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想破濟南,起碼3個月!不料,華野用上了坦克

1948年8月5日,南京,一場緊急軍事會議正在召開。

身著便服的蔣氏端坐正中,臉色鐵青。他突然站起身來,走到身後的巨型軍用地圖前,看了看戰情,隨後下令:

“山東境內所有的部隊、保安旅,自即日起,歸屬王耀武將軍指揮。”

此時,距離我軍打響濟南戰役的炮聲,僅剩一個多月的時間。濟南,這座山東省會,在戰前擁有70餘萬人口,市區四周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它西有機場,北有津浦、膠濟兩條鐵路幹線會合點,實乃華北要地。1945年日軍戰敗後,蔣氏為阻滯我軍,特地下令山東主席何思源派兵進駐,同時派出第12、96軍,自皖北一帶迅速開赴濟南。

1946年,蔣氏又調集第46、54、73軍多部進駐膠濟鐵路一帶,並命令王耀武為“第二綏靖區長官”。然而,1947年的萊蕪戰役,華野便殲敵5.6萬餘人。驚慌失措的蔣氏甚至親往濟南,當面責令王耀武固守。

王耀武:想破濟南,起碼3個月!不料,華野用上了坦克

濟南城防司令王耀武(1904-1968)

​坐鎮濟南千佛山司令部的王耀武,在戰前可謂是狂妄不已:濟南周邊的洛口、黃台山、洪家樓等據點已被用鋼筋、水泥強化,城內外共布有5道防線,設有壕溝、鐵絲網的同時,地堡、護城河等防禦體系一應俱全。光是縱深就有15-20公里,永備防禦體系總面積甚至有600餘平方公里。再加上城內駐防的11萬兵力,王耀武甚至狂言:“想破濟南,無非是雞蛋碰石頭——頭破血流。依我看,他們想拿下外圍的第一道工事,最起碼也得3個月!”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濟南的外圍,我軍已動用了32萬的大軍,配以50萬支前民工,準備了1.4億斤的糧食,備好1.4萬副擔架,誓要殺殺這個老對手的威風。

此戰中,華野的王牌武器——坦克大隊,也出動了4輛坦克,支援前線官兵。1948年9月15日,沈許、楊雨明、萬劍峰,分隊長林本戌在趙之一隊長的領導下參戰。

王耀武:想破濟南,起碼3個月!不料,華野用上了坦克

我軍進攻濟南城彩繪

王耀武:想破濟南,起碼3個月!不料,華野用上了坦克

濟南戰役,華野坦克大隊使用的M3A3輕型坦克,現珍藏於坦克博物館

​次日,濟南攻城戰打響,按照計劃,坦克大隊的任務是配合渤海支隊,夜襲濟南外圍據點歷城。該地駐有蔣軍9箇中隊,共計1500餘人。城內的地形開闊,有兩道圍牆,三道外壕保護。壕內遍及大小地堡,同時布有雷區。

9月17日17時,坦克大隊進入出發陣地。晚23時12分,隨著兩顆信號彈升騰而起,我軍4輛坦克一馬當先地殺向敵陣,僅用數分鐘便撕開了敵首道防線。坦克衝進第二道戰壕時,仍然在不斷地向敵射擊。

尷尬的是,本應提供支援的步兵,此時卻並未跟進。由於沒有隨車電臺,坦克手們無法與後方聯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過壕溝的雲梯不夠長,無法跨過敵軍外壕溝,才導致的步坦脫節。然而,經過一夜的激戰後,4輛坦克居然成功地將這處外圍的守敵嚇跑了!

王耀武:想破濟南,起碼3個月!不料,華野用上了坦克

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突破外城防禦的我軍戰士正魚貫而入

王耀武:想破濟南,起碼3個月!不料,華野用上了坦克

拉著小車的支前民工,是我軍強有力的後勤保障

​外城破,接下來便是內城。23日上午9時,坦克大隊再一次接到任務:配合步兵攻克永固門。該門為濟南外城東南門,周邊城牆高7米,寬2米,城外有深6米,寬8米的外壕。蔣軍除了在此地佈設大量步兵外,也有一個坦克營支援。

冒著敵軍的槍炮,4輛坦克順著公路隆隆前進。可它們在行軍的過程中卻迷失了方向,跑進了最不該進入的地方——花園莊。此處,蔣軍部署了眾多反坦克炮,對坦克威脅頗大。蔣軍哨兵見坦克來了,開始還以為是己方的,後來才發現這些坦克上頭都有紅旗,連忙開火。4輛坦克避開雷區、彈雨,撤出戰鬥,殺向了永固門。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永固門正面300米的距離上,所有碉堡都在半小時內化為瓦礫。而濟南的城頭,最終也升起了勝利的紅旗。

王耀武:想破濟南,起碼3個月!不料,華野用上了坦克

我軍進入濟南城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