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淺水耦應注意哪些病害?

淨土TC


炒耦片是很多人家中餐桌上的一盤家常菜,那你知道淺水耦種植是如何進行的嗎?淺水耦是一種非常高產的植物,並且它對土地的利用方式和水源的節約手段,都可以說是非常的有作用。而且對淺水耦來說,它投資是非常小,而且見效又非常快的一種。也許你種植了一次之後就會獲得多年的收益,並且它每畝的產量也是非常的高,一般可以產出2000公斤以上,甚至更多收入一般在5000元左右,這就讓很多的種植戶對它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但是種植這個作物的時候也是會經常遇到一些病害的,而且病害有時還會造成整片田地的衰敗和死亡。這就讓很多的農戶對它又愛又恨,造成了不敢下手,甚至不知如何才能解決病害。首先我們要了解到淺水耦的主要病症,並且對它的病症有了一些瞭解之後才可能對它進行防治。

我們說最多的淺水耦病害就是腐敗病,腐敗病它是危害蓮耦是地下根的一種病害。如果出現了這種病,蓮耦的根部出現褐色,甚至腐爛,一直延伸到地上部分開始腐爛。在病初的時候會讓葉片的顏色變得枯黃,等到後期會使整個葉片枯萎甚至脫落,最後整片葉子都會變得枯黃。並且並不是一個植株會出現這個樣子,因為蓮耦的主要食用部分都是地下的根莖。在早期的時候,地下根莖受到傷害,表現還不是十分明顯,但如果你看到上地面的葉片開始枯黃,那時候說明地下的跟進已經枯死腐爛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如果對它的治療也不是有很大作用了,只能捨棄地下部分,防止它們繼續傷害其它的耦塘。且這種病在病菌傳播中很有可能會持續發作,在六月的時候發病是非常多的,等到8月和9月,溫度持續上升,或遇到了連續的下雨天,這樣的情況下會繁殖非常大面積的耦田都會受到它的損傷。

那麼面對這樣一種傷害面積特別大的病症,我們怎樣才能對它進行防治和治療?首先,我們選用種植耦是那些健壯的並且無病的種苗,並且在種植的時候需要用消毒和殺毒劑將種苗浸泡一遍。並且在種植之前也需要用百菌靈,噴灑整個種植田。第二個防止的辦法就是要對田中的作物,經常的進行更換著種植。比如今年種植蓮耦,下一年就需要種植水稻,或者是其它的作物。這樣可以很好的抑制腐敗病的產生。接著第三點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點,就是在種植的前期我們需要用翻田機器,把整個田都翻過一遍之後才可以進行種植。並且在犁田的時候,把生石灰將近200公斤左右,添加到每個田的中間進行殺菌處理。

如果經過了這幾個步驟,還是染上了腐敗病,我們就需要用藥物來進行治療了,首先我們選用50%的多菌靈藥劑和70%的甲基硫菌靈藥劑進行噴灑,保證每個都覆蓋到了這些藥劑之後再逐漸的抽取水田中的水分,這種方法可以,每個星期進行一次等到治療了三四次之後再觀察蓮耦根部的情況,如果已經好了之後就可以停止施加,防止影響品質,如若不行就繼續使用。

總之,種植淺水耦的過程中要提前預防病害,在選種、藥劑的選擇、種植方法上都要注意,這樣才能儘可能的減少病害的發生。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讓您對認識淺水耦的病害預防有一定的幫助!


農事農忙


種植淺水藕,以大田種藕為主,一般選擇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的稻茬田。在種植過程中,首先要注意的病害是腐敗病,俗稱藕瘟,對蓮藕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大發生時可致20%-50%的產量損失,甚至絕產。病株從葉柄到葉片顏色變淡,葉緣變褐色乾枯,整片葉捲縮枯死。發病嚴重田塊,全田一片枯黃,似火燒狀。地下莖表現為莖維管組織變褐腐爛,莖節部著生的鬚根壞死、脫落,病株的藕小。

防治措施:種藕在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加悶種,覆蓋農膜密閉24小時, 晾乾後移栽;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株後,可選用混合氨基酸銅絡合物乳劑拌細土均勻撒施於淺水藕田中,或用嘧啶核苷類抗菌劑、惡黴靈等藥劑噴霧防治。

其次是蓮藕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大小不等,分佈不均勻,淡褐色,邊緣深褐色,有的呈現同心圓紋,密生小黑點,嚴重連成大斑塊,病葉局部乾枯變黑。

防治措施:用多菌靈噴灑,同時注意增施磷、鉀、鈣肥,增強抗病力,減輕危害。

第三、蓮藕病毒病,發病初期在嫩葉上沿葉脈組織變成淡綠色,逐漸擴展至整個葉片,形成黃綠相間的斑駁或花葉,病葉邊緣向背面捲曲,葉片畸形,有的包卷不展開。病枝矮小,生長緩慢。

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及時選用啶蟲脒、吡蟲啉、吡蚜酮等藥劑防治蚜蟲(傳毒媒介)。發病初期噴植病靈、氨基·鏈蛋白等防治。

最後,蓮藕黑斑病,又稱褐紋病,葉斑病,初期呈針尖狀黃褐色小斑點,邊緣常為淡綠色,擴大後病斑呈圓形或不規則形,後期全葉滿病斑有輪紋,上生黑色黴狀物,致使半葉或全葉乾枯。

