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應該如何克服自卑?

alisa晶


自卑的人主要這樣一些表現:

1.敏感脆弱

自卑的人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視、認可,他人任何負面的評價都會在他們的內心激起強烈的衝突。他們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又容易扭曲別人的評價,別人真誠的誇讚,在他們的內心會懷疑是挖苦諷刺。所以他們在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不容易感受到愉悅,緊張不安、敏感多疑是他們的常態。

2.容易情緒化

自卑的人表面上似乎隨和、好說話、能忍讓,但在他們內心裡每一件事情都沒有放下釋懷,都在波濤洶湧地翻滾著。由於他們過分的壓抑導致了負性能量的快速積蓄爆棚。加之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有限,容易感受到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心理壓力。這樣一來,他們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大動干戈,甚至拳腳相向。有時還會自殘、自殺,用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心態容易失衡

自卑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常常體驗不到自身價值,自我價值感的確實,很容易在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感受到失落、心理不平衡,陷入惡性心理體驗的旋渦無法自拔。長期的這樣一種心理狀態不能排解極易導致自殺觀念或者自殺行為。

自卑的產生原因多是因為在個體的早期經歷當中受到父母或者自認為的重要他人的否定評價,影響了個體對自我的認識導致的。也可能是在現實生活中遭到自認為的重大挫折、打擊,與他人相比缺乏優越感而產生自卑,比如家境總不如人、一次考試成績一落千丈等等。另外,性格內向、氣質抑鬱的人因為感受性強、悲觀、消極體驗不易疏解等原因也容易自卑。

自卑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個體持續地努力改變才會有效果。首先需要正確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短處,不沉迷自己的短處,看到自己的優勢才有力量和勇氣面對現實生活。其次需要體驗成功。每天給自己安排兩三件有點兒難度但墊墊腳就可以夠得著完得成的事情,每做完一件就誇讚一下自己或者犒賞一下自己,小成功慢慢積累起來就是大自信。再有需要積極暗示。遇到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能解決。”最後需要正確歸因。失利或者失敗,內因外因都有影響,不單純是內因導致的。正確歸因才能客觀看待失利失敗,有勇氣和信心戰勝困難、解決問題。

改善自卑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解決。


心理專家劉愛民


自卑源於自己的不自信

自卑是與他人比較時,產生的一種低估自己的情緒,是一種心理上的缺陷。

在我們年幼時,父母經常將我們與同齡人(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看某某某,人家學習成績那麼好,看看你”。“看某某某,人家經常幫父母做家務,看看你”。這時,我們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

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

自信是我們參加工作後,最好的幫手。自信的人能夠讓上司放心的交給自己任務,能夠讓下屬全心全力的辦好自己交代的事務。

自卑和自信,是相對立的狀態。自信能夠給予自己力量,克服自卑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任何挑戰。舉個現實的例子,“悔創阿里傑克馬”的馬老闆其貌不揚,但是做訪談和演講的時候很自信,這本身就是對自身力量的一種認可。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世界很大,各個領域都有大咖,但是他們並不是完美無缺的。每個人受家庭、社會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性格,從而影響自身的發展。我們不能讓負面情緒主導了我們的思想,以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多方面多角度考慮事情,不要鑽牛角尖,以積極的姿態享受生活。

生活這麼美好,樂享生活才是王道!


我有一頭長得像馬的狗


自卑,來源於你對生活的不確定性和對周圍事物的不熟悉從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情況。

解決辦法:豐富自己,多讀書,多學習,多運動,最重要的是多社交;試著去了解這個社會,去了解生活賦予給你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