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累啊好累啊好累啊,誰來教教我精力管理啊


【本文原創首發於個人讀書公眾號:深夜書桌(ID: shenyeshuzhuo)】


最近和幾個朋友聊天,她們對自己的狀態描述都是:好累啊好累啊好累啊……

她們有的在強撐,已經在奔潰的邊緣,跟我說:我硬撐的,你知道嗎?

有的已經奔潰,跟我說:今天當著領導的面,我泣不成聲,你知道嗎?

有的在為自己的低效感到愧疚和沮喪:我好低效啊,一直都在忙,可是一天下來,壓根沒做完幾件事,事情好像總是做不完,我是不是很沒用啊?

其實我也是,你現在看到的這幾句話,我寫了刪,刪了寫,才打出來的,我坐在電腦前面,已經很多個小時了,可是我眼睜睜地看著時間流逝,就是寫不出一個滿意的開頭。

這不是技術性的問題,而是精力管理的問題。我可能是最近強行早起,破壞了身體節律,我今天一整天好像都在精力低谷,我的腦袋就跟生鏽了一樣。

其實我很想說:好累啊好累啊好累啊,我不想為我的人生努力了。

可是我又好慫,因為我是一個沒有退路的人,沒有人可以為我的人生兜底。

而且“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根本就是騙人的,你逃避問題並不會消失,反而會因為你沒有及時處理而變本加厲。


所以啊,我還是乖乖地學習精力管理吧。

啊,好喪啊,可是我就是始終做不好精力管理,才要一點點學習和練習精力管理啊。

今天,給大家的是一份我收集來自用的精力管理書單。


1

受用終身的精力管理體系——《精力管理》

書單 | 好累啊好累啊好累啊,誰來教教我精力管理啊

這本書的作者是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專注這個領域30多年。

我不知道《精力管理》這本書算不算精力管理這個概念的開山之作,但這本書是很多人的精力管理啟發書,很多人就是從這本書開始關注精力管理的。

這本書在個人管理這個領域的地位是,它指出了時間管理的盲點。

著迷時間管理的人,理想人生都像那個出現在報道里的帶著五個娃,靠哈佛,讀博士,出書的日本媽媽,好像有三頭六臂,可以兼顧很多事。

可是卻忽略了人是會疲勞的,當你做某件事情做到一半,精力下降,效率下降,這件事沒辦法在規定時間完成,安排在後面的事情自然也就無法按時完成,那原來的整個計劃就會被打亂。

所以精力管理是時間管理的基礎,沒有充沛的精力,再完美的時間規劃都是不堪一擊的。

學習精力管理,《精力管理》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是他梳理出一個精力管理的體系,即從身體、情緒、思想和意志力四種精力源出發進行精力管理。之後許多書,大多都在這個框架裡面討論精力管理,不管怎麼聊,都不會出精力四要素的範圍。

(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原因,身體、情感、思想和精神,我覺得不太好理解,換個詞會好點,即:身體、情緒、思維活動、意志力)

這個框架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為這個框架可以始終幫助我們系統地思考精力管理這件事,以後讀書也好,讀單篇文章也好,讀到三五句有啟發的話也好,只要是和精力管理有關的內容,你都可以整理到這個框架裡來。

習慣框架化、系統化地思考,信息紛至沓來的時候,腦子不容易亂。

所以我建議這本書作為精力管理的入門書。


2

把理論落地為一套具體的生活方式——《精力管理手冊》

書單 | 好累啊好累啊好累啊,誰來教教我精力管理啊

這是最近新出的一本書,我把這本書看做《精力管理》的個人踐行筆記。這本書就是在《精力管理》身體、情感、思想和意志力四要素的框架下來討論精力管理的,它的價值不在於思想的獨創性,而在於作者的實踐心得。

