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別怕,這些藥物幫你走出陰影

抑鬱症,別怕,這些藥物幫你走出陰影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

一、抑鬱症的表現


主要表現:

持續的心境惡劣、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活動緩慢、懶言懶語、缺乏主動性、精力不足、自責自罪、食慾不佳、睡眠質量差。

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覺全身多處不適卻又不能指出具體哪個地方不適,常伴有隨認知或精神運動障礙或軀體症狀等。


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常伴有某些軀體或生物學症狀,如憂鬱、焦慮、猜疑、自主神經紊亂、心率加快或減慢、四肢麻木、肢體發冷、出汗、頭暈、頭痛、乏力、食慾不振、關節痛、便秘、腹瀉等。


抑鬱症一般分為反應性抑鬱、內源性抑鬱和雙相情感障礙抑鬱。


輕度的抑鬱症可以採用非藥物治療方法。如心理療法、音樂療法、食物治療、體育療法、光線療法、認知療法等。


戶外運動或來一次長途旅行,對輕度抑鬱症是很好的療法。



目前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藥物按作用機制可分為:

三環類抗抑鬱藥;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

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NA)再攝取抑制劑;

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等五大類別藥物。

下面分別解析一下這五類藥物


1.三環類抗抑鬱藥


因其結構是由一個含7個元素的雜環各連接一個苯環而得名。


有丙米嗪、氯米帕明、曲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普羅替林等。


①丙米嗪具有較強的抗抑鬱作用,但興奮作用不明顯,鎮靜作用和抗膽鹼作用均屬中等。

對內源性抑鬱症、反應性抑鬱症及更年期抑鬱症均有效,但療效出現較慢,一般需要2周以上。

對精神分裂症伴發的抑鬱狀態則幾乎無效或療效差。


②氯米帕明對於強迫性神經症具有較好療效。


③阿米替林為臨床常用的抗抑鬱藥,對內源性抑鬱症和更年期抑鬱症療效較好,對反應性抑鬱症及神經官能症的抑鬱狀態也有效。

對兼有焦慮和抑鬱症狀的患者,療效優於丙米嗪。


④多塞平是鎮靜功能較強的抗抑鬱藥,抗抑鬱作用比丙米嗪弱,用於焦慮抑鬱症狀明顯的患者,也可用於鎮靜及催眠。


⑤普羅替林作用與阿米替林相似,但精神興奮作用較強,而鎮靜作用較弱,用於治療情感淡漠和性格孤僻的抑鬱症的。


2.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代表藥物有嗎氯貝胺、託洛沙酮等。


①嗎氯貝胺為新一代抗抑鬱藥。用於內源性抑鬱症、神經功能性抑鬱症、精神性和反應性抑鬱症。

還適用於老年抑鬱症,對精神運動和識別功能無影響。

對睡眠障礙也有一定效果。


3.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代表藥物有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等。

其中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是目前臨床上使用率非常高的抗抑鬱藥。


①氟伏沙明,其優點是既無興奮、鎮靜作用,又無抗膽鹼、抗組胺作用,對心血管系統無影響,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壓。


用於治療各類抑鬱症,特別是持久性抑鬱症狀及自殺風險大的患者。


②西酞普蘭具有高選擇性,對內源性和非內源性抑鬱均有效果,抗抑鬱作用起效快,通常在2~4周後。不影響心臟系統和血壓,尤其適用於老年患者,也不影響血液、肝及腎系統。


③艾司西酞普蘭,是西酞普蘭的左旋對映體,在體內其藥效是西酞普蘭的5~7倍。

適用於重症抑鬱症。


4.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代表藥物有馬普替林、阿莫沙平、瑞波西汀等。


①馬普替林具有抗抑鬱作用,兼具抗焦慮作用,而鎮靜、抗膽鹼、降低血壓作用較輕。

用於治療內源性、反應性及更年期抑鬱症,還可用於產後抑鬱症。


②阿莫沙平具有較強的抗抑鬱和興奮作用。與丙米嗪相比,抗抑鬱作用相似,但起效快,對心臟毒性低,抗膽鹼與鎮靜作用較弱。


③瑞波西汀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特點其重複給藥無蓄積。

但可透過胎盤,進入乳汁中。

用於成人抑鬱症。


5.選擇性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代表藥物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①文拉法辛適用於治療各種類型抑鬱症和廣泛性焦慮症。


②度洛西汀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少,患者耐受性較好。


以上,對目前臨床常用的各類抗抑鬱藥的藥理作用及適應證進行了歸納解析,小結如下:


1.文拉法辛、曲米帕明、阿米替林等是具有雙重或多重藥理作用的抗抑鬱藥,在臨床上發揮了較好的治療作用,尤其對難治性抑鬱症療效顯著。


2.三環類抗抑鬱藥與非典型抗抑鬱藥的差別在於鎮靜和抗膽鹼作用的強弱。

鎮靜作用強的抗抑鬱藥適用於激越性抑鬱症,而鎮靜作用弱的藥物更適用於精神運動性遲滯的抑鬱症。


3.氟伏沙明、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幾乎無鎮靜作用,安全性高,且服用方便,是臨床應用廣泛的藥物。

用藥提示:


選用抗抑鬱藥應全面考慮患者的病症特點、年齡、身體狀況以及對藥物的耐受性等因素,採用個體化用藥。


應儘可能單一用藥,以避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抗抑鬱藥起效時間比較慢,通常在2~4周,一般4周後現效。

因此,要有足夠的耐心,使用一種藥物至少4周後再判斷療效,切記頻繁換藥。

注意藥品的不良反應和禁忌症


如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對妊娠期婦女慎用;對哺乳期婦女禁用。


以上藥物為處方藥,憑處方購買,應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