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部隊”多次重創日軍,國民黨“御林軍”七十四軍打過的硬仗

74軍為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八年抗戰中,74軍幾乎參加了所有正面戰場上的重大戰役,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戰役中表現最為突出,以其英勇頑強的戰鬥意志,被譽為抗日鐵軍。日軍對這支國軍中的王牌部隊深為畏敬,並以“三五部隊”稱之(指所轄51師、57師、58師,皆以“5”開頭)。1945年8月,日本投降,74軍空運南京受降,並擔任南京守備,因此被稱為“御林軍”。

誕生

1937年9月1日,在淞滬戰場的硝煙中,74軍誕生。七七事變之前,中國軍隊,除川、滇、粵、桂、晉、綏及舊東北軍外,是以師為戰略單位的。淞滬會戰開始後,發現以師為戰略單位,難以與日軍抗衡,且投入淞滬戰場的部隊有數十個師之多,指揮上也非常不便,於是把一些師匆匆捏合成軍。74軍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三五部隊”多次重創日軍,國民黨“御林軍”七十四軍打過的硬仗

淞滬會戰


1937 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爆發後,74軍奉命在吳淞口布防,51師在羅店,58師在薀藻浜,都是戰線的關鍵之所,王耀武的51師與日軍在此大戰一場,頑強阻擊,在國民黨軍一片混亂之中,51師鎮定自若,表現出色,雖損失過半,但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受到了上峰的嘉許,王耀武由少將晉升中將,74軍從此嶄露頭角。


“三五部隊”多次重創日軍,國民黨“御林軍”七十四軍打過的硬仗

萬家嶺戰役


1938 德安戰役((又稱萬家嶺戰役))

74軍的“成名作”,是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1938年萬家嶺戰役從9月28日到10月10日,歷時12天,日軍遭到毀滅性打擊,被殲1萬多人,被俘百餘人,滿山遍野皆為敵屍、棄械。

遺憾的是,儘管取得了萬家嶺戰役的勝利,但在整個武漢會戰中,中國軍隊過分強調“寸土必爭”,與敵人打陣地戰、拼消耗,節節敗退。到 10 月下旬,武漢三鎮全部淪於敵手。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萬家嶺戰役雖然成果巨大,可現在的知名度遠遠不如平型關大捷和臺兒莊大捷。


“三五部隊”多次重創日軍,國民黨“御林軍”七十四軍打過的硬仗

上高會戰


1941 上高會戰

1941年3月,74軍參加上高會戰,上高位於江西錦江上游,俯瞰贛東平原。日軍佔領上高,既可相機拊長沙之背,又可得到進攻贛南的前進基地。日軍採取分進合擊戰術,兵分三路,企圖合圍國軍主力於高安、上高地區。但南北兩路進攻均被擊退,中路日軍孤軍深入,又遭到74軍堅強抵抗,3月22日日軍集中萬餘兵力在數十架飛機掩護下猛攻74軍雲頭山、白茅山陣地,74軍與日軍反覆爭奪,先後7次與日軍白刃肉搏,為友軍贏得了集結的寶貴時間。在全線出擊中74軍又作為先鋒,乘勝追擊,收復官橋,擊斃日軍第34師團長巖永少將。整個上高會戰,日軍第33師團遭到重創,第34師團及獨立第20混成旅團傷亡更是高達70%以上,共斃傷日軍1.5萬,被何應欽譽為 “開戰以來最精彩之作戰”。


“三五部隊”多次重創日軍,國民黨“御林軍”七十四軍打過的硬仗

常德會戰


1943 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常德會戰中,74軍57師8000人堅守常德城16天,頑強抗擊了日軍陸、空、坦的協同攻擊,在日軍猛烈炮火甚至釋放毒氣情況下仍死戰不退,餘程萬師長留下第169團殘部與第171團殘部之一部共百餘人死守陣地,自己率所屬三員團長及兩團殘部百餘人,於半夜向德山突圍,其餘官兵自願與常德共存亡,與突入城內的日軍逐屋爭奪,全部壯烈殉國。此役正逢美、中、英三國首腦開羅會議,羅斯福總統聽取了蔣介石的戰況介紹,特意將餘師長的名字記在備忘錄上。


“三五部隊”多次重創日軍,國民黨“御林軍”七十四軍打過的硬仗

雪峰山戰役


1945 雪峰山戰役(湘西會戰)

1945年5月,在湘西雪峰山戰役中,74軍再次顯示出抗日鐵軍的雄風,給予日軍以重創,獲得兩面“飛虎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