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龍遊

我眼中的龍游


我到過許多城市,它們或許繁華,或許優雅,但每當我獨自行走在人流中,總會想起心底那一根牽動所有思念的線,還有線的另一端,那個永遠在原地等待我的地方。我於七月末尾降生至這個小城鎮,從此和它結下羈絆,在血液中留下不可泯滅的烙印。

這是我眼中的龍游。

千年前的謎

這個叫石巖背的小山村,坐北向南、背山面水,自古就有“風水寶地’之說。站在村前眺望遠處,一條衢江環繞而過,視野開闊,頗有神往縹逸的感覺。村邊臨江處有一座竹林禪寺,寺中香火嫋嫋,佛音陣陣。

一個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舉世罕見的浩大地下工程,自從20年前被幾個農民無意中發現後,至今仍像一個巨大的感嘆號豎立在史學家、考古學家、建築學家和遊客的眼前。這到底是誰建造的?建造的時間?建造的目的又是什麼?

龍游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瑰麗壯觀、巧奪天工。走進石窟,宛若時光倒流到遠古。

我眼中的龍游

我第一次遊覽龍游石窟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是那時候的情形我一直記得。

站在石窟裡,是驚歎的,是沉寂的,是與千年前的謎直接接觸的。這是我的心格外安靜,因為它正在和歷史對話。

我撫摸著石壁,用指尖的觸覺感受著紋路和溫度,企圖觸摸到千年前的真相。 可石壁不會說話。 我就這樣沉默了好久。

來吃點什麼吧

龍游縣地理位置靠近江西省,四面環山,氣候潮溼,當地居民為了驅除體內寒氣,養成了吃辣的習慣,龍游縣也被人們稱作浙江的小四川。

我小時候經常纏著母親給我買北鄉豬腸。

剁碎的食材撒在泡好的糯米上,加料酒去腥,用醬油增色增味。腸衣要用烏豬的大腸,灌腸時要拿捏好灌料的份量,糯米煮熟後體積會增大,裝得太多,就會撐破腸壁,為此,豬腸裡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間,通常填到六七成就可以扎口下鍋了。

我眼中的龍游

將洗淨的箬葉置入鍋底,再依次碼上捆好的豬腸,這樣既可以防止豬場粘鍋,還能給整道菜帶來一絲植物的清香。添柴加火,撒入大料和桂皮增香,再加入老抽上色,煮上兩個小時,米香和肉香在整個院子裡瀰漫開來。

北鄉豬腸,米香肉香混合著豬油香在嘴裡集體迸發,腸衣和餡料的口感分明,豬腸韌性十足,一口咬下,牙齒會遇到小小的阻力,當你衝破這個阻力,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豬腸裡的油脂融進糯米,豬肉中的肌間脂肪帶來的濃郁肉香,其中還透著陣陣辛辣,讓人越嚼越帶勁。

當然還有用豬肥膘和裡脊肉做的道龍游家家必備的日常料理,蔥花饅頭。

香裡脊肉丁,再用辣椒和大蒜增加刺激的口味。龍游四周竹林密佈,筍是當地人最常見的食材之一,但做這道菜只用一種筍可不夠,新鮮竹筍清爽脆嫩,泡發的幹筍鮮味濃郁,白蘿蔔的加入可以產生大量汁水,讓餡料的味道充分融合,最後還有撒上一大把蔥花,小蔥富含蔥蒜辣素和硫化物質,既能殺菌去腥,還能給整道菜帶來誘人的蔥香。

加上饅頭,這道龍游最出名的快餐終於展現出了完整的姿態,撐飽餡料的饅頭,還要再次上鍋蒸制,讓二者的味道完美結合。鬆軟的饅頭,裹著豐富的餡料,筍的鮮,肉的香,配合著辛辣的味道,直衝味蕾與鼻腔。

我眼中的龍游

同樣,龍游發糕也是龍游人的信仰之一。

《龍游縣志》記載,發糕產生於明代。每逢過年過節,龍游家家戶戶會蒸制發糕,祭拜先祖,或饋贈親友。傳聞乾隆當年下江南,品嚐了龍游發糕,對其色香味形大加讚賞。自此,龍游發糕就一直作為貢品出現在皇家飲食中。發糕這種看起來極其簡單的食物,傳統制作工序卻頗為複雜。米需要浸泡十多天,漂清之後磨成粉,加入豬油、火腿、甜酒釀等材料,蒸制的時候還不能掉以輕心,每隔7、8分鐘就需要調整一次蒸籠順序,火候更是要把控好,一個不小心,發糕蒸制就很有可能失敗。成品色澤潔白如玉、孔細似針、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堪稱江南一絕。

說到這裡,龍游的湯圓也是別具一格。

龍游的湯糰,個頭較大,尖頭圓肚,像極了水滴。裡面的餡料,並不是傳統的芝麻等甜味料,而是如餃子一般,是鹹味兒的。它沒有傳統湯圓那般粘牙,稍稍將皮咬破一點,包裹在裡面的餡料便迫不及待的鑽出來。

