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豬大油到底能不能引起心血管病?或者說對身體有沒有害處?

一碗老面嘎達菇扎湯


豬油是一種最常見的動物油脂了,在我們的祖父輩代,日常的烹飪油脂可大部分都是豬油,不過現在社會開始極其推崇吃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等,原因是因為動物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含量更高,更加容易引起肥胖、高血脂等問題,而植物油中的飽和脂肪酸低,而且不存在膽固醇,是更利於現代人食用的一種油脂。不過問題來了,咱們祖父輩那代人天天吃豬油怎麼不見出現什麼肥胖、三高,那時候聽見高血壓、高血脂都十分罕見,而現代人天天吃植物油怎麼反而心腦血管疾病還在不斷上升?這到底是應該吃什麼油?彆著急,我們還是細細來看到底哪種油脂才最好。

  • 為什麼現代社會推崇植物油?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味道要好,要便利,也要新穎,結果現代食物的趨勢就多向著“加工類食物”發展,比如烤腸、薯片、膨化零食、速溶飲品、冷飲、甜點等等,這些食物加工後反倒損失了食物原本的營養價值,還添加了更多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蔗糖等成分,進一步提高食物熱量,油脂、含糖量甚至含鹽量,這些成分的過多攝入很容易導致能量堆積,造成肥胖,從而誘發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問題,反式脂肪酸還會瓦解血管健康,更快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展。此外,很多飲食方式也開始走向高熱高脂化,比如我們喜愛的火鍋、烤串、麻辣燙、缽缽雞、烤肉等等,這些食物中油脂含量都是槓槓的,食物也更偏向動物性食物,而缺乏植物性食物的攝入。

從這些現代社會的飲食特點來看,動物性油脂可能會成為更不利的選擇,動物油中飽和脂肪佔比更高,膽固醇更高,而日常我們可能也已經攝入了更多動物油脂(如烤肉、烤串、煲肉湯),飽和脂肪酸雖然對人體沒有直接危害,不過過多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則會引起肥胖,加上膽固醇的攝入,導致高血脂,最終對健康不利。

而植物油則不同,它們含有更多“不飽和脂肪酸”,而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作用更突出,例如它們有助調理血清膽固醇濃度,適當的量有助降血脂,改善心腦血管健康;同時它們也是合成視網膜、大腦皮層、細胞膜等部分的重要組分,還有抵抗細胞炎症、細胞癌變的效果,光從這幾點來看,植物油必然是豐符合現代社會高熱高脂飲食生活的更有利選擇,所以一般來說,都會推薦大家不要過度攝入動物油脂,最好日常的烹飪選擇植物油。


  • 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那說選擇植物油我們就選擇植物油吧,可現代社會不是同樣有越來越多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嗎?這如何解釋?雖然大部分家庭都用植物油烹飪,不過心腦血管疾病的數據一直在逐年上升,原因有兩點:

一是因為每日攝入油還是超標。雖然植物性油脂對我們來說更有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很多朋友家裡的油脂攝入量還是超標,即使是植物油,它也含飽和脂肪酸、也是高熱高脂食物,特別是家裡團聚時候老前輩們炒個菜,生怕兒女孫子吃得“不好”,恁是一個個菜都是油光水滑的,炒豬肝豬肝都被油給浸泡完了,紅燒排骨夾起來也是一筷子油水。正常來說,推薦每人每日油脂的攝入量25~30g為宜,每個菜用油8~10g(1.5~2瓷勺)也就差不多了,但估計沒幾個家裡能做到。

二是因為缺乏食物多樣化(用動物油也有這樣的問題)。植物油雖然不含膽固醇,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過不飽和脂肪酸也存在搭配的比例,如其中有長鏈脂肪酸、鍛鍊脂肪酸,如ω3、ω6、ω9等,一般常見植物油中ω6脂肪酸含量最為豐富,不過大部分缺乏ω3脂肪酸,雖然ω6的適當攝入有助改善高血脂,不過如果大量攝入,比例過多,則可能又反倒引起肥胖、細胞炎症,因為體內不飽和脂肪酸共用一種代謝酶,某一種攝入過多則導致其它無法正常代謝,因此推薦大家可以選擇調和油,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更合適;如果不喜歡調和油,注意日常飲食要多元化,增加ω3的來源,特別是深海魚肉一週推薦要吃上1~2次。一些小眾植物油中ω3比例較高,可混搭食用,如亞麻籽油、紫蘇籽油、紅花籽油。

  • 為什麼祖父輩吃豬油也沒什麼問題?

