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槍拳一體的心意六合拳搖閃把


淺談槍拳一體的心意六合拳搖閃把

  心意拳“老三篇”之一搖閃(柵,涮,順,旋)把,以前師傅教時,辨不出味道,然近年越加體悟,越覺其妙!網上時有爭議,有推崇備至者,有視為過譽以為不過爾爾者。筆者不才,來湊份熱鬧,立場很明確:搖閃把理應看做心意要旨,稱之為心意母拳,絕不為過。

  吾論,看似要先岔開一下,從大槍說起:槍拳之變及其不易之理,在一些從不接觸器械的練家,或只將心意拳奉為街鬥利器的莽夫眼裡,或許根本就沒有概念;一些人也只著眼於“十大形”之類通俗易懂的動物拳名;然而在明眼人看來,拳術是有歷史變遷過程的,其紛繁迷亂的身軀,源自最初簡單深刻的基本母式,這方面的研究近年方興未艾。河南馬派心意拳的“四拳八式”,和傳自戴家的後世形意拳“雞形四把”,被研究者視為心意六合拳較為初源的內容,二者內容相近,可以看出出自一源。有人從“以槍化拳”的角度,指出(以“四拳八式”為例):

橫拳為扎槍,挑領為攔槍,鷹捉、斬手為拿槍,這種分析是有道理的。而搖閃把,雖不知其具體成形時期,是否為早期內容,就筆者的體驗,它(以其主技“罩面貼臂”而論)就是一把明白無誤的“攔槍”勁意,遠比“挑領”更貼切,如果懂了大槍對扎中的“攔槍”,則應該能完全透徹理解搖閃把的立意,當不會鬧出其他戲話來。


淺談槍拳一體的心意六合拳搖閃把

 還得先捋一下槍拳之變的脈源:

  心意六合拳創於明末清初,槍作為當時犀利實用的常見冷兵器,除了姬龍峰這樣以“神槍”聞名一方的好手,在中華大地上其實有大批名家高手,以至於後世許多拳術中,都帶有一些大槍的技術遺痕,而心意拳則是最為深刻的一門。大槍之要經,不外乎“攔拿扎”,明季稱為“戳革”,從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程宗猷的《耕餘剩技》,到集大成的吳殳《手臂錄》,可謂洋洋大觀,將槍術之理闡盡說絕,任鼎革風雨橫來,成書而留於後世,實為一筆寶貴文化遺產。所以從歷史演變進程來看,由明入清之際,迫於時事,以槍化拳,非但是一種可能,更是一種必然。

  從拳理來講,許多基礎理論最早都是槍術要旨中而來,要點摘論如下:

  “三尖照”,最初三尖照,即來自於大槍互扎的攻防需要,非但持槍需側立,扎槍須三尖相照,進退亦須在一直線上。

看到這裡,就明白了心意拳的身架,直線進退的來源了。什麼輕步站,熊出洞,出洞入洞,身成一片(凌漢興語),刃勁……懂了槍意,這些在外人眼裡看來較為奇特的間架,運動軌跡,獨特勁意,就都一目瞭然了。

  “直力兼橫”,這幾乎是後世整個拳術高度的最初動機,技擊從原來簡單的(冷兵器)硬碰死磕,上升到了複合力的研究運用,高手能將對方的槍桿自手中拔出,這種革命性的理論、技術的上升,直接導致了拳術時代的燦爛紛呈,懂了槍術一“圈 ”之妙,則後世的什麼螺旋力,纏絲勁,出手如銼,回收如鉤,鑽,踐,裹,翻浪勁……就都明白了。


淺談槍拳一體的心意六合拳搖閃把

 就槍拳演變之論,遠非本文能概之,鋪墊夠了,就此打住,回到搖閃把。

  還得先看一下攔槍,它是一個怎樣的技術:側身持槍,身微蹲,後手握把固於腰間,前手執龍中段,然後雙手翻腕(也有前手固定之派),使槍尖由內向外,亦由後略向前,劃出一條螺旋前進的弧線,整個槍身前部的運動形成一個錐體,籠罩在我身前方,這個錐體就是一個防禦區。本來,以槍身之細小體面,難以用作防守之盾,兩槍相扎,何以御之?簡單的橫向格掃,在那麼大一片防區,未必能碰到敵杆,而身已中槍;而攔槍(及拿槍),則在運動過程中形成一個動態的防區,它的勁不是斷裂的,而是纏連的,這樣的話,敵槍在進入我的關內後,就很難逃脫這個活動椎體的攔截,且一旦搭上杆後,我槍由於螺旋前進,將使敵杆不得脫,同時貼杆滑進,擠進,直至將敵杆盪開於防區外,則對手門戶洞開,我槍便順勢扎人。

