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中有哪些鏡頭讓你覺得十分滑稽和不科學?

淺憶夢微涼的小世界


剛剛看到題主的問題時,我仔細思索了一會,但卻沒有找到滑稽和不科學的地方。看完題主的描述後,我明白了題主的困惑——明明是一頭豬,竟然會做人做的事情。

可是,這不正是動畫片的高明之處嗎?

所以,我並不覺得豬爸爸會跳泥坑、會爬樹滑稽,也不覺得兔小姐可以一人做N種工作不科學,更不認為小羊蘇西有個假想的朋友很奇怪。反而,更是這些,讓我覺得這部動畫片製作精良,很適合拿來給寶寶啟蒙。

為什麼呢?原因有三個:

一、動畫片是擬人化的,孩子接受起來毫無障礙

我女兒最喜歡看動畫片,總是會模仿小豬佩奇。她自稱自己就是小豬佩奇,和我和老公,一個是豬爸爸,一個是豬媽媽。因為我公公已經去世,孩子沒有爺爺,所以她自覺稱自己的奶奶是豬奶奶,但從來沒有提過豬爺爺。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孩子在接受動畫片時的理解力是很強悍的。不是我們大人以為的,豬爸爸就是一頭豬,在孩子的認知力,豬爸爸只是個”爸爸“,和自己的爸爸一樣的爸爸。

所以,豬爸爸愛跳泥坑,會爬樹,在孩子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

並且,我覺得《小豬佩奇》還有一個很讚的地方,它的邏輯是自洽的。比如,豬爸爸一家喜歡跳泥坑,大家都喜歡跳泥坑。試問,豬難道不是最喜歡泥坑?誰家孩子又不喜歡跳泥坑?反正我家女兒每次出門遇見小水坑,都想衝進去踩一下。

二、父母們工作形形色色,孩子的代入感更強

很多人覺得兔小姐又是收營員,又是消防員,還會開飛機,開火車十分不科學。但是,如果把兔小姐放在真實的社會,難道她就一定不存在嗎?不一定。

舉個人人耳熟能詳的例子——達·芬奇。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塑家,還是音樂家,還會做武器,還懂解剖……難道說他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所以說,其實《小豬佩奇》裡的父母工作這塊,處理得也十分巧妙。豬爸爸總是需要去上班,而豬媽媽和佩奇都覺得豬爸爸很可憐。公牛先生永遠在修路,斑馬爸爸是郵遞員,羚羊夫人教出了孩子們的父母,現在又在教下一代……

我上小學的時候,連著三年班主任老師都是一個年齡很大的爺爺。我爸每次去給我報名,都會恭恭敬敬地叫他老師。那位老師,不僅是我爸媽的老師,還是我們學校很多老師的老師,甚至是校長的老師。

所以,其實這些安排都很合理,並且與現實銜接得很巧妙。孩子們的父母也是從事不同職業的,看動畫片時代入感會更強。

三、擁有”假想的朋友“的孩子,想象力更豐富,人格更健全

在陪女兒看《小豬佩奇》時,有一集讓我覺得很驚喜——小羊蘇西有一個假想的朋友——獅子李奧。她帶著獅子李奧和佩奇一起玩耍。

也許會有父母覺得小羊蘇西這是得了失心瘋,會把自己的孩子教壞。實則,小羊蘇西這種擁有”假想玩伴“的行為,恰恰說明她是一個想象力極其豐富的孩子。

有研究發現,擁有假想玩伴的兒童約佔52%到65%左右,他們有的假想玩伴是想象出來的,就像小羊蘇西的玩伴獅子李奧一樣。有的假想玩伴是客觀存在的,被孩子賦予了擬人化特徵的東西,比如給洋娃娃起了名字,將她當作是自己的小夥伴。

而有假想夥伴的孩子,還有三大優點:

1.在認知方面,有假想夥伴的孩子更有想象力,孩子的語言敘述能力也更強。

2.在人格方面,在與假想夥伴互動的過程中,孩子的自我意識會不斷加強。

3.在社會性方面,有假想夥伴的孩子,擁有更高的同伴接納度。

所以,不是小羊蘇西奇怪,而是我們父母對於”假想玩伴“有誤解。

作為父母,其實我們更應該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假想玩伴“,引導孩子與玩伴進行良性互動,從而發現孩子的內在心理需求,對症下藥。

歡迎關注@南貝葉,80後職場女性,家有萌寶,致力於分享育兒心得~

南貝葉


《小豬佩奇》是我家兩歲三個月寶寶看電視的首選節目,這部幽默風趣的動畫片,給孩子帶來很多啟迪和樂趣,同樣陪著看的我也非常愛看。



《小豬佩奇》裡的家庭環境,就是寶寶們嚮往的理想的家庭環境:爸爸媽媽相敬如賓,兄弟姐妹相親相愛,家庭生活富有,家長會陪孩子們玩遊戲。其實,這就很直白的告訴了我們,營造有利於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家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我家寶寶看了這些有趣的故事,生活中經常用“過家家”的方式,自編自演其中的情節,沉浸在美好的童話世界裡,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高,生活中不知不覺還多了一些禮貌用語。

一部好的片子,難免會有一些不和常理的地方:

1.小豬佩奇和小豬喬治來瑞備卡家做客,瑞貝卡說兔子最愛吃胡蘿蔔了,首先請佩奇和喬治吃的就是胡蘿蔔,吃飯的時候又吃的胡蘿蔔,最後還有胡蘿蔔蛋糕。一日三餐胡蘿蔔呀!這胡蘿蔔裡有沒有胡蘿蔔夫人呢?