我們祖父輩那些年的生活和現在怎麼比,那時候一年吃上一次肉,過生日才能吃雞蛋,平時吃得最多的就是辣椒拌飯,豬油拌飯,本來能量和油脂攝入就少。這就不說了,整天等著的還是體力活,家裡兄弟姐妹多,還要照顧弟弟妹妹,基本上可以說每天吃不飽,消耗熱量都是大於攝入熱量的,這豬油可是“救命油”啊,它提供的飽和脂肪酸能給予更多能量儲存,而且飽腹感很好,重要的是它提供的能量能被我們基本用完,出入平衡,哪像現在的我們?

現在的我們?整體坐在電腦前面噼裡啪啦一天,體力活不說了,鍛鍊時間少得可憐,鍛鍊時間可能也就是上下班走去地鐵站的那幾步路了。生活模式越來越方便了,手機一按送貨上門,也不用自己出門買菜,不用自己出門看病,簡直和大爺一樣的生活。很多朋友存在久坐久躺,攝入熱量明顯高於消耗熱量的情況,如果再多吃動物油,多攝入飽和脂肪、膽固醇,那真是火上澆油。

  • 動物油真的不適合現代社會嗎?

當然,並不是說現在我們完全不能吃豬油,很多獨到的國外理論甚至推崇吃動物油,不推薦植物油,其實原因在於,植物油氫化給人體會帶來威脅,而適當動物油的攝入能給予我們更好的飽腹感。但是重點是“適量”啊……現在可沒幾個人能控制住量。植物油氫化的問題其實存在於剛才提到的加工類食物,比如人造油脂,黃油等油脂的確不健康,不過我們選擇經過合格廠家生產的日常用食物油的話,並不存在這些問題。

回到剛才的話題,如果愛吃豬油,那我們“適量”吃,完全沒有問題,比如做菜的時候少量添加一些,菜餚更香,還能提高我們的食慾,當然如果像吃烤肉那樣,每烤一盤子都要加兩大塊牛油,那麼可就有點要命了。


總之,動物油也好,植物油也好,重點在於控量食用上,無論選擇什麼油,一旦油脂攝入過量的情況,不管怎麼吃都會增加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


只有營養師知道


吃豬油到底得什麼病,這個問題誰也說不清楚,從我個人角度來看豬油吃不吃都可以,最好還別吃,有些老年人都知到,以前的豬板買回上鍋煉的時侯為什麼不糊鍋,而現在的豬油在煉的過程中為什麼湖鍋,扒鍋而搶不動,境是什原因?原因是豬本應該養最低是一年到一年半,而現在的豬養4個月就出攔,吃的是飼料添加劑和不同的藥物,以前的豬養的時間長,吃的黃豆,玉米,山野菜等等,老年人都知到那時的豬肉是什麼味,現在有些人群望死地吃豬肉,吃豬油,我認為不是什麼好事


用戶7849337620251


豬油是用豬的脂肪提煉而成,營養價值非常豐富。有一定的補中益氣、潤燥止癢、解毒的功效,而且可以促進食慾,豬油脂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平時吃了之後可以提供很高的熱量,有一定的禦寒功效。豬油本身潤滑,吃完之後可以潤腸,促進排便、緩解便秘。而且豬油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可以有一定的補鈣作用。管豬油有很多的好處,但是也不能任性多吃。如同任何的美食,適量食用才是美食,過量就是害。



