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農村大姐做手工棉衣14年,每年做400多套,很受城裡人歡迎


在一個離城區不遠的集市上,筆者看到了一個賣手工小孩棉衣的大姐,現在這種手工製作的棉衣真是不多見了,於是上前瞭解一下。

這位大姐姓李,家住城邊的莊子村,今年59歲,賣這種手工製作的小孩棉衣已經14年了,這些衣服都是她親手縫製而成。記得以前小時候,那時孩子穿的都是這種手工棉衣,都是媽媽奶奶買來布料,再在裡邊絮上自已家的棉花,很厚,很暖和。

說實話,以前這種手工棉衣雖然暖和,但樣子做得並不好看,只不過那時候家裡都窮,農村的孩子也沒錢買成品衣服,所以一直到上初中都穿手工棉衣。現在生活好了,莫說是穿手工衣服,就是針線活兒,年輕人都沒有幾個會的。她的手工棉衣吸引了年輕人的注意。


李大姐說她家住在城邊上,緊鄰一個電機廠,早年間丈夫在廠區幹修理配鑰匙的活兒掙錢,她在家務農帶孩子。她丈夫家和她是同村的,條件差,家裡沒錢,結婚時父母不同意,她執意要嫁,後來她生了孩子,母親都不替她看孩子。她一共生了三個孩子,都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又要下地幹活,又要看孩子,她說她生了三個孩子,沒有坐過一次月子,都是孩子生下沒滿月就下地幹活了。她母親說,要是她實在受不了了,就會離婚回家的。

李大姐說年輕時真是是把苦吃咂了,現在都不敢想那時候是怎麼過來的。吃了那麼多的苦也沒和丈夫離婚,終於熬來了好日子,現在生活好了,兩兒一女三個孩子個個都有出息。心靈手巧肯吃苦的她14年前開始做手工棉衣,那時候廠區的城裡人會做棉衣的不多,都給小孩買現成的衣服,但這種手工棉衣因為暖和舒服,她拿到生活區去賣,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於是她農閒的時候就在家裡做,等到天冷的時候拿到集市上去賣。她說這些衣服都是她一人做的,有一部分活用縫紉機做,像收邊、釘釦子這些活都得手工一針一線的做,一天最多也就是做個兩套,一套賣80元,一年能做400套左右,大概能賺2萬元補貼家用。李大姐說,手工活主要是掙點工錢,雖然除去成本一套能有三四十元的利潤,可是一天只能做兩套,現在給別人打工一天都能賺個一百多塊呢。這位顧客在給孩子挑選棉衣。


李大姐說這款布料是今年最新款,年輕人都喜歡,就是成本要高一些,還是賣一樣的價錢。她說家裡還種了2畝柿子5畝花椒,靠著種地和她賣棉衣,再加上丈夫搞修理賺的錢,她給兩個兒子都蓋了房娶了媳婦,女兒也嫁了個好人家。現在生活無憂,也不缺錢,平時兒子女兒都給她錢,不讓她再幹活了,她說她閒不住,孩子們給錢是給錢,但還是花自己的錢心裡舒坦。

精挑細選之後,顧客付了錢。我說大姐你怎麼不在網上賣啊,如果在網上賣生意可能會更火。她說自己不會上網,也不會弄那些玩意兒,再說了,自己一個人做,多了也做不出來啊,成批量的做,又不是手工的了,用機器做,會做針線活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這個二維碼和微信還都是孫子幫著弄的呢。

一般她都會帶一些半成品,集市上沒顧客的時候就繼續做,這樣顧客一看就知道是手工的了。不過大多數顧客並不在意這些,因為賣的時間長了,許多顧客不在集市上買,都直接去她家。都是四鄰八鄉的熟人,她是算是“名聲在外”呢。


我說大姐你看上去一點都不像快60歲的人,李大姐說,你別看我三個孩子都沒坐過月子,但是都沒落下月子病。說什麼坐月子保護不好會得病,她自己就不信,人有病都是天生的,和坐月子無關。筆者是男人,對這些理論自然是不太明白,但大姐說現在幹活沒以前快了,幹得時間長了,兩隻手會覺得沒勁,畢竟年齡不饒人啊。

陸續不斷的有顧客來看她做的衣服。大姐說這種手工衣服只能賣3歲以下的小孩,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不會穿了,沒有成品衣服好看。但是棉花都是自己買來拿去彈的,布料又都是好面料,用她的話說,這衣服“暖和”“環保”。關注作者,看更多百姓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