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墨萼梅念笙的武功究竟是什麼水平?

瓊斯\n


我個人是認為梅念笙的武功不宜高估,說真的認為梅念笙武功高強的,有多少是受了吳樾版連城訣的影響呢?這版連城訣,飾演梅念笙的是於承惠老爺子,於老爺長了一副世外高人的相貌,並且劇情上還安排了梅念笙擊敗血刀老祖,在內力大損的情況下正面對敵,萬震山哥三仍然不是對手。

但是,這並不是原著情節,原著中我們看見的只有梅念笙在被戚長髮偷襲刺了一劍後,敵不過萬震山三人,評價也只是一個比萬震山他們高出太多。

我和萬震山曾有數面之緣,知他武功不弱,我當時遠不及他,【見他們師兄弟三人聯手攻敵,想來必操勝算】。那老者背上已經受傷,不住流血,手中又沒兵刃,只以一雙肉掌和他三人相鬥,功夫卻比萬震山他們高出太多。那三人不敢逼近他身旁。我越看越不平,但見萬震山他們使的每一手都是殺著,顯然要置那老者於死地。我一聲也不敢出,生怕給他們發覺,禍事可不小。這種江湖上的仇殺,若給旁人瞧見了,往往便要殺人滅口。“【鬥了半天,那老者背上的血越流越多,實在支持不住了】,突然叫道:‘好,我交給你們。

這個評價怎麼說呢?說真的萬震山哥仨武功其實都不怎麼樣,不論內功還是招數梅念笙都沒有好好教給他們,但在後期狄雲看來完全就是花架子。

【二位師伯內力太過不足】,招法卻儘夠了,就算得到了什麼《連城劍譜》,恐怕也沒什麼用處,除非那是一部增進內功的武經。何既是‘劍譜’,想來必是講劍法的書。狄雲在旁看著,又想:“【這七個圈子全是多餘,最終是一劍刺向萬師伯的左胸,何不直截了當地刺了過去?豈不既快又狠】?萬師伯斜劈連削,以七個招式破解言師伯的七個劍圈,好像巧妙,其實笨得不得了,【只須反刺言師伯小腹,早已得勝了】。”

尤其是對於梅念笙而言,這哥仨的錯誤招數是他有意教的,他更是一清二楚,雖然有提前受傷這個因素,但在知曉三個徒弟破綻的情況下不能取勝,這個表現著實不能高估。

而更重要的一點,言達平如此評價書末狄雲的武功。

狄雲一到屋外,便將言達平負在背上,往後山疾馳。他於這一帶的地勢十分熟悉,盡往荒僻難行的高山上攀行。言達平伏在他背上,只覺耳畔生風,【猶似騰雲駕霧一般,恍如夢中,真不信世間竟有這等武功高強之人】。

言達平通過狄雲展示的輕功,評價“不相信世間有如此武功高強之人”,這個評價顯然是壓過了他的師父梅念笙。同時我們還有考慮到,狄雲的輕功相對於內功是短板,因為他的輕功從未有人指點。

狄雲道:“汪少俠,你答允不疑心水姑娘的清白,我就去了。你的朋友們都要殺我,我可不能再多耽擱了。”汪嘯風出劍越來越快,【狄雲單是內力深湛,輕功卻是平平】,雖然內功是本,輕功是末,【但此道未得人指點】,於對方的快劍漸感難以應付,當下伸指一彈,錚的一聲輕響,中指彈在劍刃之上。

換句話說,對於狄雲來說“平平”的輕功,就已經蓋過了梅念笙。

再看新修版的一些其他改動:

1.削弱了神照經大成的丁典的武功,新修之前旁白對狄雲的武功評價是在血刀老祖之上,比之丁典不遑多讓,新修改為比之丁典也有所勝過。丁典臨終遺言加了一句,練成神照經天下無敵不見得,但比萬震山他們強多了。