作者張萌是個身體力行的人,她精力旺盛到什麼程度呢?她每天四點起床,然後精力充沛、遊刃有餘、狀態始終在線地工作十七八個小時:寫作、直播、管理公司、給學生上課、錄電視節目、上美術課、上拳擊課等等。

而她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她曾經焦頭爛額,力不從心,把自己搞進醫院。她能做到現在這樣,是因為她痛定思痛,通過大量閱讀、請教他人、親身嘗試、調整和優化等方式摸索出一套系統的、行之有效的精力管理方法。

她的身體力行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示範效應,我開始相信保持精力充沛不是天賦,而是一種可以習得的能力。

她厲害的地方在於,她把一套理論落地成一種具體的生活方式。

這一點對實踐來說很重要。

說個很具體的例子,她每天4點起床。

我才發現很多人說“早起”,可是對“早起”的定義,完全是不一樣的。我以前理解的早起,就是六七點起床,不超過8點起床,我都覺得是早起,看完這本書我才發現,我的理解是有偏差的,4-6點起床才叫早起

後來觀察很多早起的人群,差不多都是這個時間段,比如首富王健林,就是每天4點起床,然後開始健身。

我試過之後才發現,你必須4-6點之間起床,你才能享受到大家說的早起的那些好處,比如多出幾個小時精力旺盛的獨處時間,用來做需要整塊時間才能完成的事,對生活多了很多掌控感。

也才能用早起倒逼早睡,因為起得夠早,才會在十點多就非常疲勞和睏倦,同時也因為早起多做了很多工作,可以毫無愧疚地早睡。

所以我經常覺得不夠具體的建議,不是好建議。

這本書對我個人最大的幫助是:讓我告別強撐模式。自從看完這本書,我的腦子裡好像安裝了一個報警器,只要我筋疲力盡的時候,還想繼續工作,報警器就會響起來:

你已經累了,你應該去休息,強撐帶來的不過是低效忙碌,多做不了多少事,對你來說不過是心理安慰罷了。可是代價卻很大,你明天可能都恢復不了元氣。

給這本書寫的解讀文章:摧毀一個上進的年輕人最快的方式,就是以意志力的名義鼓勵他強撐


3

以提升精力為目標應該如何運動?——《掌控》

書單 | 好累啊好累啊好累啊,誰來教教我精力管理啊

精力管理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身體管理,通過身體管理來提升精力。《掌控》這本書就從運動、飲食、睡眠、心態四個方面來講身體管理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頂級的私人教練,頂級的意思有兩層,一個是他的專業度是頂級的,另一個是他服務的學員是頂級的,都是企業家和明星。

我們總是在說運動,但是不同的人,運動的目標其實很不一樣,有的人第一目標是減肥,有的人第一目標是練肌肉,要練肱頭肌,要練馬甲線,要漂亮,我對這兩種沒有興趣,我的運動目標就是提升精力。

不同的運動目標,鍛鍊的方式是很不一樣的。

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是從精力管理的角度講運動的,精力管理被他放在第一位。

舉個例子,我長期零運動,後來有段時間我突然決定開始運動,結果我跑500米,我就崩潰了。

我覺得自己體力太差了,所以我就猛跑猛跑,結果我非常痛苦,然後也堅持不下去了。而且這樣的運動不僅沒有幫我提升精力,我反而越運動越累。

通過這本書我才瞭解到:為什麼有的人跑兩步就上氣不接下氣,臉色煞白,兩眼發黑,覺得非常難受,非常痛苦?因為他的心率超出了他的心肺所能承受的範圍。

為什麼這麼小的運動強度,他就無法承受了呢?因為他本身的心肺功能比較差。

心肺功能和精力是直接相關的,心肺功能差,最大攝氧量低,血氧含量低,人就沒有精力。

如果強行高強度運動,只會越運動越累,甚至傷及身體,就別指望能靠運動提升精力了。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通過控制心率來把握運動的分寸,心率在可承受的範圍內,你的身體在運動時就不會痛苦。如果你心肺功能差,可承受範圍只能快走,不能跑步,那你就要先快走,速度和強度要為心率控制讓步。等心肺功能更好一點了,再提高速度,加大強度。