湯圓最早出現在唐朝貞觀年間,是太宗李世民元宵節賞賜大臣的御用食品,喚作“唐圓”,後流傳至民間,改稱湯圓。到宋代,湯圓已在民間普及。

我眼中的龍游

而龍游北鄉湯糰的出現是在唐僖宗中和元年,相傳當時龍游石佛龍門山住著一對勤勞的老夫妻,由於簡樸節約,置田買地家庭條件也算殷實。老夫妻死後,家業被兒子兒媳敗光,後被一碗湯糰激發起鬥志,奮發圖強,重振家業,終於過上了好日子。湯糰就成了主人公的勵志食物延續了下來。

在清晨,你會看到這樣的情形:在小小的店面前,排著如同長龍的隊伍。他們都在等待著只屬於清晨的美食。

龍游清朝餛飩、湖鎮古街餛飩、廟下祖傳餛飩皆有百年傳承。別看一隻只小餛飩,味道卻讓人陶醉。純手工製作的餛飩皮,薄如蟬衣,晶瑩剔透,就像一件件工藝品。燒熟後的餛飩,綠油油的小蔥花飄浮在碗中,肉餡入口細膩,鹹淡適中,僅僅一口,就會讓人回味無窮。

豆豉, 是龍游的一種傳統特產小吃,用南瓜幹、糯米粉、秘製辣豆醬、紅、白糖等原料,上竹製蒸籠蒸熟,再烘乾而成,《紅樓夢》中有提到的“茄子幹”和豆豉就是同樣的東西。豆豉算得上大多數龍游人的最愛,為什麼?辣的過癮呀!

我眼中的龍游

同樣屬辣的還有下面這一位。

三頭一掌是廣受龍游人喜愛的特色小吃,其秘決全在湯料裡,用上等的香料熬製巨香湯料,滷製時間長達兩小時以上,肉質酥爛到筷子一戳就能與骨頭分離。入口醬汁濃郁,香辣十足。

我眼中的龍游

深厚的文化底蘊

龍游也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文化小城。

40年代初期,餘紹宋《寒柯黨詩》、 《宋詩集聯》印行。縣民眾教育館編有《龍游民教》,岑風藝社編有《岑風》油印文藝刊物。鄢紹良、方牧新詩創作活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詩集《黎明的呼喚》中分別選有他們詩作各一首。鄢紹良筆名畸田、司馬群兵等,寫有大量進步詩歌,在當時東南文壇有影響。

1948年方牧編過名《文學導報》的文學性小報。建國後,文學創作日趨活躍,50年代初先後在《浙江文藝》、《浙江日報》、《萌芽》、《俱樂部》、《北京文藝》、《長江文藝》、《東海》、《中國青年》等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小說4篇,詩歌2首,民間故事1個、劇本2個。

60年代,鄢紹良劇本《飛雪迎春》獲省會演獎,發表於《浙江日報》。“文化大革命”後,文學創作進入新發展時期,創作隊伍初步形成,在《東海》、《苗嶺》、《浙江日報》、《中國青年報》、《當代詩歌》、《民間文學》、《滇池》等省級以上報刊發表的小說、散文、詩歌、民間故事等文學作品百篇以上。現省作家協會會員1 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2人。

舊志中多有畫家記載,如祝次仲、勞景賢、姜載、餘可大、餘恩鐒、餘福博等,自宋以降代有名家。民國時期,餘紹宋海內外著名書畫家、書畫理論家,唐作沛、吳南章、勞泰來也各有所長,時稱龍游“四畫家”。抗戰期間餘紹宋避居休塵,“四畫家”過從甚密,在他們倡導下,一時去上海美專求學者10餘人,畫壇新秀頗多。1944年5月20日,縣內舉行首次版畫展覽。建國後,文藝創作仍以美術創作最活躍。“文化大革命”前,參加省以上展出美術作品10人次以上。洪瑞還撰《王冕》、《張書腳等畫家傳記出版。80年代後,創作展覽連年不斷,省級以上展出美術作品百件左右,洪瑞、朱秉衡、杜如望分別於杭州、廣州、衢州舉辦個人畫展。還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餘紹宋書畫遺作展。現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5人。刺繡、剪紙、木雕、磚雕、竹編等民間工藝美術源遠流長, 應用廣泛。精湛的古建築磚雕裝飾為人推重。1972年起,工藝竹編成重要出口產品。

我眼中的龍游

舊時,畫家多書畫並檀,舊志載有餘勵、餘嵩、餘長泰等專以書法見長者。民國期間,傅振聲、方鑑庵書法為縣人推崇,店號牌匾大多出二人之手。近年,書法作品參加省以上展出、獲獎10餘件。現省書法家協會會員2人。

龍游有多種地方戲劇流行,名伶輩出,是婆劇重要發源地。民間舞蹈盛行龍舞、獅舞、採茶燈、馬燈、踩等。50年代初,下庫泥望見陳龍曾與奉化布龍組合,上京演出,‘名噪一時。民風淳樸,以艱苦創業著稱。農民勤於耕作,治無隙地。行商不辭艱辛,“挾資以出守為恆業,即秦晉滇蜀萬里視若比舍”。

每當我站在街道上,總能感受到自己心底和這個小城鎮相連的一部分,無論我走到哪裡,它始終會牽引著我回家。

這是我眼中的龍游。

我眼中的龍游


作者系衢州二中高二年級學生

指導老師:張高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