愛家666


“吃豬油引起心血管疾病?”快別開玩笑了!相比於某些植物油來說,豬油卻是算不上是最健康的食用油,但要說心血管疾病是由於吃豬油引起的,豬油也夠冤枉的。

李藥師生於70年代,那個時候物質生活都不太豐富,能夠吃上一個煎餅,把肚子填飽就是很幸福的事兒了,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白天跟著姥姥,姥姥重男輕女,給李藥師的煎餅裡面,會偷偷的抹上一點豬油,而給姐姐的煎餅裡,則只有一點點的白糖……,那時候,對李藥師來說,那一抹豬油的香味,到現在想起來,也是一種暖暖的幸福。

實際上,在物質條件不發達的年代裡,豬油曾經作為很多家庭的主要食用油,吃了幾十年,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的食用油已經都以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等植物油為主了,但偶爾吃到豬油炒的菜,還是能夠體會到裡面獨特的香氣。言歸正傳,我們還是探討一下這些問題:豬油真的不能吃了嗎?豬油會引發心血管健康問題嗎?

豬油是動物油脂中最常見的油脂,豬油中大約含有40%左右的飽和脂肪酸,其餘的為不飽和脂肪酸,而植物油中通常還有80%以上的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對較低。對於人體攝入的各種脂肪酸來講,不飽和脂肪酸,更易於消化吸收,也更易於排出體外,而飽和脂肪酸則在難以消化,在體內存留時間久,因此,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就容易導致發胖、脂質累積等方面的問題。這也是豬油被很多人認為不夠健康的主要原因。

但豬油並非是一無是處,首先在各種動物油脂中,豬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是較低的,牛羊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高達50%以上。其次,豬油中除了含有油性成分以外,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A等油溶性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實際上,身體健康的朋友,少量的食用豬油,並不會影響人體的血脂代謝和心血管健康,反而有益於身體的營養補充,對於某些體弱,營養不良的情況,食用豬油對於補充營養,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豬油雖然不是最健康的食用油,但如果出現高血脂問題,或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問題,卻不應該一味的歸咎於豬油。高血脂的根本原因,是人體對於血脂的代謝出現了異常,從而導致血液中脂質的變化,心血管疾病問題,也是多病因,多原因的一種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影響,長期不良生活習慣影響,都有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豬油吃的太多,可能是其中的一個不利於心血管健康的因素,但絕對不是主因。

因此,對於吃豬油的問題,大家完全不必作為一種禁忌,實際上,很多朋友喜歡吃的烘焙食品,裡面所用的黃油,主要就是用的牛油,這種油比起豬油來,還沒有豬油來的健康,而經過高溫的加工後,烘焙食品中還會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這種物質比起飽和脂肪酸來更加的不健康,因此,對於豬油來說,沒必要禁絕,只是注意攝入量就好。

對於已經有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的朋友,豬油則更要少吃,雖然高血脂與外部攝入的脂質沒有直接的關係,但血脂代謝已經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還是要儘量的減少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等不良脂質的攝入,也是高血脂生活調節的重要方面。如果真的愛吃豬油,攝入的頻次和量最好都要有所控制,比如每週吃一次豬油炒的菜,也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另外,烹飪方式也要注意,不要油溫過高,不要用豬油煎炸食物。

囉嗦了這麼多,說一些個人觀點,豬油並非是一無是處的垃圾食品,也與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沒有必然的聯繫和關係。對於健康人群,只要能夠適量的吃,並不會對健康有什麼太大的影響,而對於有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朋友,也可以吃,但是要注意量和頻率,偶爾少吃一點,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相比糾結到底能不能吃豬油,在生活上做到飲食有節有度,加強運動,平和心態,保持良好作息,這些多方面的良好生活習慣的堅持,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朋友,更加重要!


李藥師談健康


很多人喜歡用豬大油烹飪菜餚,無論是炒菜還是煮湯,加入一些豬油總會讓您家的菜餚變得更加香膩;正因為豬油在菜餚中呈現出的那種特殊香氣,所以才備受關注。但是豬油可能並沒有您想象的那樣優秀,經常攝入(食用)反而會對身體帶來威脅。食用豬油,有些事情需要您知曉。

豬油,有何“突出點”?

