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黃牛”成稀罕物,城裡人爭著合影,“牛把式”笑著配合


每年的春節期間,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最活躍的時候。舞獅、舞龍、廟會等豐富多彩,熱鬧而喜慶。然而這一切因為一場“疫情”戛然而止。再過十幾天,就是農曆的“二月二”了,在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黃墩鎮雙疃社區上雙疃村,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組織“鬧春牛”活動,不知道今年還能不能按時組織了,現在就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前幾年的熱鬧場面吧。圖為2015年3月21日,上雙疃村,一農戶獲得“鬧春牛”耕地比賽一等獎。

二月二“鬧春牛”這一民俗活動,最早的起始時間已無法考證。但是從民間流傳的“二月二,龍抬頭,萬歲皇爺使金牛。正宮娘娘來送飯,黎民百姓五穀收。”這一俗語來看,“鬧春牛”活動早已經是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了。圖為2015年3月6日,上雙疃村,一頭水牛頭戴大紅花,在田間參加“鬧春牛”活動。

嵐山區黃墩鎮地處山區,農田很少有成片的平整地,山嶺地較多,大型農業機械在這裡沒有多少“用武之地”。所以,在當地農村,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七、八、九十年代,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耕牛。圖為2015年3月6日,上雙疃村,幾位村民參加“鬧春牛”活動前,在社區門口展示牛耕地用的農具。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微型農業機械開始出現,比如手扶拖拉機、微耕機等農用機械,不僅省時省力,效率也高,用處也多,耕地、拉貨、甚至抽水澆地等等,極大地方便了農民。以至於這些年來,當地農戶養殖耕牛的數量逐漸減少。圖為2016年3月10日,上雙疃村,一位村民在農田裡用水牛“打囤子”,吸引了不少城裡人圍觀。

雖然農業的機械化,逐漸代替了耕牛,但是,由於山區地域特點,如今在當地農村,仍然有不少農戶一直堅持養著耕牛,他們多數都是一些老“牛把式”,對耕牛有著很深的感情,把牛當成了自己家裡的一位“成員”,好生伺候著。圖為2016年3月10日,上雙疃村,一頭黃牛頭戴紅花,參加耕地比賽。

近幾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上雙疃村的“老牛”成了“明星”。2010年,在《日照日報》攝影記者陳為峰的建議下,上雙疃村把過去村民自發零散“鬧春牛”,有組織的引導村民集體“鬧春牛”,讓這一民俗活動得以延續至今。 圖為2017年2月6日,雙疃社區服務中心大院裡,參加“鬧春牛”活動的村民進行文藝表演,吸引上千人圍觀。


每年的“鬧春牛”活動之前,耕牛養殖戶會把參加比賽的牛打扮得就像出嫁的新娘,把牛身上擦得乾乾淨淨,頭戴大紅花,喂得飽飽的,好有力氣比賽。這種“鬧春牛”的活動形式, 從開始的無人圍觀,到現在每年吸引上千人圍觀,已經成為當地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圖為2017年2月26日,上雙疃村,人們站在農田邊上,就像看“稀罕物”一樣,圍觀老牛耕地。

作為一項民俗活動,“鬧春牛”從最初的本村養殖戶參加,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周邊十幾個村莊的養殖戶參加,參加耕地比賽的耕牛也從最初的五六頭,發展到了現在二十多頭牛,農戶參加“鬧春牛”活動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圖為2019年3月9日,上雙疃村,一名打扮成“萬歲皇爺”的農民正在使牛。

如今,每年一到了“二月二”這天,雙疃社區廣場上就會彩旗招展、鑼鼓喧天,村民們相聚在一起,跳起秧歌、廣場舞、跑旱船,用熱鬧而喜慶的方式,迎接“鬧春牛”耕地比賽活動。圖為2016年3月10日,上雙疃村,參加活動的村民跳起大秧歌。


隨著每年“鬧春牛”活動的連續開展,這一民俗活動也從單一的耕地比賽,發展到了獨輪車推化肥比賽、扒花生比賽、扒玉米比賽等,極大地的豐富了活動內容,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參加活動,使民俗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圖為2015年3月21日,上雙疃村,“鬧春牛”民俗活動中,村民們在參加獨輪車推化肥比賽。

上雙疃村,一個山東農村名不見經傳小山村 ,因為二月“鬧春牛”民俗活動而成為當地的鄉村旅遊“名村”。2016年,“黃墩鬧春牛”還被列入日照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的“二月二”,上雙疃村狹窄的鄉村小道上人山人海,城裡人前往體驗牛耕地,吃農家飯,一派熱鬧景象。圖為2017年2月16日,上雙疃村,遊客參加完“鬧春牛”活動後,吃農飯,喝大鍋羊肉湯。

在“鬧春牛”活動中,一些培訓學校也組織小學生前往參加這一民俗活動,體驗坐牛車、騎牛背的感受。如今,上雙疃村的鄉村旅遊,以“鬧春牛”民俗活動為載體,才得以發展,使廣大村民受益,他們的經驗,也許會為其它的鄉村旅遊帶來一點啟示。歡迎關注《新圖視野》,打開溫暖世界,感受百味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