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01

周有光是誰?

周有光老先生,向來頗有爭議,他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主創者之一,也是漢字簡化的參與者之一。

喜歡他的人,冠以他“漢語拼音”之父的名號,不喜歡他的人,則稱他為傳統文化的破壞者。

周有光早已不在意榮辱得失,只在乎妻子張允和泡的茶。和妻子相濡以沫的69年,早就勝過一切紛爭。

他最驕傲的是,曾經一無所有的窮小子,獲得了真摯的愛情。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02

有骨氣的人

周有光先輩曾襲爵正五品雲騎尉,但到父輩早就落魄了,辛亥革命之後,時有時無的俸銀也終於沒了。不過相比於其他人,周有光還是幸運得多,接受了完整的教育,既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

對周有光影響最大的是母親徐雯,因為父親吸大煙,並且獨寵姨太太,年過50的徐雯,忿而帶領5個孩子,和舊家庭“分手”。她獨自撫養5個孩子是很難的,這樣的做法在當時看來,也近乎於瘋狂。

周有光由母親拉扯大的,學業上也很爭氣,考取了當時有名的教會大學,聖約翰大學。

周有光吃飯還能解決,但要付得起沒學習200銀元的學費,幾乎是不可能的。幸好有三姐同事的資助,才湊夠學費,進入聖約翰大學。

在大學,周有光主修經濟,副修語言。因為有教會和銀行的資助,聖約翰大學在上海,不管是教員配備上,還是硬件設施上,都是一流的。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周有光在這裡也受到國內一流的教育。但上海聖約翰大學,到底還是個教會學校,宣傳西方宗教是根本目的。

在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學校,反而催生出了一批愛國者。

“五卅慘案”過後,全國各高校紛紛反對帝國主義,聖約翰大學反而壓制學生愛國運動,開除參加愛國運動的學生。導致了部分教職工的不滿。其中孟憲承教授慷慨陳詞,周有光到老還記得孟教授的演講:

看到同胞為外人屠殺漠不關心,這對我們平日所講的國民自覺教育,將無法自圓其說。今後,我們也無顏再以學問文章與學生相見於講臺!”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孟教授率領500多名師生集體出校,這五百名師生,在愛國人士的幫助下,成立了嶄新的大學,就是後來的光華大學。

周有光就是這535名出走的師生之一,在後來回憶中,許多學生聽了孟憲承的演講後,排著隊,拿著鋪蓋就離校了。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03

相遇愛妻

妻子張允和本是妹妹的玩伴和同學,從相識到相愛,兩人花了8年時間,在黃浦江,西湖,錢塘江各處,都留下過約會的掠影。

相比於自家的沒落付不起學費。張允和的家就富足多,祖父是晚清重臣張樹聲,父親張冀牖也是有名教育家和校主,家有百畝良田。

有人說能娶到張冀牖的四個女兒,都是大福氣。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從戀愛到結婚,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周有光卻猶豫躊躇。自己雖然畢業工作,但和張允和家世背景差的太多,還有弟妹要養活,生活的重擔,讓他有一絲自卑。和張允和,門不當戶也不對。

周有光曾給張允和寫過信,說:

“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深受新式教育影響的張允和,思想不受舊社會的束縛,她當即回信表明,女人的幸福要靠自己求得,女人要獨立,而不是靠男人的施捨,她在信中寫道:

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周有光深受感動,也深受鼓舞,兩顆心義無反顧的走到了一起。

婚後在老丈人的支持下,夫妻二人到日本人留學過一段時間,回國之後,周進入了金融界,張也進入報社。

一直到抗戰之前,周有光夫婦的生活相對比較安逸,但在西安事變之後,二人曾參與救援“七君子”,普通人的生活,開始和國家一樣動盪起來。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04

抗日戰爭中相依為命

抗戰爆發,上海淪陷之後,周有光夫婦決定撤到後方,因為有在日本留學的經歷,留在淪陷區,難免會有漢奸的惡名。

一大家子七八口人,向內地遷移。這段後撤的歷史是困難的,能坐火車汽車的路途很少,大都是靠人力遷徙,伴隨敵機轟炸,經常有性命之憂,周有光和張允和是幸運的,好幾次都死裡逃生。

