好各自領航了每十年樂迷口味的變化。

謝霆鋒從海外歸國,同步感受過北美最前沿的搖滾內容,謝霆鋒喜愛的樂隊風格顯然偏向金屬化,他吸納並自我消化與輸出成了華語音樂形態,唱給當時的最主流受眾。

对“乐队”二字的有色眼镜,或许在这个节目之后,可以摘了

蕭敬騰的音樂從個人到後來組獅子合唱團,一直同步融合 Pop/Rock 之間的共存體系,並且有著持續度和可觀的傳播滲透度。

对“乐队”二字的有色眼镜,或许在这个节目之后,可以摘了

到現在王俊凱存在的時代,正像是《我們的樂隊》前來擔當 ACE 人物的角色排布,大家風格各異,碰撞最多元的融合,正是現在樂隊最講求的 fusion 精神。

於是所有這些擅長不同樂器的音樂人們,共存在一起,勢必能以不同元素的碰撞,摘掉觀眾對於“樂隊”二字傳統的“有色眼鏡”,尤其對於“無躁不歡”這種印象。

对“乐队”二字的有色眼镜,或许在这个节目之后,可以摘了

第一期節目裡第一位通過成為樂隊核心人物的 CORSAK,就是披掛電音元素為主的一位音樂人,放在過去的音樂語境中,怕是跟樂隊產生不到太大的關係;

但在這些年的全球一線的樂隊作品中,英國的 Coldplay、韓國的 Hyukoh、美國的 Vampire Weekend ……等等樂隊,都在吉他、貝斯、鼓這些基本配件之外,加入了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電子內容,可見樂隊們的 fusion 精神,早已其來有自。

对“乐队”二字的有色眼镜,或许在这个节目之后,可以摘了

節目中另一位擅長說唱音樂的 ACE 人物王以太,融合硬核一點的樂隊內容,想必同樣會做出新鮮、有意思的樂隊音樂——這在更早的 Linkin Park 樂隊身上也早有體現。

藉由《我們的樂隊》這個節目,以樂隊音樂這種形式為本身的載體,應該更多的觀眾會至少意識到一件打破傳統樂隊形態的想法,就是樂隊的包容性這件事。

对“乐队”二字的有色眼镜,或许在这个节目之后,可以摘了

節目內容不再專一地呈現一個人唱有多好、創作有多動人、樂器有多熟練,反而就把各個音樂領域的能人都彙集在一起,大家相互取長補短,以合作精神奔向更有趣也更未知的一首首新歌的路上。

之於可看度的創新視角而言,是個不錯的切入點;再之於當下音樂形態的傳播而言,亦是一種對於受眾審美同步化的客觀呈現——像謝霆鋒在節目所講:“我不希望我們追隨著人家的東西,迷失了自己的東西。

不知道接下來《我們的樂隊》會如何一步一步呈現成員之間磨出一首歌的有趣過程,但對於樂隊的誤讀或是“有色眼鏡”,看了這個節目,或許很多人會有改觀的。

而謝霆鋒,或許也能圓了自己未曾組過樂隊的職業遺憾了。

对“乐队”二字的有色眼镜,或许在这个节目之后,可以摘了

一幅圖說明《我們的樂隊》組樂隊規則,感冒此節目和規則的朋友不妨一看

在蕭亞軒的身上我看到“復古”也分高低貴賤

Single、EP、Album的標準又變了?當我一次次在作死邊緣試探過Apple Music…

收錄楊千嬅《處處吻》的大碟,是一張高度易造,超越甚難的大碟

聽蘇慧倫的《面面》,她不只顏值能打,音樂品味也依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