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我是小银酱,专注八卦。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因为工作太忙, 我已经很久没有完整地看完一部电视剧,哪怕这几个月大热的《延禧攻略》和《知否》,也都是看一些片段算了解。一方面,不喜欢剧没播完时等待的抓心挠肺,另一方面,现在的剧集数真的长得反人类,动辄50集朝上,节奏慢、注水多,再加上电视台剪刀手,再多的耐性也都被磨得差不多了。

不过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我却实打实追了一部网剧《奈何Boss要娶我》,片名确实羞耻,剧情确实真香(当然结尾是烂了),20集快节奏,不用带脑子,只需要看主角颜值,甜就完事儿了。

看的时候特意去查了一下男主角,90年的徐开骋,确实不算年轻,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这背后似乎有一个男演员群体,年龄上无法与现在一茬又一茬的练习生比,演技又和中生代相比略逊一筹,夹在中间,颇有一丝尴尬的意味。

“后中生代”男演员们

如果一定要给这些男演员加一个定义,“后中生代”或许更为贴切,他们不具备流量优势,但大多在努力磨演技,遇到合适的角色,就相当于等到了出头之日。

以前文《奈何Boss要娶我》的男主角扮演者徐开骋为例,在这部剧之前,在娱乐圈也滚过6、7年了,拍的片并不剧,不过看片名也不难看出,资源的确很虐——《胜女的代价2》、《校花攻略》、《明若晓溪》……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当然,《奈何》也不能算是什么好资源,搭戏演员基本十八线、原著不成IP、剧组穷成梗,要说为什么能小火,还是因为一方面编剧对原著的改编几乎是改写,还很懂年轻女孩子的点,没在剧情上拖后腿,另一方面就是在芒果TV这个平台上播放,借了平台东风。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在种种因素加成之下,徐开骋虽然还不算大火,但好歹已经有了姓名。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再往前推,上一个红了一把的可以算是《香蜜沉沉烬如霜》里的罗云熙。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在这个角色之前,不少观众对他也是面熟的,甚至能认出是演过《奈何笙萧默》里的小何以琛,但戏份不多,有讨论度但谈不上红。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香蜜》剧本身就火,服化道配置也不错,演员演技都在线,加上罗云熙饰演的润玉造型的确很仙,前后黑化反差,以及整个角色的完整度很高,使得这个角色一时间讨论热度甚至超过了男主。

纵观2018年,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跑出一条大路的“黑马”当属朱一龙。比起前两者,朱一龙作为“后中生代”的成功案例,更有代表性一些。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88年出生,已过而立,09年就有了第一部作品,直到2018年的网剧《镇魂》,才有了热度,甚至有了不逊色于当下流量小生的流量。

《镇魂》是注定无法上星的IP,但“兄弟情”的设定却有独特的吸引力,加上播放平台的推动,粉丝始于人设,陷于演员并不奇怪。

凭借巨大流量加持,朱一龙的各种资源水涨船高,已然出头。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而除了这些已经有了姓名的“后中生代”,还有许多堪称是在苦熬,混个脸熟,有点粉丝,但要爆,哪有那么容易呢?

“后中生代”们都怎么出头?

这两年出头的“后中生代”们,其实也有几个共同点。

首先,与角色相辅相成。

无论是朱一龙还是罗云熙抑或是徐开骋,都是凭借着一个完成度最好的角色进入到观众视线中的。

《镇魂》的沈巍、《香蜜》的润玉、《奈何》的凌异洲,都能把观众带入戏。首先要剧能吸引到人,然后是演员能抓住人。现在的观众,往往很挑剔,注水剧看多了带来的“进化”就是,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强烈安利,他们会在一集剧主角们出场完,就判定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而与角色相辅相成的演员,能够让观众到后期,即使剧情崩坏,也能为了演员看下去,甚至顺着角色,去挖扮演者。

其次,宝藏男孩们。

粉丝们总是狂热的,在粉上一个明星之后,就会去挖明星的过去,颇有一种“弥补我未参与的你的过去”的劲头,从早期作品、采访、社交平台发过的话,都能给翻个底朝天。

“后中生代”和“新生代”不一样,他们年纪更长,阅历也更丰富,为了混口饭吃甚至尝试过各种奇怪的角色,不但要经得起“扒”,还要让粉丝“扒”得有乐趣。

朱一龙的“毛猴”角色,罗云熙是个“电竞迷弟”,徐开骋沉迷英语台词配音……几乎没有黑料,每发现优秀一面,都会让粉丝更沦陷一点。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再者,自身足够踏实。

娱乐圈,一飞冲天一炮而红的人少,哪怕“有姓名”都不容易。冒出头的这几个“后中生代”,大多都已经浮浮沉沉了6、7年,如果没有在其间磨练演技,也很难碰到契合的角色。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没有演技铺底,同样的角色可能也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把原著、剧本吃透,做好笔记,甚至自己设计一些小动作,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演员的基本修养”,但是又有多少演员是真的能做到的呢?

夹在中生代和流量之间的男演员,怎么出头?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对于“后中生代”来说,到底该去贴近“中生代”还是去靠近“流量”?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需要他们去思考,“中生代”背后是演技,“流量”背后是人气,人气终究来自于实力。

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就曾探讨过,流量式微。流量虽然粉丝无数,但即使IP加持,也大多无法扛起收视率与票房,做商业代言倒是效果不错。而再加上粉圈那一套,如果套在一个刚刚出头,准备踏实拍戏的演员身上,并不是一件好事,路人观感差,演员自身也困扰,以爱之名的裹挟,反而是障碍。

​此外,流量的“高片酬”时代也即将过去,哪怕是一呼百应的流量,要想被认可,也是要静下心来学,毕竟真的回到荧幕上,观众看的还是演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