  • 豬油,您喜歡吃,主要因為它的“香”:

豬油在菜餚中可以發揮它那獨到的香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其中含有一些特殊蛋白質物質以及一些甘油酯的分解產物。

  • 說到營養物質,不得不提飽和脂肪酸:

豬油是一種含有40%以上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正因為如此,您看到豬油的時候它的狀態永遠是“膏狀物質”。

為何不建議您吃豬油?

豬油,一直以來並不建議大家食用,因為它的攝入會給身體帶來較多的威脅,對於健康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 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對於心腦血管存在威脅:

飽和脂肪酸的攝入,無疑會增加高血脂、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概率。


  • 導致肥胖的發生:

相比於植物油來說,豬油中含有更多的飽和脂肪,飽和脂肪酸這種物質並不易被人體分解利用,進入身體時候更容易被儲存,而且是以脂肪的形式儲存,所以,食用量增加,無疑會增加肥胖的發生風險。

食用豬油,您要注意:

  • 豬油,嚐嚐味道可以,但一定要限量:

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我們成人每天食用飽和脂肪酸的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10%。

對於大家來說,如果您特別喜歡用大油做飯,一週嘗食一次就可以了;另外外面餐館製作的飯菜很喜歡使用豬油,所以請你減少在外就餐的次數。


更何況,無論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我們現在都在建議您限量攝入,避免增加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

  • 吃油要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單日攝入油脂不得超過25克,建議您大家多種植物油脂更替使用,注意是植物油脂。

另外,為了滿足多種脂肪酸平衡攝入,您可以偏向使用菜籽油、亞麻籽油、橄欖油以及多種植物油脂。

言說於此,請您明確:豬油雖然做飯香,豬油雖然吃起來更好吃,但並不建議您常吃;為了拒絕冠心病,為了拒絕肥胖,還是植物油更加靠譜。


王思露營養師


一、為什麼有人會說豬油會引起心血管病?

這主要是因為動物的油脂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成分較高,而植物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小,不飽和式脂肪酸含量較多。而飽和式脂肪酸的過多攝入可以導致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出現。高脂血症的原因中70%的高膽固醇源於體內合成,而30%源於外源性攝入。這也就意味著過多的油脂,比如豬油,牛羊肉等油脂的攝入,可能會導致高脂血症的出現,而血脂的升高和心血管病的關係密切,已經被證實是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二、過多豬大油攝入還有哪些危害?

正如剛才講到的那樣,過多的動物油的攝入,可能會誘發更多的高脂血症、肥胖的出現。進而誘發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同時高脂血症,高血壓,肥胖等,還可以誘發心,腦,腎,眼等多臟器的功能損害,進而誘發不同種類的併發症和危害。

三、那我們還要不要吃豬大油?

其實任何一種食物過多的攝入,都可能會有壞處,豬油的攝入同樣如此。那這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就不能夠再吃豬大油了呢?當然不是如此,在膳食指南中明確的指出,對於油的使用建議多品種均衡攝入,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長期使用一種油的攝入,對我們的健康也沒有好處。所以豬油也可以使用,要減少其用量,這樣不僅僅可以減少相關損害,還可以使我們均衡的攝入各種油品,進而有益健康。

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心血管病不一定是吃豬大油所造成?但是,過量食用豬大油是和會增加血脂異常的,血脂異常又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生活中,就有好些喜歡吃豬油的,因為香啊!豬油烙大餅、豬油拌飯,哪個離開了豬油!那個香、酥、脆,真的叫人垂涎欲滴,吃了一回想二回。



那這種香、酥、脆是來自何物?

豬油中的香酥脆,主要是來自一些微量的特殊蛋白質和甘油酯的分解產物。還有那充足的飽和脂肪才使各種營養素充分的融合。

有些人認為豬油比植物油更健康,是真的嗎?

這個問題,是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問題,而且都為此爭的不可開交。有些人這樣來推理: 以前物質條件匱乏的年代,豬大油沒少為人們做出貢獻,很多人都在吃,而且那個時候,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少,而現在的人還用吃植物油了,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卻大幅度的提高了。大家就認為豬大油比植物油好。這種推理是錯誤的。


首先,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比如各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不是因為改吃了植物油而造成。(吃植物油也是有限定的)

其次,社會環境的不同,使得人們對食物營養素的攝入由”營養缺乏”轉為”營養過剩”。比如,肥胖,並不單單是吃油而導致。

那吃豬油對身體有沒有害處?