2.增加了梅念笙的師承,他與吳六奇屬於同門。

以上兩點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在新修版連城訣中,神照經的威力被削弱了,且不說梅念笙沒有神照經大成的證據,就是認為他大成了,也不能認為他在落花流水、血刀老祖這五人之上,理由有二,第一,明確神照功已經大成的丁典,在新修版被削弱後已經沒有證據表示能勝過上述五人,第二,梅念笙與吳六奇作為同門,神照經認作是他們門派的高深內功的話,吳六奇在鹿鼎記中的定位,洪教主、九難、袁承志、歸辛樹這四個人幾乎擁有秒殺他的能力,再次說明練成神照功=天下無敵在新修版並不存在。

至於有人說狄云為何成了當世第一?很簡單,狄雲不光學了神照經還練成了代表邪派絕頂武功的血刀經。

這一劍雖然勢道凌厲,但狄雲這時是何等身手,【一身而兼“神照功”、“血刀”正邪兩派絕頂武學之所長】,眼見汪嘯風劍到,身子微側,便已避開,說道:“我不跟你動手。我叫你好好的娶了水姑娘,別對她有絲毫疑心。她……她是個好姑娘。”


ks123213


鐵骨墨萼梅念笙武功相當高強,也素有俠義之心,可是他一生最大的敗筆就是收了三個不肖之徒。

論武功,梅念笙的武功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在《連城訣》的前期江湖中,有頂級高手梅念笙,血刀老祖,以及“南四奇北四怪”,再就是丁典,以及萬震山,言達平和戚長髮。

其中,“北四怪”是沒有出場的,既然與“南四奇”齊名,那麼他們的武功差距應該不大,至少是在一個層面上的,差距肯定不會太大。相比而言他們的實力基本上也是不及血刀老祖的。

梅念笙雖然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俠,但是他的一生卻因為三個徒弟而徹底改變。梅念笙的三個徒弟分別是“五雲手”萬震山,“陸地神龍”言達平,“鐵索橫江”戚長髮,可以說這三人的品性是絕對的低劣,完全是為了利益不顧一切之人。

當然,作為一代高人,梅念笙也不可能不知道徒弟的秉性,所以在傳授武藝之時也是有所保留,並未將高深的武功傾囊相授,反而是傳授給他們一些花哨而不切實用的劍法,故而這三位徒弟的武功也並未達到頂級高手的水準。

雖然三個徒弟武功未曾達到頂級,但是這三人心計著實了得,當得知師父得到藏寶圖的“連城訣”後,三人不惜一切去暗算師父,搶奪“連城訣”。

最終,梅念笙在徒弟的陰謀和算計之下,身受重傷,這才遇到丁典,而後梅念笙將自己的神功秘籍《神照經》傳給丁典,使得丁典功力大增。

可以說,萬震山,言達平和戚長髮也完全不是梅念笙的對手,而且他們也不是後期丁典的對手,而梅念笙之所以會著了道,完全是低估了徒弟們的狠毒。

其實,江湖上惡人極多,但是說到光明正大的惡人,那定然是血刀老祖。而血刀老祖的卻並非戚長髮這種偽君子,表面上一本正經,實際上心腸歹毒,而血刀老祖從來都是以惡示人,他從不掩飾自己,從這方面來說,他比梅念笙的三個徒弟更讓人感覺光明正大。

因為劫持了水笙,導致南四奇“落花流水”全面追擊,甚至追到大雪谷中,而雪崩導致眾人只能在雪谷中較量,這一戰可以說是血刀老祖的封神之作,因為他憑藉一人之力,竟然將“南四奇”打的落花流水,這“南四奇”總是想把別人打的落花流水,到頭來卻是被血刀老祖打的落花流水,真是諷刺。

當然,若說血刀老祖光明正大以一敵四,那是絕對沒有勝算,但是血刀老祖從來都不會只憑武功,他還更善於利用環境,甚至用言語激怒對手,而看似光明磊落的“南四奇”卻一一著了血刀老祖的道,最終三人相繼被殺,而花鐵幹卻被嚇得徹底崩潰。

論實戰能力,血刀老祖真是強勁無比,他總能在劣勢中找到反擊的機會,而且總是能夠實現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實戰對決,血刀老祖著實是“老祖”,讓人不得不服。