我才知道,原來非常疲憊、非常痛苦、強求自己的運動,並不能取得很好的運動效果,高強度運動不僅無法提升精力,還會傷害身體。不僅如此,如果沒有把握好運動的分寸,運動會變成一件讓你痛恨的事情,以致於我們無法堅持。

我們完全可以不折磨自己,就得到很好的鍛鍊。

我也很喜歡作者張展暉對書名的解釋,為什麼這本書叫《掌控》呢?因為作者認為我們焦慮是因為對生活缺乏掌控感,而掌控感首先可以從科學的身體管理中獲得。


4

越是忙,越是要堅守睡眠的晝夜節律——《睡眠革命》

書單 | 好累啊好累啊好累啊,誰來教教我精力管理啊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左右的時間在睡覺,如果把人比作一部手機,睡眠就是人的充電時間,所以沒睡好,談精力管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我曾經熬夜成癮,可是就是戒不掉。直到遇到這本書,我才開始認真反思這種生活方式。

為什麼我總是熬夜成癮呢?

一個是因為我起的晚,早上經常沒做多少事就過去了,下午睏倦,晚上精力不濟,導致我的效率比較低,所以我沒辦法心無愧疚地去早睡,我總是企圖犧牲睡眠時間,硬撐著多做一點事,填補我晚起的愧疚,結果熬夜到兩三點。

這是熬夜多出來的兩三個小時,代價可能是第二天的十幾個小時,因為熬夜到這麼晚,第二天的狀態會非常差。

另一個是我無法按時完成工作,我會非常焦慮,所以該睡覺的時間,我很怕面對我自己,所以我不停地玩手機放逐自己的注意力,不讓自己靜下心來,因為我靜下心來我會焦慮。

《睡眠革命》這本書告訴我,我們的生物鐘是跟著地球的晝夜更替走的,是寫在我們的基因裡的,只有我們配合晝夜節律,沒有晝夜節律配合我們。和生物鐘對抗較勁,輸家永遠只會是我們。所以越是忙,越是任務重,越是要堅守身體的晝夜節律。

這本書還消除“8小時睡眠論”帶給我的睡眠焦慮,此前要是發現自己沒睡夠8個小時,我會非常焦慮,覺得自己沒睡夠,這本書教我們不需要做到完美,並不需要每個晚上都睡夠8個小時,按90分鐘一個的睡眠週期來睡覺,一週28-30個週期就比較理想了。

《睡眠革命》最核心的內容是教我們頂尖運動員會採用的R90睡眠方案,具體請看我之前寫的解讀文章:我們都被“8小時睡眠論”給害了!


5

腦子裡想法很多,也很容易累——《高效休息法》

書單 | 好累啊好累啊好累啊,誰來教教我精力管理啊

這本書我還沒看,這是我接下來準備看的。

一直以來,我的精力管理缺了很重要的一環,身體、情緒和意志力,我都做過專門的管理,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對思維活動進行管理。

這主要是因為我沒有這種意識,我是一個思維非常活躍的人,我一直是把這個當做我的一個優勢的,它讓我頭腦敏捷, 且思考質量很高。我沒意識到大腦長期這樣活躍,思維活動沒有節制,我的精力消耗是很快的。

真正的深度思考其實只佔我思維活動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時間我的注意力都在飛速地轉移,我胡思亂想,雜念很多,就算我睡眠充足,我還是非常疲勞。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發呆也會覺得累的,因為我們的大腦在“低速空轉”的狀態。

《高效休息法》的作者久賀谷亮,是在耶魯大學從事尖端腦科學研究的學者,他通過這本書教我們如何讓大腦得到休息。

我以前是不理解“冥想”這件事的,我第一次接觸這個概念是從一個算命行業的人那裡聽到的,當然不是傳統算命,是用一些漂亮概念包裝起來的那種,所以我對“冥想”的第一印象很差。