2.小豬佩奇裡有一個土豆先生,土豆屬於植物,植物居然都能說話,還是主持人。這就有點不可思議了呀!第五季中又多出一個胡蘿蔔夫人,胡蘿蔔應該是兔子家族最愛吃的食物呀,小兔瑞貝卡見到了會不會上前咬一口呢?事實上沒有。

3.豬爸爸獲得了跳泥坑的冠軍,那麼大一個泥坑被豬爸爸跳沒了,太不可思議了,再怎麼樣也該留點泥坑的印跡吧!



4.不僅豬爸爸的車,裡面所有的車都可以爬很陡的山坡,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路估計沒幾個人能開的上去,這樣會給孩子錯誤的引導。

還有恐龍被扔到樹上等。


蘭阿姨育兒故事


小豬佩奇是一部非常受孩子喜歡的動畫片,裡面有很多經典的搞笑鏡頭,在小豬佩奇中佩奇和他的夥伴們的搞笑事蹟經常逗得動漫迷們哈哈大笑,今天我就和大家盤點一下小豬佩奇中的四個搞笑鏡頭。

第一個搞笑鏡頭就是豬爸爸會修理電腦,每次豬媽媽的電腦遇到了麻煩的時候都會找豬爸爸幫忙,豬爸爸也自認為自己是電腦這方面的高手,可其實仔細看看會發現,其實每次都是將電腦關機重啟就可以了,這個辦法每個人應該都會把,哈哈

第二個搞笑的鏡頭就是豬爸爸不太適合出去郊遊或者去外面野餐,因為他每次都是到達目的地後就開始吃東西,吃完就開始睡覺,甚至有一次去海邊野餐,把他埋在沙子裡,走的時候差一點把他忘了,還好喬治想起來了,豬爸爸這一點充分的彰顯出豬的天性,仔細看看豬爸爸的卻是一頭懶豬,哈哈。

第三個搞笑鏡頭就是豬爸爸的肚子有彈力,豬爸爸有一個大肚子,每次豬媽媽和佩奇都會讓豬爸爸減肥,可是豬爸爸比較懶,不願意運動,擁有一個大肚子,這個大肚子也不是一點用沒有,有一次豬爸爸陪喬治去遊樂場玩滑滑梯,豬爸爸摔倒在地上,之後喬治又下來落在豬爸爸的大肚子上,居然把喬治彈起來了,這是彈力床嗎,後來其它小朋友也從滑梯滑下來落在他的大肚子上也被彈起來,這哪是肚子啊,簡直就是超大的彈力球啊,想想就感覺搞笑。

第四個搞笑鏡頭是豬爺爺豬奶奶推著食物給佩奇一家送飯,佩奇一家去豬爺爺豬奶奶家吃飯,路上遇上堵車,結果豬媽媽說知道捷徑,就走到下路了,開了好長時間結果原本在丹尼和狗爺爺後面,後來回來後還是在狗爺爺和丹尼後面。最後給豬爺爺豬奶奶打電話,結果他們馬上推著一車土豆就來了,帶來了很多的土豆,我想知道豬爺爺家是離他們有多近啊,並且這個飯用手車推送還是頭一次,畫面太搞笑了。


嘉嘉和小熙


我家兒子兩歲七個月,我挺喜歡和他一起看小豬佩奇的,因為本身就是擬人和簡筆畫質感,所以我從來就沒考慮過那些不科學的地方,而且我兒子的關注點也不在那裡,他記住的就是喬治能吹響別人都吹不響的號角、豬爸爸攤煎餅呼眼睛上了、豬爸爸有一個調色板是用來畫畫的、小象艾米麗去幼兒園的第一天玩的是積木等等。至於踩泥坑、躺地上、豬叫這些他都不會學,尤其是踩泥坑,因為從他會走路開始我就告訴他這屬於危險的事情,因為有時候並不知道泥坑有多深。


搖頭肉丸子


《小豬佩奇》作為一部風靡全球的動畫片,其天才的想象力和貼近生活場景的表現力收穫了一眾兒童的喜愛。其中豬爸爸、豬媽媽自然主義的育兒理念更是值得廣大家長邊看邊學。

不過《小豬佩奇》中有些鏡頭不知是劇情需要還是編劇才窮了,讓人覺得滑稽和不科學。

一、豬爸爸的飛機

有一次豬爸爸的圖紙忘在家裡面了,被佩奇、喬治疊成紙飛機放飛,有的落到草地上、有的落在湖裡,最重要的一張藍色圖紙飛機被趕回來的豬爸爸放飛了!

