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置身於英語環境中,聽到看到的全是英語,久而久之我能掌握英語嗎?

老許


把自己置身於英語的環境中,聽到看到的全是英語,久而久之,能不能掌握英語呢?

比如把你放在一個美國家庭裡,跟他們一起生活,過不了多久,你肯定能明白他們的日常生活對話,也能用英語跟他們進行簡單的交流。

但是想進行深入交流的話,你肯定還需要到學校學習讀和寫。不然的話,你至多隻能跟美國的文盲一樣。雖然聽得懂,也能說出來,但上街之後,你可能連商家的招牌都看不懂。因為美國的小孩也是需要上學讀書的,不是嗎?

我們中國人學英語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訓練閱讀。聽、說在我們看來似乎高不可攀。很多人會說,我能夠看懂英文,但是聽不懂,也不會說。其實英文聽、說並不比閱讀和寫作更難。只是我們沒有去刻意訓練或者訓練的方法不對。可以這樣說,英文的聽、說其實是比閱讀和寫作更容易的,甚至容易很多。

這裡我們必須搞清楚兩個問題:

第一、什麼樣的環境是純英語環境?

  1. 美國家庭。很顯然,如果你住到一個美國人的家裡,你看到的聽到的全部是英文。這自然是純英文環境。在這個環境裡,你可以學習到跟日常生活有關的對話。即使你一點英文都不懂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們還可以通過表情、手勢等肢體語言進行交流。有了表情和手勢作為註解,我們即使剛開始完全聽不懂,過一段時間你也會明白對方要表達的含義,這就是習得。

  2. 學校。如果你到美國留學,老師完全用英語教學,這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個純英文環境。但前提條件是你不能呆在中國人的圈子裡。就是說,你要“不跟中國人玩”或者儘量“少跟中國人玩”。要儘量往老外的圈子裡“蹭”,用英語學習和思考,看英文視頻,瀏覽英文網站,唱英語歌曲等等。在這裡,你可以學到怎麼用英文來表達一些專業知識,也能學好閱讀和寫作。

  3. 工廠、超市或者政府部門。在這裡都是比較專業的工作。並不會有人喋喋不休的跟你說英語。在這些地方你可以學到一些專業名詞,也可以學會如何勝任專業工作,但對英語學習估計不會有太大的幫助。因為你是去工作而不是去學習語言。在這裡需要的英語都是專業英語,你只能學會一些專業表達。


第二、我們能夠在國內或者家裡製造一個英語環境嗎?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當然是可以的。

比如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是這樣做的。我家裡的大音箱經常都是開著的。我在洗漱或者幹家務活的時候,就用它來放英語。有時候因為放不下手裡的活計,就重複播放一句英文,重複無數次。通過這種方式,哪怕是比較難聽懂的句子,最後我也能聽到“耳順”。

在我們自己家裡跟在美國家裡有個明顯的不同:沒有一個美國人用手勢和表情來給你做註釋。我是這樣解決的:用中文做柺杖。先用中文把一句英文的含義搞清楚,然後再重複的聽。通過這種方式,我一樣學到了地道的英文表達和口音。可以這樣說,在自己家跟在美國家庭基本上沒什麼兩樣。日常生活英語本來就不復雜,大可不必把它看得多麼高不可攀。

在家裡還可以通過看英文電影來學英語。這個方法非常好。因為這相當於請了一幫人在眼前給你演戲。聽不懂不要緊,演員不是有精彩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嗎?你通過故事情節和演員的肢體語言就能明白他們究竟在說什麼。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把自己置身於英語的環境裡的。這是一種最便宜,也是大家都能模仿的方式。當然,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還會把電影的臺詞全部找來,一句一句的跟著電影情節看過去。通過這種方式,我真的學到了非常地道,也非常時尚的英語表達。

總之,在互聯網時代,只要你開動腦筋,就算不出國,也一樣可以把英語學好。沒必要強調一定要把自己“拋”到英國或者美國那個“純英文的環境”裡。

我是英語老師王帆,有三十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如果你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有什麼困難,請跟我聯繫。我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的。如果覺得我說得在理的話,別忘了點贊呀!敬請關注、收藏、評論、轉發。


英語老師王帆


親身經歷。

我剛移民洛杉磯時,英語基本上可以說根本不會說,後來因為生計問題,硬著頭皮開uber,每天12小時被逼著和客人說話,一開始,根本聽不懂,客人想去東,可我往西走的笑話出了很多。可是過了半年後,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客人跟我說的,我基本上能聽懂80%了,我無法重複客人的話,中間很多單詞我也不知道具體意思,可是,我就是能聽懂他們說什麼