防治措施: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冬季田間徹底清除病殘葉並集中燒燬。發病初期摘除病葉並噴藥防治,可選用甲基託布津、代森鋅、波爾多液等藥劑,隔10天噴一次,連防2-3次。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1)選擇優良品種

淺水藕應選擇適合淺水栽培的品質好、抗逆性強、產量高效益好的優良品種做藕種,如鄂蓮四號、鄂蓮五號、海南洲、武蓮2號等。種藕最好是有3~4節以上,子藕、孫藕齊全的全藕。要求種藕粗壯、芽旺,無病蟲害,無損傷。

(2)選擇肥沃的黏壤土田塊

蓮藕的產品器官是在地下泥土中形成的。因此,種植淺水藕的藕田以能保蓄水分、富含有機質,淤泥層深厚,肥沃的黏壤土最適宜。

(3)建池上土

地面要紮實整平,池底可鋪設0.3~0.4毫米塑料布(防滲膜),主要是防滲漏和保溫。如用普通型的HDPE防滲膜在鋪設完畢後可澆注3~5釐米厚的混凝土(比例為水泥1、細沙5)。池牆用空心磚壘砌,池牆高40釐米(2層空心磚)壘砌時塑料布要鋪平,塑料布要在池外餘10~15釐米(壘砌完後將餘出的塑料布折上用土圍上即可)。池子的四角要用沙灰抹角(防池子填土放水后角上開裂),池牆裡面要用細灰抹平。如用抗氧型防滲膜則可直接裸露使用,即鋪設後可直接在防滲膜上鋪設黏土。外牆可用土填實(有條件的也可用細灰抹平)。水泥面凝固後(5~7天)可將大池子隔幾個小池子,長不限,寬適宜6~8米(打藥、上肥等好操作)。然後在池子裡面均勻鋪上15~18釐米黏土。最佳土壤為紅黏土或黑黏土,不能有沙子、石子等。

(4)合理密植

蓮藕種植密度與熟期、產量有密切關係,適當密植,有早熟增產作用。一般早熟品種密度為:行距2米,穴距0.7米。晚熟品種應適當稀植,其密度為:行距2~2.5米,穴距1米左右。

(5)基肥與追肥並重

蓮藕的生長期長,需肥多,淺水藕施肥總的原則是基肥與追肥並重。一般每畝施人畜糞肥或廄肥1500~2500千克做基肥。早熟藕一般每畝追施人糞尿肥1500~2000千克。分三次追肥,重點在結藕初期。

(6)科學調控水位

淺水藕水層管理總的原則是前淺、中深、後淺。萌芽生長期水層宜淺,以4~7釐米為好,莖葉旺盛生長期水層要深一些,以12~15釐米為好。結藕期水層宜淺,以4~7釐米為好。

(7)勤轉藕梢,及時除草

在蓮藕莖葉旺盛生長期,藕鞭生長迅速,當卷葉離田邊1米左右時,為防止藕梢穿越田埂,每隔2~3天將近田埂的藕梢向田內撥轉。藕梢很嫩,應將泥土與藕梢一起撥轉,防止折斷藕鞭,撥轉後再將泥土壓好。轉藕梢時以在中午進行為好。淺水藕生長前期,雜草較多,對蓮藕的生長影響大,應及時除草,以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為好。

(8)適時採收

蓮藕在終止葉出現後,終止葉的葉背呈微紅色,基部立葉的邊緣開始枯黃時,藕已充分成熟,即可挖藕上市。


粵鄉品


你好,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我的祖父家裡種植淺水藕已經說不清楚多少年了,起先擔心各種病害以及生蟲,所以祖父期初在種植的那幾年經常打各種農藥,但是產量並不高,有的鄰居家裡悄悄的使用激素粗根粉長出的藕白白嫩嫩而且特別粗壯,賣的是很好,但是口感並不好!

後來祖父把池塘從新放水翻土,並且換了塘底泥,用的是黏土,在選種的時候用了看似其貌不揚但是根鬚很多的藕節,種植以後保持池塘小活水或定期的蓄水,並且一定要注意清理水草!這點很重要!水草是各種病害的元兇!

在蓮藕莖葉旺盛生長期,藕鞭生長迅速,當卷葉離田邊1米左右時,為防止藕梢穿越田埂,每隔2~3天將近田埂的藕梢向田內撥轉。藕梢很嫩,應將泥土與藕梢一起撥轉,防止折斷藕鞭,撥轉後再將泥土壓好。轉藕梢時以在中午進行為好。淺水藕生長前期,雜草較多,對蓮藕的生長影響大,應及時除草,以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為好。

蓮藕的生長期長,需肥多,淺水藕施肥總的原則是基肥與追肥並重。一般每畝施人畜糞肥或廄肥1500~2500千克做基肥。早熟藕一般每畝追施人糞尿肥1500~2000千克。分三次追肥,重點在結藕初期。

現在的藕的品種都很好,一般的小病害很少發生,然後在成長期就開始觀察,主要是看葉子有沒有發黃枯萎,或者有斑點,一旦發現不要心慈手軟,直接拔掉!連根拔掉!這點很重要!然後就可以了,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液噴霧。也可用上述混合藥粉500克拌細土25-30公斤,堆悶3-4小時後撒入淺水層蓮蔸下,2-3天后再用上述混合劑6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或多菌靈200 倍液混合“402”4000倍液,噴灑葉面或葉柄,連噴2-3次,能有效地減輕或控制此病的蔓延。

最後就等著您的勤勞換來的收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