豬爸爸帶著佩奇、喬治找飛機,很快找到草地上的飛機,湖裡的飛機竟被鴨太太叼著送過來,詭異之處是飛機掉到湖裡一點也沒溼,一點也沒有損壞。

最滑稽的是那個藍色飛機竟一路飛啊飛,一直飛到豬爸爸的單位!豬爸爸扔飛機的技術真真沒誰了!

二、無處不在的鴨太太

佩奇一家無論在何處野餐,只要餐布一鋪好、食物一擺上,鴨太太一家就聞香而來。無論是在家附近的湖裡,還是外出旅行的河邊,鴨太太每次必到,還帶著鴨寶寶,有時還有各種鴨親戚。

豬爸爸每次都吃不好,食物都被佩奇、喬治餵給了鴨太太一家,可憐的豬爸爸,好不容易野餐一次,還只能餓肚子。

三、太過能幹的兔小姐

兔小姐幾乎無所不能,每天在超市收銀、開公交車,還能抽空賣冰淇淋。有一天兔小姐崴到腳,兔媽媽光收銀就手忙腳亂、累個半死!狗爺爺開公交車順帶救援,瞬間整亂套了。豬爸爸賣冰淇淋都是液態的,怎麼也變不成固態!

除此之外,兔小姐還在水族館、回收站、陶瓷店工作,還能開飛機、火車等。因為一個人同時做11份工作,被英國女王召見,被評為“最最努力的人”!

如果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同時做11份工作,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過勞死”,所以太不科學!


倆寶娜媽mn


小豬佩奇自2004年開播後,風靡全球,大人小孩都愛看,成為全球兒童最喜歡的動畫片之一。不誇張地說,家有小寶貝的,不管男女,幾乎都被這一群長得像“粉色吹風機”般的小豬轟炸過。

小朋友對動畫片都容易沉醉其中,有的父母覺得孩子看動畫片可以開發想象力,但是有的父母卻又擔心動畫片中的一些內容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新聞裡就曾多次報道孩子模仿動畫片情節,引發悲劇的事件:

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玩“烤羊” 兩男童全身被燒傷

看動畫片有哪些好處?

1.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動畫片的故事充滿了奇思妙想,可以自然地開發孩子的想象力。

2.培養孩子的幽默感。滑稽、幽默是兒童動畫片的基本要素之一,孩子受動畫片的耳濡目染,會更有幽默感。

3.帶給孩子快樂。孩子都很喜歡看動畫片,通過看動畫片還能忘記不愉快的經驗。

4.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孩子漸漸長大,對人和物的好奇心和興趣也越來越大。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孩子能找到很多問題的答案,而且回答得非常形象生動,易為孩子接受,印象深刻。

5.淨化兒童的心靈。優秀的動畫片都宣揚真、善、美,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模樣和群體的一些行為規範,促進孩子是非觀念的形成,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看動畫片有哪些不良影響?

1.兒童具有強烈的模仿傾向,而且區分信息的能力很弱,特別是年齡小的兒童幾乎沒有區分能力,對行為與其後果間的聯繫也不甚瞭解,因此經常發生一些悲劇。

2.長時間收看動畫片,相對就減少了戶外活動的機會,使兒童失去了很多與實際生活接觸的機會,妨礙了兒童對自然物質的真實感知及活動能力,而且缺乏與其他人言語的交流。

3.電視有高頻輻射,長時間盯著電視屏幕,減少了兒童眼球運動的機會,導致視力下降。而且很多兒童都是邊看動畫片邊吃飯,這種習慣會使兒童的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導致身體健康狀況下降。

家長的引導很重要!

動畫片本身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但如果爸爸媽媽在其中不予以適當的指導又可能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有親子專家指出:為什麼孩子看完之後就叫你豬媽媽豬爸爸,就是你沒有引導,你認為給孩子看動畫片就夠了,而其實是要陪著孩子看的!要教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無處安放的資訊


豬爺爺和豬奶奶應該是豬爸爸的爸爸和媽媽,可是豬媽媽的兒時玩具和床都在豬奶奶家,那豬奶奶不就應該是豬媽媽的媽媽嗎,那佩奇應該叫豬姥姥和豬姥爺啊,為什麼叫豬爺爺和豬奶奶呢?


黃豆粒的媽媽


樓主問這個問題很不科學,我竟然回覆了也不科學。[捂臉]


立然先生


豬會講話


三更洗澡代扣腳


1. 所有的動物都是站著,就沒有趴著的


2. 兔子小姐,身兼多職,哪裡都能看到她,開飛機、超市、產房。。。


3. 每家都有個別墅,別墅建在山尖上,你們家山都好小啊


4. 居然有聖誕老人,聖誕老人居然不是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