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说好来相亲的,谁知道被拉着聊了70集人生

文章的题目是一个比喻,看电视剧的初衷是为了看一个精彩的故事,结果好看的故事没看到,被拉着聊了70集的天。

一部电视剧,到底是靠故事来推动,还是靠对话或者说聊天来推动,给人的观感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电视剧到目前大多数还是靠“聊”来推动,这是让人感觉电视剧拖沓,注水的主要原因。《新世界》也有这个毛病。

《新世界》:说好来相亲的,谁知道被拉着聊了70集人生

故事大纲

《新世界》的故事很简单,面临新世界的到来,京城三兄弟金海,铁林,徐天计划好去南边,徐天的没过门的媳妇贾小朵被“小红袄”杀了,徐天要找到凶手,金海和徐天还是打算走,这时候和谈代表田丹和她父亲田怀中来到北平。一下车就落入了陷阱,布下这个陷阱的是冯清波和柳如丝的父亲沈世昌。田丹的父亲被冯清波杀了,田丹被抓,送到京师监狱,京师监狱的狱长是金海。铁林是参与抓捕田丹的人。

之后的剧情基本上演绎成了4个男人和2个女人之间的纠葛,故事线是:抓小红袄,揭露沈世昌,讨回47根金条。情感线:柳如丝爱冯清波,冯清波爱田丹,田丹慢慢对徐天有个感觉,徐天在田丹的指导下满街跑抓“小红袄”为贾小朵报仇。

金海觉得新世界不会放过自己,痴心不改的坚持去南边,铁林认识冯清波以后迅速黑化。成了为了前程,主要是为了让人“高看一眼”背弃兄弟家人的“傻缺加可怜鬼。”徐天在田丹的影响下拥抱新世界,并且最终抓住了小红袄。

冯清波,柳如丝,沈世昌,铁林代表旧世界的人都死了,徐天,田丹成了新世界的主人,金海死而复生,跑到了南边又买火车票回了北京。

完了,就这么简单。

《新世界》:说好来相亲的,谁知道被拉着聊了70集人生

故事结构

这个戏故事的结构是这样的:俩个关节点:柳如丝和田丹。围绕这俩个女人串联起所有的人物和剧情,比如柳如丝一边是旧世界的人,通过冯清波,和田丹建立联系。田丹是新世界的人,通过进金海的监狱和三兄弟建立起联系。

所以田丹动,故事就动,柳如丝动,故事也能动,俩人都不动,故事就没法推动。

这部戏开始比较吸引人,就在于要建立所有人物之间的联系,所以比较紧凑,有故事推动,加上一开始给田丹开挂一般的人设,故事就比较出彩。

随着田丹入狱,推动故事的能力减弱,剧情转到三兄弟身上,但是因为三兄弟的关系之前是一个固定的状态,打破这个状态的是田丹。所以剧情随着田丹的弱化,故事基本推动不了了。

剩下的只能靠聊,间歇这翻一下烙饼。抓住小红袄了,抓错了,然后再去找田丹,再抓。铁林的黑化也是靠田丹推动,不过这条线更弱。基本没什么故事。

而柳如丝推动剧情一靠拿着三兄弟的金条,二靠想杀了田丹让冯清波死心。她和三兄弟之间的关系更弱,推动剧情的能力更差。

所以,故事的推动者其实就集中在田丹身上,随着田丹的智力逐渐下线,故事也越来越看不下去。

《新世界》:说好来相亲的,谁知道被拉着聊了70集人生

故事的推动

随着前10几集关系的搭建完成。故事的推动主要靠“聊”。

而且就和人走神似的,经常会偏离故事,随便找一集,比如第三十集,主要的情节就是铁林去杀田丹,44分钟的时长这点故事5分钟就够了,剩下的40分钟都是在聊。

当然,人家编剧导演也说了,不过情节推动故事,那就聊呗,聊是为了人物的性格发展。

就好像你写一篇文章,骨干没有多少可写的,那就多写点注释呗。一篇文章,30%不到是正文,70%是注释。这个比例套到这部戏上大致不差。

我不明白为什么情节推动故事就不能刻画人物性格和转变,因为很多好的电视剧就是靠情节做到了以上俩点。

在我看来,还是导演的能力问题,当然按理解人的角度我们也可以说导演能力没问题,只是他喜欢这样。是口味问题。

我只知道,把现在的没一集砍去一半,既不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也不会影响人物的塑造。唯一损失的就是那些被我们快进的“聊天”。

为什么说那么多聊天没那么必要呢?比如铁林的黑化除了初次黑化需要交代清楚外,其后的每一次加深的黑化,原因并没有变化,相反更让人觉得是第一步走出去之后的身不由己,那还总聊什么呢?

反复的说我要抓机会,你们都看不起我,我为你们好,有必要吗?不烦吗?

另外一个例子是金海,聊了那么多,结果呢,按既定计划跑南边去了,那反复的聊对人物的塑造起什么作用呢?

唯一变化大的徐天,其实也不是靠聊天才变化的,他的变化,主要还是靠情节,贾小朵死,变化。认识田丹,变化。他爸死,再变化。有那次变化是靠聊天呢?

包括他最后留在新世界当警察,很难说是明白了什么大道理,不然就解释不了在那之前很短的时间里他还要拿炸弹去找铁林,还再喊大哥,我爸的仇不报了吗?

这个想法的基础,事实上是他没有认识田丹,或者说22天前就具备的基础,如果22天前,一切的事都没有发生,所有的天都没有聊,他大哥被人杀了,他会怎么做?一样是报仇吧?

那70集的聊天,改变了他什么了呢?

《新世界》:说好来相亲的,谁知道被拉着聊了70集人生

故事到底应该靠什么推动。

我个人的想法是,电视剧的故事还是要靠情节来推动,当然不是一个片段接一个片段那样的情节,而是一个前后统一,紧凑,逻辑性强的情节来推动。

我们看一些拍的好的电视剧,都是这样的规律,至今我看最好的电视剧还是像《黎明之前》那样的。后来为了经济利益,电视剧开始注水,但是有些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基本的结构还在,所以虽然注水导致情节脱节,但是大的逻辑还在。

而最差的就是靠聊天推动剧情,这简直成了中国电视剧的“恶疾”,当然也成了中国电视剧的一个特色。

但是有一个结论我还是敢下的,就是《新世界》如果不是这些演员来演,早塌了,很多人看这个电视剧,早放弃了故事,只是为了看演员表演。

至少我自己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