再有個栗子

大家都記得洛杉磯中國小留學生的霸凌案吧,一幫小富二代留學生,不讀書,天天欺負其他留學生,最後被美國法院判了重刑。那幫孩子在美國就不念書,每天都是和中國孩子混在一起,剛被拘押的時候,英語一個字都不會。在重刑監獄關了7個月後,上法庭不需要翻譯,英語對答如流

結論,當把你置身於純外語環境,和母語完全隔離後,由於此時你會面臨極大的生存壓力,所以,語言學習速度奇快無比,大約半年左右,就可以進行流利的日常對話。小孩更快,我女兒只用了2個月,就可以和同學無縫對話了


洛杉雞的蛋


我應該有些發言權,我的博士以及博士後都是在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在那裡生活過5年。去讀博士之前,我雅思成績是6.5分,馬馬虎虎吧。但是我到了都柏林之後,住在學校裡(就是一個公寓,裡面有六個臥室,六個衛生間,男女混住,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沒到晚上在實驗室忙完回宿舍,大家一起做飯聊天,我發現我根本插不上嘴,愛爾蘭人說英語語速很快,我只能聽懂大概30%,所以根本插不上嘴,當時鬱悶死了。

後來請教一個華人老大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給我建議是硬著頭皮和老外多交流,同時還要每天抽出至少一兩個小時去新聞網站看新聞,一是可以有話題和老外朋友們聊,二是可以學習新單詞。

於是我就這樣艱難的學習以及試著融入當地的生活,大概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一件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覺醒來,我發現我能聽懂他們90%的對話了!世界一下在我眼前就開闊了。然後英語就突飛猛進,和別人英語交流的時候,寫英文文章之後,我腦子中根本不會把英文翻譯成中文,而是很自然的用英語思考,交流。甚至一個單詞我沒學過,只要對方英語發音準確,我都能把這個單詞拼出來。

綜上所述,對於成人(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好像11歲之前的孩子“腦子中語言通道沒關閉”,學起新語言很快),即使在英語國家,想提高英語的話,一定還是要多讀英文,多個當地人交流,切忌,不要和華人住一起,那樣你的英文提高很慢


思維的邊際


在這裡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我們班就有一個英語老師,他來自英國。當然他時時刻刻都是講英語的,因為他不會講漢語。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小孩,一個很乖巧的,總是帶有笑臉的小男孩。當然這個小傢伙也是一句漢語都不會講的,我們都喜歡逗他,他也喜歡在我們的面前賣弄。

後來這個小傢伙就進了附近的小學,跟中國的孩子一起讀一年級。

我們認為肯定不會有哪一個老師專門跟他講英語的。

一個月之後, 他又來跟我們賣弄的時候,我們發現他竟然會說一些漢語啦!不好意思,甚至還有一些罵人的話。

又過了不久,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他也會肯了。

我們發現他的數學還是不行,也許他們在英國不用上學前班吧,或者是在學前班,不用學數學吧?

一年之後,這個小傢伙,在跟著我們那位英語老師上市場買菜的時候,竟然能夠裝模作樣的砍價了。那些老頭老太太阿姨叔叔們看到這個傢伙那麼可愛,講英語不錯,講漢語也還可以,總是讓他砍價成功。

又過了一年,他的漢語跟我們中國的小孩幾乎沒有多大區別了,只是我們這裡的家庭用詞有些他搞不清楚,還有他能識別的漢字也沒有我們這裡的小孩那麼多。但是我們認為如果他繼續留在中國,他的漢語,包括漢字,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的。

相比起來,他那個老爸,說 你好 都說不好。所以我們認為,像出題者說的那種情況,對於小孩來說會比較好一點。 對於大人來說,兩種情況,一種是願意學的,肯定會學得好。還有一種是不願意學的,我們把它扔到什麼地方都是一樣的。

當然如果有一些基礎會更好。



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堂妹4歲的時候,隨父母去廣東湛江待過一段時間,大約不到一年,她便講得一口流利的粵語,即便是當地人說的那種很難懂的白話,她也聽得懂說得溜,於是小小孩童倒成了大人們之間對話交談的“翻譯官”了。


5歲時,堂妹回鄉,一開始還肯說粵語,我經常逗她,讓她講一些“雷係邊個(你是誰)”之類的常用話。過不多久,再問她便死活不說了,小臉羞得通紅,想必她覺得就她一個人說這話顯得很另類吧?再之後,她便把粵語忘了個淨光,而一口本地土話卻說得倍兒好,可能是報復性反彈吧。

表弟家的女兒在德國上過一年半幼兒園,德語說得相當好。歸國後,在上海上小學,表弟就花錢請了個德國人家教,每週兩次專門搞口語對話。表弟說,不能讓孩子忘了怎麼講德語了,我覺得很有道理。

