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柑橘浮皮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引起柑橘浮皮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敖禮林等

柑橘浮皮果皮厚、油胞大,果肉枯水、味淡,易腐爛,品質嚴重變劣,無人購買,失去商品價值。在柑橘栽培過程中,浮皮果發生較普遍,有的年份和果園,溫州蜜柑等浮皮果發生率達50%以上,嚴重的達80%~100%,損失巨大,應引起果農高度重視。

一、浮皮果產生的主要原因

柑橘浮皮果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多發生在果實成熟中後期,特別是後期。柑橘果實成熟時,受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果皮細胞快速膨大,在果肉與果皮間形成較大空隙和離層,果皮明顯隆起,變成浮皮果。


引起柑橘浮皮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引起柑橘浮皮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 品種

品種不同,浮皮果的產生情況有很大不同。溫州蜜柑、紅橘、南豐蜜橘等易形成浮皮果,橙、柚和金柑等很少或不會產生浮皮果。早熟溫州蜜柑品種等產生浮皮果較少,中、晚熟溫州蜜柑品種(特別是晚熟品種)等產生浮皮果較多。

2. 樹齡

幼樹極易產生浮皮果,多數溫州蜜柑幼樹所結果實的80%~100%最終形成浮皮果;青年樹較易產生浮皮果;成年樹浮皮果的形成明顯減少。定植後,在肥水管理正常的情況下,五年生以下溫州蜜柑幼樹所結果實,90%~100%會成為浮皮果;五年生以上、十年生以下青年樹所結果實,40%~50%將變成浮皮果;成年樹浮皮果率平均為4%~6%。

3. 施肥

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豐富和各主要元素肥足量且平衡的果園,浮皮果產生較少;缺鈣、硼等的果園,浮皮果就多;偏施化肥或施入化肥過多,特別是偏施或過多施用氮肥,會促使浮皮果的產生,浮皮果發生多而重。只施化肥的溫州蜜柑等果園,浮皮果會急劇增多,青年樹上的果實大部分會成為浮皮果,成年樹上的果實30%~40%會變成浮皮果。鈣等與柑橘果實硬度有直接關係,缺鈣時,果實硬度下降,果皮與果肉間的白色組織層連接鬆散,韌性下降,易產生浮皮果。


引起柑橘浮皮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引起柑橘浮皮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4. 水分

果實膨大期受較重旱害,果實生長中後期遇多日降雨或較多灌水,加上果園溫溼度較高,會促使浮皮果產生。柑橘果實採收前15~20天灌大水或遇連續多日降雨,浮皮果會迅速產生,晚熟溫州蜜柑等品種50%以上的果實將成為浮皮果;若連續降雨超過10天,則70%~90%的果實會成為浮皮果。

5. 樹勢

長勢強旺的樹體或旺枝梢上的果實,易形成浮皮果。大年樹浮皮果少,小年樹所結果實最終多形成浮皮果。樹冠頂部和外圍旺梢上的果實,多數會成為浮皮果。溫州蜜柑等小年樹樹冠頂部所結果實,幾乎100%會形成浮皮果。坐果適中的溫州蜜柑等,生長過旺枝梢所結果實,50%以上將變成浮皮果。

6. 植物生長調節劑

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特別是過多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果園,會促發浮皮果的產生。柑橘開花、坐果期,果農為追求過高的產量,常使用赤黴素、細胞分裂素等保花、保果,這也是浮皮果大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7. 病蟲害和延時採收

病蟲害重的果園,浮皮果發生多而重。柑橘果實受病蟲危害,會產生應激生理反應,果皮細胞加快分裂和增大,從而形成浮皮果。

柑橘成熟後不及時採收,浮皮果的發生就會增多,果實成熟度越高,越易形成浮皮果。果實完全著色的溫州蜜柑樹,如土壤溼度大或遇大雨等,10~15天內70%~80%果實會成為浮皮果。晚熟溫州蜜柑果實著色期遇連續10天以上陰雨,15~30天內90%~100%果實會成為浮皮果,失去商品價值,損失巨大。

二、浮皮果綜合高效防控

1. 選栽適宜品種

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市場行情,選栽不易產生或不會產生浮皮果的豐產、優質、適應性強、抗逆力強的柑橘品種。橙、柚等基本上不會發生浮皮果,冬季降霜晚或無霜的地方,可酌情適當多栽培。栽培溫州蜜柑和紅橘等時,為減少浮皮果造成的損失,應適當多栽培早熟品種,稍減少中、晚熟品種的栽培量。柑橘成熟後期雨水多和果實膨大期旱害多又難以灌溉的地方,以栽早熟品種為好。

