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礦產資源豐富的內陸國,為何兩國的發展速度還有差距?

蒙古國位於東亞,內陸國,北與俄羅斯接壤,東、西、南與中國交界,地廣人稀,只有300多萬人口。為了和內蒙古區分開,我們一般把外蒙叫做蒙古國,蒙古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他沒有海域只有陸地,我們都知道沒有海域的國家一般都很貧窮,經濟難以發展,蒙古國也不例外,不過卻有一個內陸國並不是這個樣子,這個內陸國便是世界第一大內陸國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國內礦產資源豐富,靠著出口礦產資源,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而同樣是內陸國,同樣礦產資源豐富的蒙古靠著礦產資源竟然不能發家致富。是什麼導致兩國有這樣的差異呢?

導致兩國有著巨大差異的,便是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哈薩克斯坦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衍生的一個國家,他的周圍都是當年蘇聯解體後的小國,因此倚杖出口可以發家致富,因為周圍國家多,他們可以抬高礦價,而蒙古呢?他臨近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大國,要想抬高礦價顯然蒙古國還不夠格,因此想要依靠出口發家致富那是難上加難。沒辦法,這就是內陸國的悲哀,因為沒有出海口因此只能陸路運輸借道他國。

同為礦產資源豐富的內陸國,為何兩國的發展速度還有差距?

因此蒙古國的很多人便想到要是能打地道將本國和哈薩克斯坦連通那麼他們便可以發家致富,這樣想來到是行得通,可是做起來真的容易嗎?從地理位置上看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沒有相連,即使離得最近的地方還有一座友誼峰阻隔,雖然短短的幾十公里,但是足以抵擋兩國的交流。蒙古要想挖地道和哈薩克斯坦連通便不可避免要從中國的土地動手,按照當下兩國國力的比較,顯而易見蒙古國不夠,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今天,我們做出假設:要是蒙古國真的可以打通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之間的地道,將兩國聯繫在一起,他們發家致富的願望能夠實現嗎?

同為礦產資源豐富的內陸國,為何兩國的發展速度還有差距?

答案顯然同樣是不可能,首先打通地道,即使中國同意,那麼他也要付給中國一定的借路費,其次真的將蒙古國豐富的礦產資源運到哈薩克斯坦,同樣是礦產資源豐富的哈薩克斯坦會同意你把礦產資源賣給其他國家嗎?顯然不可能,因為如果你賣給其他國家,那哈薩克斯坦的礦產就賣不出去,這樣一個損己利人的事情,顯然哈薩克斯坦不可能做。即使哈薩克斯坦允許蒙古國在他的地盤上出口礦產,那麼蒙古國的礦產價格肯定比哈薩克斯坦的價格高,因為要付給中國、哈薩克斯坦相應的進口費,這一筆錢可大大加大礦產資源的價格。

同為礦產資源豐富的內陸國,為何兩國的發展速度還有差距?

哈薩克斯坦的周圍又相對的都是一些小國,讓他們拋棄原本廉價的礦產,而去購買比較昂貴的礦產,顯然行不通,畢竟你要發展別人也要發展,損害別國的利益,別國領導肯定不會同意。看來蒙古國的這個美好願望還是想想就可以,不過蒙古國要想發家致富倒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蒙古國臨近中國,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對其他國家都是很不錯的,加上蒙古國之前還是中國的一部分,雖然分出去,但是和中國之間的情誼還是在的。因此只要蒙古國在不損害中國利益的前提下,中國還是願意給他們打開方便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