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事”换上了“新行头”

说到同事,大家立马会想到自己工作中的男男女女,但今天我说的老同事论资历可能真的算是老字辈了,不信我来说说他们的名字,你们可以好好算算他们的工龄。

“老同事”换上了“新行头”

比如,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贡献者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还有他们的伴侣注射泵、输液泵等……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除了医护人员日夜奋战,他们更是不休不眠,称得上是白加黑,五加二。


在工作中,他们还有一些小伙伴,如冷疗机、疼痛治疗仪、烤灯、心电图机、除颤仪等,人们给他们起了个统一的称呼叫“仪器设备”。


“老同事”换上了“新行头”

通常情况下,他们身上都挂有“一牌、一流程”。当他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时,人们会给他们挂上绿色的“设备完好”标识牌;当他们生病了走不动了,人们就给他们挂上红色的“故障”标识牌,便于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一流程”是指操作流程,相当于操作导师。


你们可别小瞧这些小行头,他们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他们身体棒棒的,配有绿色标识牌,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工作起来才得心应手,关键时候才不会掉链子。


如果对“老同事”照顾不周,关键时候也会给你惹麻烦,这不年前就遇到一次。


那是在春节前,护理部的质控老师来我科检查,就抽到了一位名叫监护仪的“老同事”,结果,发现绿行头不见了,只剩下栓行头的麻绳了。


这可不得了,操作流程、标识牌是仪器设备的两件标配,是每次质控检查的重点,更是三级医院评审的必查项目,问谁谁也说不清楚,看来得找警官“根本原因分析法”来插手了。


检查的老师前脚一走,我们上班人员立马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人的因素是一方面,但标识牌的材质是纸质的容易破损似乎更有说服力。


作为护士长,我立刻联系器械科,告知现有标识牌存在的弊端,如材质不结实易破损,粘贴的标识牌仪器故障时不容易取下等问题。器械科陈主任很爽快,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对标识牌进行改进。


几天后,色泽鲜亮又厚实结实的标识牌做好了,我科里的那些“老同事”们全部换上了新行头,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只剩下空麻绳的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