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特產:條如銀絲,越煮越清——黃梅魚面

黃梅魚面是湖北省黃梅縣的特產。黃梅魚面色白如銀,條細如絲,烹調方便,並可陪輔各種肉類和素菜,使主菜更為增色,吃起來味道鮮美。

黄梅特产:条如银丝,越煮越清——黄梅鱼面

黃梅魚面原名捶魚面,作為一種地方特產,明朝時作為貢品連年上貢朝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黃梅魚面問世以來,深受食客歡迎,它具有健腦、降血壓、預防冠心病等多種功效,富含人體所需蛋白質、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因吃起來味道鮮美,柔韌皆可。它色白如銀,條細如絲,越煮越清,面越透明。烹調方便,可油炸,生炒,熱煮。並可陪輔各種肉類和素菜,使主菜更為增色。易貯耐存,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其味鮮美,雖為之魚,然食無魚味,實乃一絕。

黄梅特产:条如银丝,越煮越清——黄梅鱼面

黃梅魚面做法,去鮮魚之刺皮,剁其肉至泥醬狀,加一定比例的澱粉、食鹽揉搓成面,將面分成團,用擀麵杖將麵糰擀成蒲扇大小之大而薄面餅,然後捲成卷,放蒸籠猛火蒸20~30分鐘,出蘢後攤開,待冷卻後用刀橫切成薄餅,於日光下曬乾即成。可單燉,加肉同燉,做火鍋主料,亦可油炸而食。燉熟為麵條狀,故稱魚面。黃梅魚面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不含添加劑、防腐劑和人造化學物質的傳統風味食品。該產品營養豐富、鮮香味美、爽滑不膩、柔韌適中、烹調簡便、易貯耐存等特點。具有多種食用方法,實為喜慶宴席、饋贈親朋之佳品,深受當地人喜愛,除了日常食用外,還是喜慶宴席、饋贈親朋之佳品,被稱為黃梅人最拿得出手的土特產。

黄梅特产:条如银丝,越煮越清——黄梅鱼面

黃梅縣開始正視地方資源優勢,科學論證,穩步規劃,不斷做大做強“冷門”農產品的加工產業,以水產品為例,普通的魚類養殖加工似乎前景暗淡,只能維持難以發展。黃梅縣藉助民間魚面製作工藝,依託水產品產量優勢,將魚面加工從農村推向市場,形成了極具黃梅特色的魚面產業。

黄梅特产:条如银丝,越煮越清——黄梅鱼面

黃梅縣誌記載,黃梅魚面,始產於下新鎮魚村,相傳有五百年的生產的歷史,精品多以新鮮鰉魚的魚肉與上等苕粉,按1:1的比例混合製成。色如白銀,條細如絲,久煮不糊,晶瑩透明,色味均佳,風味獨特,歷來是款待賓客、饋贈親友的佳餚和珍品。60年代,下新國營水產收購站已批量生產。魚面問世後,深受食客歡迎,隨之而來下新的魚面作坊不斷增加。它具有健腦、降血壓、預防冠心病等多種功效,是一種低膽固醇、純天然的綠色營養食品,又因味道鮮美,柔韌皆可。它色白如銀,條細如絲,越煮越清,面越透明。烹調方便,可油炸,生炒,熱煮。並可陪輔各種肉類和素菜,使主菜更為增色。易貯耐存,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黃梅魚面產地範圍為湖北省黃梅縣黃梅鎮、下新鎮、獨山鎮、濯港鎮、大河鎮、五祖鎮、停前鎮、柳林鄉、杉木鄉、苦竹鄉共10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黄梅特产:条如银丝,越煮越清——黄梅鱼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