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不只适用在艺术上,在教育上其实也非常适用

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技法,深刻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很多艺术大师,与其说是知道如何在纸上着墨,不如说是知道如何在纸上留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比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是留白的典范。

“留白”不只适用在艺术上,在教育上其实也非常适用

大面积留白,不仅体现了浩瀚无垠的大海,而且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空”正是为了体现“独”,很自然地把观者的目光吸引到主体物上,这正是“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在建筑界,有一位设计大师密斯,秉持着“少就是多”的思想理念,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建筑之美。

“留白”不只适用在艺术上,在教育上其实也非常适用

再拿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种广告页面、公号文章来说,“留白”思想随处可见。为了让读者有一个舒适的阅读体验,文章排版必须考虑段间距、行间距以及字间距,而且如果文章较长,还需要插入图片(图片对于文章来说就是留白)来给读者暂停的空间。

你会发现,凡是留白的空间,如同住宅小区专门设置的公共活动广场,总是充满生命力。


事实上,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

父母不仅要知道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不做什么,这就是对孩子的留白。

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留白,就是给孩子呼吸的空间,就是给生命规律发挥作用的空间,就是给孩子自我创造的空间。

你看那些被父母的要求填满整个生活的孩子,如同没有留白空间的画作,总是给人一种压抑感,或者就像丑书大师的书法作品,每个字紧紧的堆积在一起,空间被塞得满满的,而没有了呼吸的空间,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留白”不只适用在艺术上,在教育上其实也非常适用

如果说,这些字是活的有机体,我想它一定会像孩子一样为了争取自由呼吸的空间而大力反抗。


由此可知,那些问题孩子的问题行为,大多都是为了争取自由呼吸的空间而做的反抗,更是向父母发出的求助呼声

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开篇所言:“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总是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扰乱一切,毁坏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他喜欢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

“留白”不只适用在艺术上,在教育上其实也非常适用

把人像马场的马那样训练;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任意裁剪。”一生研究6万对儿母婴关系的心理学家温尼克特,提出了非常著名的一个口号——“做60分的妈妈”。做到合格的父母,就是足够好的父母。最糟糕的父母,是那些做到100分的父母,这样的父母无时无刻不在侵占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育出具有人格障碍的孩子。

所以,温尼克特专门研究母亲对孩子的恨,他列出了17中母亲对婴儿的恨。从这个角度来说,好的父母,就是能觉察出对孩子恨的父母,这并不是在挑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而是只有父母觉察到对孩子的恨,才会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就是在对孩子留白。

“留白”不只适用在艺术上,在教育上其实也非常适用


父母觉察到对孩子的恨,就是对孩子温柔地一推,这一推便让孩子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间。

孩子成长、成人、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与父母拉大距离的过程,有人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必须要能承受住失落感、被抛弃感,否则就会受潜意识驱使而过分侵占孩子的空间,这正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叛逆的根源。

“留白”不只适用在艺术上,在教育上其实也非常适用

只有父母练成“意到笔不到”的教育艺术,才能获得“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成果。在某种程度上说,你对孩子在哪里留白,哪里就有遐想的空间。你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留白,孩子就有可能形成独立的品质;你对孩子的学习留白,孩子就有可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你对孩子的选择留白,孩子就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