其實,血刀老祖的真實實力估計也就是比“落花流水”四兄弟單打獨鬥強一點點,但是也強不了太多,只是他太善於利用環境以及心理戰術,所以才會在面對“落花流水”時大獲全勝。

血刀老祖的武功主要是詭異莫測的“血刀大法”,這套刀法怪異至極,而且每次出招都是從不可能的方位劈砍過來,憑藉這套刀法,血刀老祖也是鮮逢敵手。另外,血刀老祖的內功極其詭異,威力巨大。後來他的刀法也都傳給了狄雲。

相比而言,梅念笙的武功更為高強,因為梅念笙內功是《神照經》,這門內功博大精深,完全可以和《九陽真經》齊名,而梅念笙修煉這門內功也是極為高強,後來他將這門內功傳授給丁典,而丁典甚至利用這麼內功將以及斷氣的狄雲救活,後來丁典也將這門內功傳授給狄雲,成就了狄雲後來武功蓋世。

而梅念笙的劍法也是“連城劍法”,劍法精妙,威力極大,後來狄雲學會這套劍法後擊敗其他人完全是不費吹灰之力。由此可見,梅念笙在前期實力之強,基本上是獨一檔的存在。

雖說血刀老祖實戰能力很強,但是梅念笙要真是想擊敗他也並不困難,只要梅念笙不心慈手軟。可以說,梅念笙之所以被徒弟暗算也是因為心慈手軟,這才著了道,如果他狠一點,他的三個徒弟又能奈他何!

血刀老祖雖強,但是實力差距太過明顯這是事實存在的。當然二人沒有交過手,真要是交手,估計梅念笙還是能夠很輕鬆擊敗,如果血刀老祖玩其他的花樣,可能梅念笙就要困難一些。但無論如何,梅念笙肯定是那個時代的天下第一。


忠肝義膽嶽老三


鐵骨墨萼梅念笙是武林名宿,一生最大的敗筆就是死在三個徒弟手裡。

通過丁典的描述可以看出,梅念笙沒有把神照經練成。當時五雲手萬震山、陸地神龍言達平、鐵索橫江戚長三個人圍攻梅念笙,此時梅念笙深受重傷。神照經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丁典曾用神照經救了狄雲。梅念笙將神照經傳給丁典之後,撒手人寰。

梅念笙會連城劍法,但是他並沒有把連城劍法傳給萬振山三兄弟。一方面梅念笙深知自己的徒弟人品不正。另一方面自己沒有參透連城劍法的秘密到底在哪裡?按照書中所說連城訣只有一本。戚芳無意中將這本書放入血盆中,才發現書中的秘密。

梅念笙的武功不及丁典,更不及狄雲。

丁典和狄雲都練成了神照經,此外狄雲還會血刀刀法。梅念笙無論從內力還是武功招式都不及丁典和狄雲。梅念笙的武功比南四奇北四怪的武功高出一點。既然梅念笙被稱作武林名宿,說明武功和聲望還是不錯的。梅念笙的武功和血刀老祖相比,不相伯仲。首先,二人的內力差不多。其次血刀老祖的血刀刀法招數精妙,與中原武功大不相同。通過血刀老祖和南四奇比武可以看出,血刀老祖不但武功高強而且足智多謀工於心計。連城劍法的魅力不是在於劍法本身威力大,而是和寶藏有關。

神照經和連城訣本來不屬於梅念笙,梅念笙通過不光彩的手段得到。

梅念笙還沒來得及練神照經和參透連城訣的秘密,就被徒弟們發現了。由此可以看出梅念笙和花鐵幹屬於一種人都是偽君子。比起血刀老祖這樣的真小人,偽君子更可怕。有什麼樣的師傅就有什麼樣的徒弟,所以梅念笙死的不冤。

