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做心脑血管药的信立泰,能把骨科最好的药做起来吗?

一直做心脑血管药的信立泰,能把骨科最好的药做起来吗?

喜欢请关注哦!欢迎私信免费定制个股分析!


2009年上市的信立泰,也可以算是医药上市公司的老人了。


凭借着一个爆款——做完心脏支架需要一直服用的抗血小板凝血,商品名泰嘉,一上市就获得了300亿的市值,是当时医药上市公司的第一梯队。


10年过去了。2020年的信立泰,没能像恒瑞医药,挺进千亿市值,而且在药品带量采购后,和复星医药、华东医药一样,有点受伤,处在200-400亿不上不下的区间中。


信立泰和华东的当下有点像,就是一直到2019年10月,千呼万唤的重磅药,治疗骨质疏松的骨科药特立帕肽才上市。所以,整个2019年销售收入大幅下滑,股价的画风是这样的。


一直做心脑血管药的信立泰,能把骨科最好的药做起来吗?


不过,这个骨质疏松的药是治愈!没错,是治愈!


骨质疏松,最简单的就是吃钙片,如果要吸收更快,就是正大天晴的骨化三醇,这个产品正大天晴卖了10多个亿,做维生素D原料的花园生物也想做,还没做出来。要想治愈,就只有这个特立帕肽了。


一直做心脑血管药的信立泰,能把骨科最好的药做起来吗?


迄今为止,国内上市的只有礼来一家,全球销售14亿美元。打一个疗程5万人民币。


一直做心脑血管药的信立泰,能把骨科最好的药做起来吗?


信立泰是2014年收购苏州一家公司得来的。那个时候,肿瘤药、单抗啥的赛道都非常拥挤了,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公司会选择重组蛋白药,比如这个骨科的药,相对没有太多人去研发,而且做出来就是首仿!


信立泰的第一代创始人,叶澄海,原来是从政的,做到了副省长的级别。公司对政策的把握是非常到位——为公司创造10多年巨额财富的泰嘉,就是把握了90年代我国专利法没实施,仿制国外专利没到期的专利药也不违法。这样,一下子做起来的。


创二代,叶宇翔,耶鲁大学毕业,也不是科班搞药出生,但是经营思路还不错。首先是知道研发是公司的软肋,通过8个多亿的收购,不断在丰富产品线。


但是,问题也来了,因为原来一直都是搞心脑血管,而且因为类似泰嘉的产品,国内就3家做。所以,只要正常维护医院关系就好了。


相较于恒瑞40%的销售费用率,公司花费的代价并不多。而且相较于恒瑞有将近60%,8000多号的销售人员,公司销售人员不到一半,不到2000人。


这样有好也有不好。


好处是,省下来的都是利润。不好就是,医院的关系不够深入。尤其是现在这个骨科药需要跨科室。那么,一直做心脑血管药或者心脏支架器械还好,一旦拓展到骨科领域了,销售要怎么快速增长呢?


当然,公司可以组建骨科销售团队,相信公司原来较强的通过询证医学的营销推广,医院是可以推广出来的。


公司也在调整原来的心血管销售团队,让他们去骨科。只是,这个跨度有点大,仍需要时间。而且,这样一个又贵又没进医保的药,接受度完全需要靠医生推荐。


现在,信立泰的市盈率是20倍。公司2018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到8个亿,占销售收入17%了,都和国外一线药企一个水平了,是非常高的数字。那么,研发可以买,销售团队也可以买。给予公司一点时间,相信公司现在就是在谷底。


一直做心脑血管药的信立泰,能把骨科最好的药做起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