適量的攝入,可以,比如一些營養缺乏,體脂率較低者,都可以吃一些。但如果經常吃,設法把植物油用豬油來代替。對身體是有害的。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豬油富含飽和脂肪酸,高達43%,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過多,多項研究都表明,明顯的影響血脂水平。特別是顯著升高血漿TC.和LDL-c的水平。而血脂水平的升高是動脈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所以,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是最好少吃或不吃為好。特別是對於已經血脂有異常的。

最後建議: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比例應占到不超過每日總量的10%,因為含有飽和脂肪酸食物不僅僅只限豬油,所以,建議愛吃豬油的,豬油每天的攝入不能超過20克。


李愛琴營養師


平衡飲食,吃豬大油適量就可預防心血管病,對身體有益無害。

我們知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症與心血管病宻切相關。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往往與過度吃富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豬大油有關,也與過度肥胖,情緒激動,吸菸,高血壓及患糖尿病,腎病,慢性肝病,易繼發高血脂症有關;青年人則與遺傳有關。豬大油富含飽和脂肪酸,每天脂肪的攝入大概是15.一20克,豬大油佔1/3即可,其餘2/3由植物油炒菜用。魚和瘦肉佔約100克;主食250一300.克,蔬菜多吃,並吃些水果。這樣平衡飲食,對健康有益。當然,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保持樂觀情緒,戒菸戒酒,生活有規律等。(有關心血管疾病的科普知識,可查找我在《悟空問答》的相關介紹。

故爾,豬大油好吃,但宜控制,適量有利於健康!謝謝閱讀。


桂花芳香77105282


曾幾何時,豬大油是大眾眼中不可多得的好食物,吃麵條的時候弄上一點點豬油,即使是清水煮麵條也變得有滋有味。而如今,豬油已經逐漸退出了主流市場,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豬油不利於身體健康而放棄了豬油。豬油真的能夠引起心血管疾病,豬油還能不能吃?

豬油和其他的植物性食用油一樣,都是純能量食物,也是含有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只不過豬油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更高一些,這也是食用油在冷卻後出現半凝固狀態的原因。植物性食用油中雖然也含有飽和脂肪酸,但是含量低於豬油。

豬油因為是動物性油脂,與植物油還有另外一個很大的區別,也就是膽固醇的含量。豬油中含有膽固醇,而植物性食用油中不含有膽固醇。而豬油對於人體是否有害,是否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根本原因在於豬油中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

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相比,飽和脂肪酸在人體中代謝慢,並且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多會引起肥胖、高血脂等問題而不利於心血管健康。血清膽固醇的來源主要是來自於食物中的膽固醇和人體自身代謝產生的內源性膽固醇,這兩者中人體自身代謝產生的膽固醇更多一些。

雖然如此,食物中的膽固醇來源也是越少越好。豬油中的膽固醇也是外源性膽固醇的來源之一,與身體健康而言,也能能少吃就少吃。雖然豬大油比植物性食用油炒菜更香一些,但是也建議您少吃。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營養師


我不是專家,但有一點很清楚,豬油比植物油健康衛生。血脂高,應該是代謝問題,哪怕吃素,也會肥頭大耳,體內會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等轉換成脂肪的,而經過反覆加熱的植物油,反式脂肪酸更高,如果菜籽油,花生油等等,加工的時候,沒有嚴格篩選,混進黴變的,長期吃這種油,估計離肝癌不遠了,所以,什麼土榨油,街上現榨油,最好不買,買正規廠家的成品油,避免攝入黃麴黴素,黃麴黴素非常恐怖,比砒霜毒性大68倍,不過也不用太擔心,買回的菜油高溫煉製,基本會消除,只是反式脂肪酸也會增高,反式脂肪酸是百分百血脂高的罪魁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