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能想象吗

走进虚拟现实教室

戴上VR眼镜、手套

建筑系的学生可以看到

书本上的三角函数公式变成立体的桥梁

医学院的学生可以看到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

癌细胞怎样在人体里生长、变异

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几张小纸片,透过摄像头捕捉,在屏幕上呈现出来,纸片上就多了蜡烛、凸透镜和成像板。像变魔术一般,孩子们将纸片在桌面上反复移动,随间距变化,显示屏上的“蜡烛”就呈现出正像、倒像和虚像,甚至连蜡烛、透镜和成像板之间的距离,都一清二楚地显示在屏幕上。还记得吗?这是初中物理课的凸透镜成像实验。不同的是,这场实验不需要真实的蜡烛、透镜和光源,却一样可以动手得到同样的结果。

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VR教育可以用在很多领域,不仅是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科普教育中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哪个学科哪个领域,只要其知识能用可视化形式展现,尤其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展示的,或者展示成本较高、效果不好的,它就适于用VR技术。目前看,宇宙宇航、大气与航空、人体医学、植物与农业、地球与海洋、机器人与新材料等自然科学工程领域应用的效果尤其好。

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这是因为通过VR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扩展或压缩时间、空间,比如在真实环境中需要几个月才能看到结果的豌豆实验,或是爆炸、原子反应等瞬间;在真实世界中很难用肉眼观察到的分子、原子结构,或是浩渺的太阳系、银河系空间,都可以通过虚拟环境呈现。“这能给人以直观展示,而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上的认知,这就是虚拟现实教育最大的好处——带给学习者沉浸式的直观体验。VR进入教学,结合游戏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协作学习、在线教育等多种手段,能够有效解决许多以前根本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让学习更安全

除了知识和信息上的直观感知与获取,VR技术通过模拟真实环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这对一些在实际操作中成本较高、或较大危险性的职业教育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利用VR技术培养职业的水上摩托车骑手,通过VR手段模拟出海浪冲击车身的感觉,让学习者在实地驾驶之前,就能在虚拟现实教室里,对水上摩托车有一种直观感受,以降低实地教学存在的驾驶风险。同样,培养医学院的学生做手术,或是飞机、火车驾驶员等等,都可以用上VR技术手段,在日本等国也已经有了类似的尝试。

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必须指出的是,在教育领域,无论是VR抑或其他信息技术,都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虚拟体验永远代替不了真实。特别是在实操性很强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领域,VR只是辅助手段,就像开飞机、开火车,我们可以利用VR技术,在教室里完成对基本操作的模拟,但因为这些活动,在实操环节会遇到各种各样虚拟环境无法模拟的状况,仍需要在真实环境中演练。

让学习更主动

戴上VR眼镜,握住手柄,跟着英语老师进入虚拟的非洲大草原,边学英语,边和长颈鹿比身高,量大象的长鼻子,看远处奔跑的犀牛、狮子……通过使用VR技术装备,老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进入虚拟场景进行“实地”教学活动,“好玩”、“有趣”,是孩子体验之后的普遍评价。英语学习是一种技能训练,运用VR技术,通过模拟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一个自然逼真的环境下去直接参与、互动,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更有利于他的记忆。


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VR进入教学,结合游戏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协作学习、在线教育等多种手段,能够有效解决许多以前根本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比如,通过VR教育,在实现人与机器的交流、通过网络进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同时,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教学的游戏性,让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昆仑VR认为,作为新兴事物,VR教育在实践和推广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在VR教育领域,硬件技术其实远远走在内容前端,很多VR教育产品的学科教育与技术融合程度比较低,真正的学科教育专家、一线教师无法参与到VR教育课程、教育产品的开发设计中来,大大影响了VR教学的质量。VR教育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但我们也要用理性的、审慎的眼光去看待新技术的发展,如何使用、用对、用好它,还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虚拟现实对真实世界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际、心理问题,或许都会随这项技术的成熟,成为更为现实的社会问题,这也值得所有致力于从事VR教育领域的人思考。


从概念到落地,释放VR+教育的洪荒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