表妹夫妻倆都說漢語,現在新西蘭定居,孩子上學講英語,回家跟他們說漢語普通話,雙語搞得挺不錯。

說這幾個例子,意在表明,語言學習一來離不開使用環境,到了適合的語言環境下,不說也不行,就自然很快就學會了;二來語言學習必須要反覆運用,口語和書面語結合起來,千萬別搞成那種純粹為了考試的啞巴外語;三來語言學習的確是講究天賦的,相較而言,女孩子更有優勢。比如新入學的大學生,一學期過去,女生往往已經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男生們卻還操持著本地方言+室友方言+夾生的普通話。

語言是為了傳遞信息、分享思想的,最大的功能是達到有效且高效的交流溝通,學習語言理應在運用方面多下力氣,若是搞成了考試工具,除了考試再也不用,耗時費力去學真沒有多大意思。若是用不上,會拽幾句洋文,往臉上貼金的目的怕也實現不了。


劍客談教育


我對這個問題深有感悟!我從小在國內長大,一直到高中畢業,從小到大別的課程都很不錯,數學可以說優秀,03年高考數學147分全校第一,但是英語就是不開竅!從來沒及格過,平時6-7十分,高考那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竟然考了26分!歷史最低分數,然後總分剛剛達到本科線2分,意味著什麼學校基本去不了!家裡人一狠心用了一些特殊渠道直接送我到英國上大學!我一個人揹著大包拖著行李箱到達英國希斯羅機場,會的英語單詞不到100個,大學非常有名,我都不好意思說!在英國也得到了親戚朋友的大力照顧,前兩年我都聽不懂上課說什麼,最後也沒能畢業!但是不吹牛的說,現在我英語口語基本已經接近母語水平了!哪學的?我沒有背單詞,純屬跟人聊天,酒吧吹牛,當地酒吧消費很低,一人一晚基本不超過5英鎊。聊天記單詞比背課本效率高的多!然後就是看電視,英劇美劇,開始下載字幕看,後來時間長了就基本可以脫離字幕了。常用語就那麼些!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對你的問題希望有些幫助,但是要注意,我並不是在這裡鼓勵不好好在學校學習英語,如果我在國內把英語學好了,我也許就能拿到世界知名學府的文憑了!我只是純粹的表達在語言環境下學英語會快一點!但是最終我也只是口語Ok,對於專業英語和書面表達我還是有問題的!


大唐頌經人


如果置身英語中,聽到的全部是英語,英語會不會提高?我說一下我切身體會,本人是學英語專業的,大三的時候我們有出國做交換生的機會,但是學費要自費。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所以我沒有去,我室友去了。

一年後她回來了,她的口語有了明顯的挺高。我問她怎麼學的,她說她經常和國外的同學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一起聊天。一開始融入他們很難,只能聽懂一點點,現在對話完全沒有問題了。而我呆在國內,除了上課老師逼我們用英語交流,其他的時間都是在說中文,久而久之學的一直都是啞巴英語。

所以一個需要環境真的很重要,但是前提是你到了那個環境,必須要努力開口說,鍛鍊你聽力的同時,口語也大大提高從而提高了你的思維能力。如果不開口說,不用這個需要交流的話,在英語環境呆十年都沒用。



小梁愛英語


我05年去越南,當時一句越南語都不懂。因為在越南胡志明市農村。當地沒有一個人會說中文。剛開始連叫我吃飯的聽不懂,只能看大家筆劃手勢。大概3個月左右可以理解一些簡單詞語。半年左右能聽懂或者說理解當地人說話的意思。但是自己無法說出來。就是別人說你能聽懂,但是說不出來。因為語法,單詞,連詞介詞等都不會說用。所以無法說完整的句子。只能用單詞拼湊。說:錢—魚—比劃嘴=買魚吃。但是一年左右可以達到說話越南人大概也能理解你的80/90%的意思。所以只要在英語環境下,一年左右也能聽懂或者說一些英文。時間足夠長了就可以流利的講英文了


東北王91660916


熟練26個英文字母,大小寫,學過音標和基礎Grammar的人,很快就能融合到英語環境中。我98年在華師大附近的一個酒吧裡,碰到幾位歪果仁,憑藉學了兩年的外貿英語口語,聊起來並不難,欠缺的只是詞彙量不夠。


帝爵男


親身經歷

我大專學歷,從小學到大學,所有的英語考試沒有及格過,英語考試其實都是蒙的。

後來我從事國際郵輪的工作,身邊的同事大部分是國外人,久而久之,就跟小孩學學說話一樣,慢慢的開始學起,加上自己刻意加強英語學習。現在基本聽說都沒有問題了,但是讀寫還是存在障礙。更可怕的是,一開口就帶著口音。。。不過有口音竟然導致有些朋友覺得我英語很好,甚至問我是不是在國外生活很多年???

前前後後在國外工作生活了將近五年,今年七月份回國的,一直也不敢教孩子英語,生怕給帶歪了,雖然現在國內的中式英語也有口音,到好歹不至於那麼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