2. 科學施肥

柑橘園最好不單施、偏施或過多施用氮肥。土壤薄瘦、缺乏有機質的果園,要高度重視豬牛糞等有機肥的施用,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可於採果後每株開溝或穴埋施腐熟豬牛糞等40~50千克或土雜肥100千克、餅肥1千克、生石灰粉1千克、鈣鎂磷肥1千克,也可每株溝或穴施腐熟對水糞肥100千克、鈣鎂磷肥1千克、熟石灰1千克。

春季萌芽時,每株溝或穴施熟石灰500克、三元複合肥500~600克或腐熟糞肥40~50千克、熟石灰500克。初花期,每株溝或穴施三元複合肥1千克、腐熟餅肥1千克或腐熟對水糞肥50千克、腐熟餅肥1千克。壯果肥於6月底或7月上旬施用,每株溝或穴施三複合肥1.5~2千克或沼肥60~70千克、硫酸鉀300~500克。

保花、保果時最好不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類藥物,可於盛花期、謝花後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分別葉面噴灑1次0.1%~0.2%硼砂+0.2%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每畝每次噴60~70千克。為防止因缺鈣產生浮皮果,果實膨大期可噴灑1~2次2%~3%熟石灰+1%過磷酸鈣浸出液,每畝每次噴60~70千克,每次間隔10~15天。


引起柑橘浮皮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引起柑橘浮皮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3. 科學管水

柑橘園事先要規劃並建好灌排設施,無灌排條件的地方,以不建園為好。雨季和雨水多時,多到園中巡視,發現堵溝和積水,及時清溝排水。旱前實行樹盤或畦面覆蓋,可用地膜或稻草等作覆蓋物;有條件的可給樹盤滴灌,省水又高效。旱前結合中耕鬆土,先每畝撒施保水劑顆粒5~6千克,再中耕鬆土,使保水劑與土混合,後全園灌1次足量水,有很好的抗旱保水作用,旱情持續1個月不灌水也不會發生旱害。柑橘園平時保持土壤溼潤即可,旱時每隔10~15天灌水1次;以穴或溝灌為好,事先在樹冠滴水線附近挖3~4個直徑30~40釐米、深30釐米的穴,或開3~4條寬30~40釐米、深30釐米的溝,穴或溝中放入一些乾草,每個穴或溝每次灌水15~20千克。用穴或溝灌水,每次灌水後不要填平,一直保留到施冬肥前。柑橘園不可大水漫灌或一次灌過量的水。柑橘果實從轉黃起,土壤以微旱為好,以控制浮皮果的產生。果實膨大中後期遇長期乾旱時,也不可突然灌大水,應少量多次灌水。果實成熟後期,最好不要灌水,否則將促使大量浮皮果的產生。

4. 合理留果

溫州蜜柑等幼樹所結果實絕大部分甚至100%會成為浮皮果,為利於樹體結構形成和防止養分損失,幼樹開花和結果時應將所有花、果摘除;青年樹和成年樹旺梢或旺枝組頂部所結果實,應根據情況部分或全部摘除。溫州蜜柑等樹上的大果,往往會成為浮皮果,要儘早全部摘除。小年樹樹冠外圍和頂部所結果實,多會成為浮皮果,應儘早全部摘除。合理的葉果比有利於控制浮皮果的產生,早熟溫州蜜柑較適宜的葉果比為30~35∶1、中熟溫州蜜柑為20~25∶1、南豐蜜橘為30~35∶1。疏果越早越好,做到疏密留稀、去劣留優,疏除粗皮大果、畸形果(發育不良的果實多會成為浮皮果,要儘早疏除)、病蟲果、小果、密生果。

5. 抓好病蟲害防治

柑橘的病蟲害主要有瘡痂病、炭疽病、潰瘍病、樹脂病、介殼蟲、紅蜘蛛、鏽壁蝨、天牛等,要早防、早治,發生初期防治效果較好。柑橘萌芽初期、花蕾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和每次新梢抽生初期,應各噴灑1~2次相對應的農藥防治病蟲害。

柑橘發生瘡痂病等,於發病初期葉面噴灑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900~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等,每畝每次噴藥液60~70千克,每次間隔8~10天。若發現紅蜘蛛和介殼蟲等危害,於卵孵化盛期或若(幼)蟲期葉面噴灑20%三氯殺蟎醇乳油2 000~2 500倍液等,每畝每次噴藥液60~70千克,每次間隔10~13天。

6. 適時採收

柑橘果實果面著色75%~80%時即可採收,要及時採摘。果實成熟後期,如可能遇連續多日降雨,應適當提早採摘,以防浮皮果的產生和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