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極高的萬癌之王——胰腺癌,改善生存的關鍵是什麼?

死亡率極高的萬癌之王——胰腺癌,改善生存的關鍵是什麼?


近年來在腫瘤治療領域,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藥物群星閃耀,但有一種癌症仍處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以預後差著稱的胰腺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普外科主任楊尹默教授認為,外科醫生已經可以將手術做到極致,但未來胰腺癌治療效果提高的關鍵還在於明確癌症的生物學行為以及綜合治療的進步。

死亡率極高的萬癌之王——胰腺癌,改善生存的關鍵是什麼?

/外科已近極致,內科醞釀突破/
胰腺癌的預後差,與胰腺癌的特殊生物學行為有很大相關性。

死亡率極高的萬癌之王——胰腺癌,改善生存的關鍵是什麼?

胰腺癌細胞被層層星狀細胞和細胞外基質包裹


胰腺腫瘤十分堅硬,腫瘤實體存在大量纖維基質,腫瘤細胞含量相對較少,且缺乏血供,彷彿由鋼筋混凝土鑄就。這導致胰腺癌

對放療、化療都極不敏感。此外,腫瘤細胞和纖維結締組織存在大量交叉對話機制,共同組成免疫抑制的微環境,使免疫療法亦對胰腺癌無可奈何。“其他的消化道腫瘤具有多種免疫、靶向藥物,然而目前胰腺癌的治療,武器不多。”


胰腺癌究竟該怎麼治?既往幾十年的治療模式以外科手術為主。“根治性切除”是唯一可能治癒患者的手段。但因為胰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首診時往往已是晚期,所以僅有2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根治性手術治療機會。在外科醫生接診的所有病人中,有50%已經合併遠處轉移,不可切除;另外還有30%被稱為“交界可切除”,即有一定的治癒可能性,但直接手術切除獲得治癒的幾率不高。


隨著內科治療的進展,在分子靶向時代背景下,胰腺癌的多學科診療(MDT)模式正在成為主流。 “交界可切除”的胰腺癌是內外科綜合治療的前沿陣地。許多研究表明,通過新輔助治療(在手術前進行化療等內科治療)能夠改善這部分患者的手術切緣狀態,降低術後局部複發率和全身轉移率,改善患者預後。目前大部分權威指南和共識都建議對交界可切除胰腺癌先進行新輔助治療。


“我認為外科治療胰腺癌從技術方面已經近乎極致。外科醫生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聯合腸繫膜上靜脈門靜脈切除和重建,甚至聯合腸繫膜上動脈的切除和重建,都能安全的實施。但手術再擴大,也是一種局部的治療,效用已近極限。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預後,還有賴於全身治療手段的進一步發展。靶向治療、分子生物學方面基礎研究的突破,才能帶來胰腺癌的治療效果的進一步改善。”

死亡率極高的萬癌之王——胰腺癌,改善生存的關鍵是什麼?

/ 未來怎麼治/楊尹默教授認為,外科在胰腺癌綜合治療方面的地位不容置疑,一定是主流,但是未必是主導。當外科手術繼續強調從極限到極致——選擇合適的病人,進行合適的手術,進一步提高手術的質量,減少併發症的同時,手術之外的綜合治療,尤其是新型化療藥物、靶向藥物的研發迫切需要新突破。 2019年ASCO會議上公佈的POLO研究結果顯示,對於鉑類藥物敏感的胚系BRCA基因突變的胰腺癌患者,再使用靶向藥物奧拉帕利進行維持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此類患者的DFS。這是世界首個也是唯一基於精準醫學指導胰腺癌靶向治療的III期臨床研究。同天,該研究也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更凸顯其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儘管胚系BRCA突變在胰腺癌患者中僅佔5~7%,但是這一研究體現出治療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因此備受關注。


楊尹默教授認為,應該重視基因檢測、分子靶向治療以及新靶點藥物的開發,開展更多類似POLO的研究,才有可能進一步改善胰腺癌患者預後。



死亡率極高的萬癌之王——胰腺癌,改善生存的關鍵是什麼?

視頻 | 栗子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