這本書說的“冥想”和“正念”,是一種管理思維活動,舒緩大腦疲勞的方法,我就比較能接受,並且想嘗試。

比如,這本書說,大腦的大部分疲勞,都來自對過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對未來的事情充滿不安和焦慮。這就是雜念的來源。

對抗雜念、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這種狀態是很難保持的。作者教我們的是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呼吸上面,一旦發現自己浮現雜念,就講呼吸作為錨點,將注意力重新拉回來。如果出現雜念,也不必苛責自己,重新把注意力拉回來就可以了。

想讓大腦得到休息,要學會讓意識“處於當下”。


6

精力到底應該怎麼分配?——《精要主義》

書單 | 好累啊好累啊好累啊,誰來教教我精力管理啊

我曾經總結過,精力管理和理財是一樣的,要開源節流,開源就是通過科學運動和飲食等方式提升身體素質,讓精力旺盛,讓精力耐用,同時通過睡眠和其他休息方式及時補充精力,節流則是在情緒、思維活動、意志力等幾個精力消耗大項上面省著用。

可是這還是不夠的,我覺得精力管理還得關注一個更大的命題:精力分配問題。

不止是一天,一週,一個月的經歷分配,還包括十年、二十年、一生的精力分配,是更大局的精力管理。

不管你如何管理精力,你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精要主義》教我們把時間和精力分配給少量真正對我們重要的事。

什麼叫精要主義?

一個心理學家受五角大樓邀請,給一群高級將領,做一個有關時間管理和資源管理的講座。講座期間,心理學家要求高級將領們總結一下管理方法並寫在紙上。為了簡短起見,他要求每個人用詞不超過25個。

這個練習讓大部分將領感到為難。這些穿著制服的優秀男人,沒有一個人寫出點什麼。

唯一寫出點什麼東西的將領,是在座的唯一女性。她的從軍生涯非常出色,從士兵一步一步做到將領。

她這樣寫道:“先把事情按輕重緩急排序,然後劃掉排在‘3’以後的所有事情。”

這就是一個精要主義者典型的行為策略,不是按輕重緩急排出優先級,然後依次執行,而是直接把不夠重要的事務一刀砍掉,只把時間和精力分配給少量重要的事。

這是一種比“要事優先”更進一步的行動策略。要事優先的“要事”後面,尚且跟著一堆次要事、次次要事,尾大不掉。

日程表裡還是塞了太多東西,就算不斷告誡自己“要事優先”,但我們其實很難在心裡上真正排除“非要事”的干擾。做到專注最難的不是抵抗外界環境的聲音,而是對抗來自心裡的噪聲。

有一件事,長久以來都被大家忽略了,其實對人生來說:決定不做什麼和決定做什麼,同樣重要。

精要主義要我們把非精要的事務通通砍掉,只在生命裡留下少量重要的事。它逼我們去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因為只有小部分事情是真正重要的,你必須找到他們,然後把有限的精力分配給這些事。

這是我給《精要主義》寫的解讀文章:學了8年時間管理術之後,我放棄了時間管理

精力管理還應該包括情緒管理和意志力管理,因為這兩個也是精力消耗大戶。需要的讀者,推薦《情商》和《意志力》這兩本書。

今天的書單就是這樣的。

【本文原創首發於個人讀書公眾號:深夜書桌(ID: shenyeshuzhuo)】


李小墨

前海南特區報記者,職業讀書人,新書《請停止無效社交》全網熱賣中。

個人讀書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個人日記公眾號:李小墨的日記(ID:lxmmovie

我相信,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

每看完一本書就寫一篇深度解讀文章,每個月一份高質量書單。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確的廢話,歡迎關注、星標和置頂。

我們一起讀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