在重慶安定之後,周有光進入政府擔任金融類職務,張允和進入學校教書。和當時“共赴國難“的將士一樣,後方支援的功績同樣不可抹去。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在戰爭中沒有柔情,能熬過一次轟炸就覺得幸運,填飽填一次肚子就覺得很幸福,要是前方傳來了將士們的捷報,夫妻二人能喜極而泣。

二人相濡以沫撐過了抗戰,回到了上海。看到滿目蒼夷的上海,不惑之年的周有光,攜妻子,又踏上到美國求學工作道路。

在美國,他們看到了現代工業化國家的強大和高效,也對祖國未來充滿憧憬。

有趣的是,工作結束的時,二人曾有一次環球旅行,回到祖國時,已經是新中國了。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05

漢語拼音方案

在新中國,周有光開始做的金融工作,幫助恢復上海金融秩序,並進入大學教授經濟學課程。在那時,金融人才是很少,也很少有回國的。

而後周有光參與了文字改革委員會。雖然他是個經濟學家,但在早年語言文字做過專業性很強的研究。

關於文字改革成敗的問題,直到今天,都有爭論,作為當事人之一的周有光,有人稱他為“漢語拼音之父”,也有人罵他“死有餘辜”。這次改革涉及兩塊,漢字簡化和漢語拼音。

周有光認為漢字不可能一成不變,曾以標點為例說過一段話。

“標點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在三千年不使用標點的文章中加入標點,是一件牽動文化的大事!”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他認為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書,再到今天使用的漢字,變革不可少。

但周有光反對用字母代替漢字,早年他曾支持國“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但後來慢慢地發現了不正常的地方,放棄漢字等同於放棄文化。

在“方塊字”的存留上,曾有很大分歧。最極端的意見,是徹底摒棄漢字,全盤學蘇聯,用斯拉文字母代替。

那時周有光始終認為,中國人不會放棄使用漢字。這場爭論持續了很久,後來周總理一錘定音,認為推廣漢語拼音是為了推廣普通話,而不是代替漢字,結束了這場爭論。

周有光的貢獻,主要在漢語拼音上。周有光和同事們,花了三年時間,才完成了《漢語拼音方案》,他是其中主要的製作人之一。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06

大難之間的相互扶持

相對於工作上的爭論,周有光夫婦最難熬的是對他們身世的批評。在動盪年代,各種運動無一倖免的都摧殘過夫妻二人。 周有光有時異地分居,進牛棚,可能意味著生離死別。

夫妻多能同享福,但不一定能同患難。他們同樣是幸運的,相互信任、扶持、鼓勵,才闖過了人生最黑暗的時刻。

年老之後,二人依舊從事漢語文字上的工作,只是從風華少年變成了白首之軀。

二人晚年依舊從事文字語言相關工作,周有光每天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坐在椅子上接過妻子張允和泡好的茶,喝完茶,他也會放下手頭工作,幫妻子剪剪花,弄弄草。

值得一提的是,周有光和沈從文是連襟,沈從文娶了張允和的妹妹張兆和。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晚年的周有光曾幫助日本的夏普公司,指導其漢字打字機的輸入程序,不過後來因為計算機的興起太快,打字機退出了市場,但也為後來的漢字輸入,做了個很好的嘗試。

二人80歲的時候開始接觸計算機,妻子張允和不會拼音,周有光作為“漢語拼音之父”,只能手把手教這個“徒弟”,妻子打出的第一個詞,不是別的,而是“親愛的”三個字。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動盪時代的讀書人,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同時,也力所能及的為國盡微薄之力。

周有光和張允和夫婦,並沒有做過什麼今天動地的大事,但漢語拼音方案,對後世影響深遠。

張允和雖然家世顯赫,但從不用錢來衡量周有光感情,兩人因為相愛,才會相互扶持和鼓勵。就這樣過了一輩子,她總結他們的晚年生活:

“紅茶、電腦,兩小無猜!”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end————————

爾知語錄,講述學界名人的故事

各位朋友,是否想知道更多周有光夫婦的故事呢?打開今日頭條APP,在搜索欄輸入周有光三字,進行搜索,就可以找到很多關於周有光夫婦的故事。


丈夫: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妻子: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