總結:連城訣整部書講的是人性的黑暗。重點不是誰的武功最高,而是誰的心機藏的最深。梅念笙的武功屬於中上等,達不到頂級高手的水平。


雨緣竹讀書


梅念笙,金庸小說《連城訣》中人物,江南武林大俠,人稱鐵骨墨萼,武林最高絕學《連城劍法》及高深內功《神照功》他都擁有。

鐵骨墨萼有三個徒弟:,大徒弟"五雲手″萬震山,二徒弟⺀陸地神龍”言達平,三徒弟⺀鐵索橫江″戚長髮。三個徒弟均品行不佳,均是不肖不徒,故未將絕技傾囊相傳。後三個徒弟因《連城劍譜》暗算恩師,梅念笙身受重傷,投江而隱藏起來,為丁典所救。梅念笙見丁典品性純良,臨死前將《連城劍法》及《神照經》傳給了他。

梅念笙擁有兩大絕學《連城劍譜》及《神照經》。《連城劍法》為梅念笙獨有橫行天下的劍法,劍法精妙獨特,威力無敵,招式依付唐詩之名,一招一詩句,句句唐詩連綿不絕,令敵手難以招架。《神照經》是天下最高深內力最強的神功,此功一旦練成,內能起死回生,外能力拒強敵,打遍天下無對手。

梅念笙的武功水平在《連城訣》中當屬第二。第一屬丁典。梅念笙心地善良,明知徒弟不良,被三個徒弟偷襲暗算身受重傷,但他並沒下死手,以他的功力,擊殺徒弟並非難事。所以梅念笙的武功還是第一流的。


我是伍洋


《連城訣》裡的湘中大俠“鐵骨墨萼”梅念笙絕對是個絕頂高手,他的武功在當時是無敵的存在,這一點毋庸懷疑。他之所以被三個徒弟萬震山、言達平、戚長髮打成重傷,並因此而斃命,是有原因的。

首先,萬震山、言達平、戚長髮三個師兄弟的武功都不弱。


丁典在當時是武林世家弟子,天賦也高,在江湖上已經闖出來一點名聲,但是他還遠遠不如萬震山。這“五雲手”萬震山在三個師兄弟當中武功還不是最高的,老二“陸地神龍”言達平比萬震山還要厲害得多。

老三“鐵鎖橫江”戚長髮雖然武功最差,但是心計最深,梅念笙就是死在他的手裡的。

是戚長髮冷不及防的刺了老師梅念笙致命的一劍,這一劍非常毒辣,穿透後背,直接刺傷了梅念笙的肺部,造成了無法醫治的結果。


以至於梅念笙把神照經交給丁典後,很快就死了。

其次,練成神照功,天下無敵手。丁典靠著機緣和底子好,十二年得以大成,從他對梟道人和十七個幫派好漢、以及血刀門五個和尚交手情況來看,全是一招克敵,他完全可以不躲不閃,抓一個就解決一個。

這種殺人手段,即使和《天龍八部》裡殺人不用第二招的天山童姥相比,也毫不遜色。

從梟道人的恐怖和絕望之中,我們知道,只要練成神照功,就是天下無敵。


這一點,梅念笙臨終前也親口對丁典說過,連城劍法其實並不算什麼,《神照經》才是無敵的存在。

第三,綜上所述,“鐵骨墨萼”梅念笙一則由於三個徒弟突然發難,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受了致命的一劍,但就是這種情況,梅念笙還僅僅憑著一雙肉掌支持了很久,三個徒弟都不敢上前,直到後背上的血流得差不多了,梅念笙這才支持不住。

在丁典的眼中,萬震山、言達平、戚長髮在如此佔優的情況下,真實的武功比梅念笙差得太遠了!

只是梅念笙和《倚天屠龍記》裡的張三丰被剛相偷襲一樣,武功再高,此刻也派不上用場。


孫少俠品金庸


從電視劇來看,梅念笙其實武功和江南四奇,血刀老祖差不多,甚至可以說比血刀老祖遜色,在最開始和血刀老祖比拼時,明面上血刀老祖輸了,可是人家帶傷從兩湖地區滾回了西域,而且座下弟子一個感反的都沒有,而梅念笙當即就快不行了,而被自己的三個弟子合力殺死。


進擊的法科生


梅念笙的武功應該是準頂級,他的幾個徒弟是一流高手,丁典是頂級中等,可惜死了,主角當然也是頂級,但比丁典差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