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一首冷门诗,短短20个字,直抒胸臆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初唐时期,唐诗以其特殊的魅力而逐渐成为了社会文学的主流,但是当时的诗风是以上官仪为代表“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诗风。

经过王勃等人的不断改革,词风逐渐变为了

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即文风不再追求浮华,辞藻不再崇尚绮丽,而是主张诗词落地,与百姓的生活、边塞的风光、社会时弊等息息相关的诗词。


王勃一首冷门诗,短短20个字,直抒胸臆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这些人成为了初唐唐诗的开拓者,他们就是“初唐四杰”,而王勃以其突出的才华与贡献成为了四杰之首,他的作品《滕王阁序》堪称历史第一奇文,可谓尽人皆知,此外还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落花落》等名篇流传于世。


王勃一首冷门诗,短短20个字,直抒胸臆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可惜王勃的生命却在27岁那年戛然而止,否则按照他的才华定能立留下更多的传世名篇!

除了前面咱们介绍的响彻宇宙的文学巨作以外,王勃其实还有一首比较冷门的绝句,虽然说冷门,但也非常经典,通篇白话,短短20字就将自己对朋友的牵挂与思念表达了出来,这首诗就是《寒夜思友三首·其一》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这年晚秋,此时的王勃到成都游玩,《寒夜思友三首》即作于王勃在四川的这段时间思念远方的朋友时所做。

本诗即是其中一首。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前两句的意思是:与朋友分别的时间长了,思念与牵挂涌上心头。在这蜀中之地,我一个外乡人竟变得憔悴不堪。

头两句开篇直抒胸臆,把内心的感伤之怀,点明写诗的目的——思念朋友,思念家乡。离乡太久自然会使人想到家乡的朋友、家人,加之这深秋季节的愁意,使得自己在他乡的孤独与乡愁更加凝重,晚上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这样的苦绪就迎上心头,占据整个不安定的心,影响了自己的睡意,让自己在这种愁思中难以自拔。由于太过伤感,以至于自己的脸色都变憔悴了。

短短10个字就将漂泊异乡的无奈描写得极为深沉。


王勃一首冷门诗,短短20个字,直抒胸臆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晚上孤枕难眠,只得勉强把琴搬出来,在这月色之下弹琴相慰,可是这样的相思之情仍然是排遣不了的,因为相思是无尽头的啊!

最后的这两句则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再次将思乡、挂念好友的忧愁之感深化,王勃通过月下调琴、“何极”把那种思念之苦,还有感伤之怀描写得更加的令人感动。

这首诗几乎就是直抒胸臆之作,是王勃的代表作之一(虽然比较冷门),我们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出王勃的诗风比初唐的其他诗人更加直接,而没有任何的娓娓道来之感,开篇点题,逐渐深化,他也代表了当时正在兴起的唐诗风。

王勃一首冷门诗,短短20个字,直抒胸臆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其实,在王勃的很多诗句中都能感觉到他的忧愁之感,虽然年少成名,名作频出,但是现实生活的不得意以及后来居无定所的漂泊,都为他后来的诗文创作带来了永久的影响。既然无法排解这样的忧愁,思乡念友时候,王勃就会把他自己的感情全部都融入他自己的诗中,也就使得很多首诗处处充满忧愁,读来也是令人肝肠寸断。



1、任国绪.初唐四杰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43

2、张培培.王勃诗歌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3

3、苏爱风.王勃诗歌艺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