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雷軍139億身價,為何蘋果市值9000多億卻沒造出首富!

7月9日,小米公司正式在香港上市,儘管實際上市後股價跌破發行價17港元,實際為16.60港元/股,但小米公司整體估值也約為3714億港元,摺合473億美元,而雷軍的總持股量也佔到發行股本約29.40%,導致其身價大漲,福布斯實時富豪排行榜顯示,雷軍為139.14美元,緊逼百度李彥宏的140億美元,排名90多位。

當看到小米上市,雷軍身價大漲的情況下,相信很多有人都會產生疑問,作為全世界市值最大的手機廠商蘋果為何從未聽說過出現首富呢?其實,這裡面更多的則是歷史原因。

三大創始人紛紛低價賣出蘋果股票

1976年,由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和羅恩·韋恩散熱共同創立了蘋果公司。

剛開始初期,羅恩·韋恩擁有蘋果公司10%的股份,但在公司成立不久他就將股份以2300美元的總價賣掉了,並退出蘋果。10%的股份放到今天蘋果9105億美元的市值來看,相當於910.5億美元身價,幾乎是2個馬雲。

1980年,蘋果電腦的股份價值一路水漲,史蒂夫·沃茲尼亞克非常感謝公司同事的付出,將自己名下將近三分之一大概8萬股的股份低價賣給了同事,後來又逐漸拋售掉了全部蘋果股份,前後相當於玩掉了10個馬雲的身價財富。

1985年,由於蘋果公司好幾代產品的失敗,董事會將責任怪罪到喬布斯頭上並將其逐出蘋果,因而喬布斯一怒之下賣掉了蘋果所有股份,為11.3%股份,只是象徵性地留了一股。

後來,1995年喬布斯重合蘋果,然後蘋果因喬布斯而再度崛起,所以公司2000年向喬布斯又獎勵了1000萬股股票獎勵,但是2003年美國股市低迷,喬布斯以每股7美元的低價將這些股票拋售了。

蘋果股權現狀:多位機構持股,庫克等佔比甚微

因此,基於種種歷史原因,截止到2017年,蘋果公司前20大股東皆為機構持股。美國領航集團持股第一,佔比6.45%,對應市值564.96億美元;貝萊德集團持股第二,持有4.29%股份,對應市值375.76億美元;SSGA道富投資管理公司持股第三,持有4.29%股權,對應市值375.76億美元,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是蘋果第五大股東,持有2.52%股份,對應市值220.72億美元,這些機構持股總和僅為34.76%。

其他接近70%的股權全部都為散戶持有,數據顯示持有蘋果最多股份的個人股東是亞瑟萊文森,2011年接替喬布斯成為蘋果董事之,持股0.03%,第二大則是庫克,持股佔0.02%,所以計算下來即便他倆是個人中持股最多的,但對應市值也僅為2.7億美元,1.8億美元,遠遠低於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