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1.

​和身边的朋友聊黄绮珊是件蛮困难的事。

大多数的对方的反应是:“黄绮珊?不就是那个在《我是歌手》上嘴巴张老大一直飙高音的黄妈吗?”

我只有沉默,换个话题——如果对方对黄绮珊的印象定格在黄妈,那一切解释起来就有点复杂了,或许还是不说为妙。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2.

其实,我也曾经因为《我是歌手》而对黄绮珊有过类似“黄妈偏见”。

为我“纠偏”的,是她在索尼音乐旗下以“黄小霞”的名字出版个人专辑《小霞》,音乐中浓烈的情感叙事搅拌于秦四风流行爵士的制作中,让我听第一耳就落下泪来。那一颗泪,和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有天坐在教室门外走廊上落下的泪是同一颗——那个时候,我的耳机里是一个名叫“苏珊”的女声唱着不同于潘越云版的《我怎么了解你的心》。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多年之后的今天,全网都只有潘越云版的《我怎么了解你的心》,我甚至都怀疑当年是不是黄绮珊真的唱过这首歌,最后在作词人张海宁十多年前的博客里确认了记忆


苏珊就是后来的的黄绮珊,后来的黄小霞,后来的“黄妈”,whatever她叫什么,她都是那个一开口就能让我落下泪的人。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3.

和“黄妈偏见”一样,我曾经对翻唱专辑也有着极大的抗拒,知道黄绮珊的最新专辑《爱的归途》是一张翻唱专辑时,坦白说暗地里先叹了一口气。

但听整张《爱的归途》,没有出我的意外又是一次“纠偏”的过程。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在《爱的归途》里,除了黄绮珊的声音表达继续不是“我歌”审美的黄妈外,担任制作人的刘胡轶的改编动机和编曲思路也不是那个节目惯用的硬桥硬马的fusion手段。从国语时代曲(《永远的微笑》)到美国根源乡村民谣(《别送我》),从台湾民歌风潮(《小茉莉》)到日流改编港乐(《月半弯》),从昭和流行(《感谢你》)到内地原创(《爱你》),黄绮珊都拿来化成了自己的血液,浓烈的情绪表达克制了炫技的唱功成为专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至于音乐制作,听得出来刘胡轶基本上提取了各首歌曲原来版本的核心动机,在不颠覆的前提下加入当下时代的技术想法,同样也是一种平和的姿态——这两方面,都和这几年我们被音乐真人秀节目培养出来的重口味大相径庭。

对我来说,最能感同身受的是几首日本创作原曲的作品,尤其是根据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主题曲《ありがとう あなた 》(谢谢我的爱人)改编的《感谢你》。山口百惠除了是我童年时美的启蒙,其演唱的这首主题曲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理解何谓“旋律之美”的歌。昭和年间日本主流流行音乐人创作的作品旋律性之高在我看来后人已经无法超越,黄绮珊于近半个世纪后去翻唱此曲,用最温柔的声音几乎1比1地贴合了山口百惠永恒的美丽,复古也好,穿越也罢,都叫人心折。

编曲和制作部分的心思,则由翻唱国语时代曲的代表作《永远的微笑》代表。在当下这个习惯把数字母带加上些人工的“炒豆”声倒灌成黑胶唱片以迎合“黑胶复兴”的时代,翻唱国语时代曲的统一操作也往往是把高保真的录音有意lo-fi,“滤镜”成78转虫胶唱片的“美音秀秀”,但刘胡轶在黄绮珊的这版《永远的微笑》里没有放弃二十一世纪的音乐硬件输出,但又找来一把七十年代的Les Paul吉他伴奏,去自然散发旧时气味,也并不担心时间其实还是和周璇差了三十年——不刻意,出来的味道却正好对。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4.

和身边的朋友聊黄绮珊是件蛮困难的事。

大多数的对方的反应是:“黄绮珊?不就是那个在《我是歌手》上嘴巴张老大一直飙高音的黄妈吗?”

我如今能做的,大概就是塞给对方一张黄绮珊的《爱的归途》专辑。


和人聊黄绮珊是件困难的事,那就扔给对方一张黄妈新专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