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陈情令》后,终于读懂了那段一笔带过的爱情。

带回去藏起来的深情

细品《陈情令》后,终于读懂了那段一笔带过的爱情。

青蘅君夜猎途中,对一漂亮女子一见钟情。女子却不知为何杀了青蘅君的恩师,自然仙门百家容不下,要那女子以死谢罪。

当时的仙门百家讨伐之心,从他们对魏无羡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出于误会也好,真是血海深仇也好,不管有没有杀人,那女子都是仙门百家所不容的。

做为姑苏蓝氏的家主,青蘅君该如何维护自己深爱的女子?是交出去让她以死谢罪,还是为了他不惜搭上姑苏蓝氏全族的性命,摆在他面前的选择都是最艰难的。

当时的五大家族,除了姑苏蓝氏就是温氏最得势,温氏有温若寒。两家是强者也是竞争关系,那么自然就会有很多的矛盾了。

温若寒早就有野心,他想称霸,所以姑苏蓝氏就是他的障碍。不然凭借姑苏蓝氏的盛名,怎么会让他当上了仙督。

我甚至怀疑青蘅君恩师的死是温若寒故意陷害的,栽赃陷害一个无辜的女子,借机让百年清誉的姑苏蓝氏有了污点,其他世家借机发难。

那些拥戴岐山温氏的就出来搞事,一定要让那个女子给青蘅君的恩师偿命。本身这是蓝家的私事,青蘅君怎么处置那个女子都跟其他人没关。可要是别人拿这个来做文章,诋毁姑苏蓝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摆在青蘅君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交出心爱的女子,让她以死谢罪。要么带她私奔,从此亡命天涯。青蘅君岂会不知,两个选择都无法护她周全。

青蘅君只能在再三斟酌之后做出决定,偷偷的把她藏在云深不知处的靜室,将家主之位托付给年轻的弟弟,自己长年闭关。搭上自己一生的好前程,只为保护一个深爱的女子。

蓝曦臣说过,他母亲当初并没有倾心于青蘅君,他母亲修炼的又是正道人眼里的歪门邪道,所以叔父很痛恨那些修歪门邪道的人。

蓝湛母亲到底爱不爱青蘅君呢,答案是肯定爱的。试想一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杀了一个人,全天下的人都在讨伐,让你以死谢罪。

这时候跳出一个优秀的男人来保护你,他不顾一切的把你带回去藏起来,这人还跟你有杀师之仇,你会不会感动并爱上他。

困于靜室的长相思

细品《陈情令》后,终于读懂了那段一笔带过的爱情。

一个女人背负杀人恩师的罪名,连个姓名都没有给世人留下,短暂的一生有一半是在靜室渡过,她甘愿失去自由,度过无数个孤独的日夜。

喜欢逗乐儿子,不过问儿子功课,她的性子想必是活波洒脱的。能生下两个儿子,她一定也是爱这个男人的。

世上的是非恩怨早已被靜室隔绝,这里只有一个思念丈夫的妻子,和一个不能尽职的母亲。她也想出去看看,去四处走走,靜室困住的不是她的人,而是她的心。

她若想走,自然能离开靜室。能杀人恩师的女子,是寻常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么。是她不想走,不想离开她爱的男人,也不想离开她的孩子。

这个男人既然能为了她不顾一切,可为何要把她独留在靜室,自己反而去闭关了呢?在云深不知处,靜室地处偏僻,也不会有什么人来,他完全没必要自己闭关思过啊!

青蘅君的心结是恩师,恩师的死是他与妻子中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跟妻子在一起,觉得对不起恩师,所以才自己闭关的吧。

青蘅君的爱情对两子的影响

青蘅君敢爱敢恨,可以为爱不惜一切,能放下自己的原则,有守护一人的决心个。他的个性完全遗传给了蓝湛。

所以蓝湛敢武逆长辈,能站出来帮魏婴说话,不惧怕与仙门百家为敌。只是两人守护一个人的方式不一样,起初蓝湛想的跟父亲一样,带回去藏起来。后来他终于明白,如何才能护一人周全。

蓝曦臣的性子柔和,看起来就温文尔雅善解人意,也比较像母亲。他没有倾心的女子,反而是跟金光瑶做了知交好友,多半是不敢爱。

叔父细心教导他,把他做为接班人培养,小小年纪他要承受更多的责任,还要照顾弟弟,他有更多的身不由己。

那段轻描淡写的爱情,反映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在一个重礼教纪律严明的家族,敢为爱不顾一切,自毁前程,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同样的为一个人失去自由终其一生,也需要很大决心的。

两人都为对方做了很多,前程还是自由,不过都是爱对方胜过自己的一种表现。靜室关不住一个人,但能锁住一个人的心。蓝氏抹额能束缚一个人的言行,同样束缚不了一个人的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