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分居式陪讀:不要把一生都搭在孩子身上

評論君說

優質教育資源存在地域層面的梯度差異,這必然導致競逐優質教育資源的家庭人戶分離或者家庭成員分駐兩地。

夜读丨分居式陪读:不要把一生都搭在孩子身上

作者 |姚華松

一家人團團圓圓的生活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實現的似乎不多,至少從我身邊的情況看來如此。

我有一個小學同學,高中未畢業就去深圳打工,娶妻生子後他和妻子常年在深圳工作,孩子一直留守老家上學,由爺爺奶奶代為照顧。他們當然不想和孩子分開,可是沒有辦法,面對深圳日漸攀升的生活費,他們做了另一種選擇。

這不,為了給孩子提供相對好一些的教育環境,他們退而求其次,於去年在縣城購置了一套小面積住房,贏得了孩子在縣城上學的寶貴機會,他妻子也就成了 “陪讀大軍”的一員,像很多農村婦女一樣。

這不是個案。隨著重視教育成為人們的共識,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子女教育方面投資,在鄉村空心化導致很多家長想方設法把孩子遷至鄉鎮、縣城或大城市唸書,浩浩蕩蕩的“陪讀大軍”也就油然而生。

我的一個同事(大學老師),整日裡忙於備課、上課、科研及各種學校事務,無暇他顧;加上他在

政府系統工作的妻子也是工作繁重,兩個人都很忙,給到孩子的時間非常有限。長此以往,陪伴、關愛不足的孩子變得性格暴躁,叛逆心強,各種散漫,很難適應目前國內學校的學習氛圍和整體節奏,夫婦倆被孩子班主任叫去各種“談話”。無奈之下,他們選擇把孩子送去澳大利亞唸書,代價是負擔高額的學雜費(平均約40萬人民幣一年),妻子更是辭職遠涉重洋去專職陪讀。

“夫妻分居陪讀”這也不是個案。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勢崛起,中國人有錢了,中國人成為全球旅遊勝地的最重要客源,中國移民的總體數量越來越大,中國投資移民的比重越來越高。有錢了,把孩子送去國外鍍鍍金,喝喝洋墨水,體驗體驗異域文化,成為不少有錢人的共同選擇。陪同子女一起出國陪讀,也很普遍了。

流動性是全球化時代最重要的宏大特徵,同時也是基於微觀家庭的理性選擇:為了家庭的生計改善,為了子女接受好一點的教育,抑或為了某種良好預期引致的自我安慰(雖然這種良好預期非常不確定),人口流動和家庭分駐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國內的異地陪讀及跨國的陪讀現象,一方面是教育發展水平與資源配置在不同地域的差異性所致,正所謂“人往高處走”;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基於現實狀況的無奈之舉,一些孩子不適應國內激烈的教育競爭格局,只能送出去試試——雖然沒有證據佐證孩子出國發展就一定更好。

對於陪讀現象導致的家長長期分居問題,我甚是無奈,城鎮化畢竟是大趨勢,優質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一定存在地域層面的梯度差異,這必然導致競逐優質教育資源的家庭人戶分離或者家庭成員分駐兩地,異變為一種“分割型城鎮化”。

最初是男丁外出打工,妻兒及老一輩駐守老家;後面是夫妻倆在外打拼,小孩及老人留守老家;現今是男丁外面打拼,妻兒駐紮縣城,老人留在老家:很多農村人對這一人口遷移的演進過程深有體會。

即便如此,我還是想表達幾個看法:

首先,我們不要把我們的一生都搭在孩子身上,我們應該檢視和反思那種節衣縮食也要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的傳統觀念,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由自己去領悟、去踐行,我們要增強我們和孩子的邊界感意識,我們可以做什麼,付出什麼,可以不做什麼,不付出什麼,而不是越俎代庖、包辦一切。事實上,那種過度委屈自己、犧牲自己的幸福生活而為了孩子的做法,反而是在貽誤孩子,剝奪了他們依靠自己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其次,對於目前出現的子女教育問題及其所導致的系列問題,感覺我們全社會都普遍焦慮了,盲目跟風與從眾心理,看重排名,馬不停蹄地追趕,生怕自己的孩子在高速奔跑的教育錦標賽中掉隊了。部分家長和老師對教育的本質理解不足,對教育旨在促進人的全面與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不夠。

從這個角度看,別太“在乎教育”,別太焦慮,全社會都慢一點,從容一點,一起努力適度降低教育列車的行駛速度,給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讓孩子迴歸自由生長的本性,逐步形成有利於孩子可持續與健康發展的教育觀,或許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