  這是一個概略的描述,其實只要玩過槍的,不必大槍,一般的白蠟杆子,體會過“攔拿扎”的,都明白我的意思。攔槍與拿槍,只是內外方向相反,都是腰發力,兩臂攪勁,其他的提,擄等等都是高低不同的變化,基本攻防式可謂簡單深刻而變化無窮。

  現在把槍拿掉,以後手為槍把,前手肘為槍之前段,空手來作攔槍動作,走這條由後向前,由內向外,螺旋前進,非橫非直,勁力不斷的弧線,並且保持三尖相照,槍桿貼身的要領,結果是什麼呢?——搖閃把。

  這把勁彆扭嗎?可是槍的攔拿,不正是這樣一把勁力嗎?懂得了攔槍,這把勁意不就好找了嗎?與實際的攔槍動作相比,非但內在的勁意,線路完全吻合,外部姿勢也基本相同,唯盤練時,前手回至臉部再劃出(用時則直接如攔槍出手而不必迴轉),但肘意依舊,後手在腰際劃小圈助推,腰力催動兩臂,側身攻擊,與攔槍幾無二致,而所謂的兩手合一,還有什麼挎籃提勁,翻浪諸說,不正是持槍之式,運槍之勁嗎?

  在槍術攻防中,熟練掌握了攔拿(革)這一最棘手的防守(其實是兼守帶攻)技術,那麼便可基本安身立命了。其餘便是高低變化,這弧圈緊闊的火候鍛打,以及怎樣扎人,怎樣變化扎人了。於槍來說,最難者,莫過於此了。吳殳本一介儒生,為備中原戰事,花了兩三年時間與同伴綁上護具,練習對扎,手臂常披淤血,如此看來,《手臂錄》,真血汗之著也!前輩留下的結晶,實手臂痛楚之錄耳!!呵呵~~~

  那麼這把攔槍之勁意沿襲到拳術中來,有何特別意義嗎?其實,視頻上徐谷鳴先生對此把(於雞形中)運用的講解,已基本能概述之了:幾乎所有的其他手法,都可以從這雞步搖閃把中變化而來。

  而筆者的進一步理解:這雞步搖閃把,是攻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是防,又帶攻,催開對手上肢,同時進身。

  現在許多練家把搖閃把練成一個發力的“句號”,這當然沒有錯,它當然可以直接用於發力擊打。但它的殊勝之處,在於它是開路先鋒,是其他技法的上半拍,以河南派以守為熊式,攻為鷹式的理念,它是一個可以“百搭”的熊式,搖閃開路,進身後隨劈隨靠隨踢隨打各種鷹式,當然這個開路者很需功力。

  首先,以一般的搏擊形式而言,前手在進攻時常用如刺拳,在防守時常用如格擋,然而都沒有搖閃把這種,用劃弧圈(可大可小,可長可短,不拘於緊闊)的方式,既防守,又進攻,防開對手小臂,此中有撐,頂,螺旋,鋼銼,合著腰力,後手的助力,腳的蹬勁,種種勁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辛苦地盤練的原因罷~~),當然令對手難以抵擋了。一來對手的前手沒這把勁,而我的這把勁又是專門練出來的,

像推土機一樣(應該說是象盾構掘進機,那是帶螺旋葉具的)拱著他,令他感到難受。井森金先生的視頻中說,“左右明撥”練好了,一搭手就可叫對方飛出去。我觀搖閃把,應該具有同樣的威力。

  許多傳統拳術的運用講解,都有這個十字形的搭手,一搭手,如何如何,然而這個手是怎麼搭上的?心意拳給出了一個嚴謹的過程。當然不要因為講了完整的“攔槍”,就視為一定要像滑桿子一樣,要很長的勁,勁可長可短,可以軟搭手,然後用長勁催開他整個半邊身,也可以硬搭手,上來就硬磕他前臂,反正你這把勁力有了,怎麼用都可以,正如吳殳論槍尖之圈,可圓可半,可用其中幾分,哪怕極小一截,這是運用之妙的存乎一心了。

  剛才說到嚴謹,搖閃把罩面貼臂之勢,如果並沒有“發作”,只是前奏,那後手還藏著呢,所謂“出洞入洞緊隨身”,以做下一步主攻的準備。另外,伴隨著上肢的罩面貼臂之勢,下肢往往是卷地風同時開進,這幾乎是心意的一貫做派了。上下齊進,如果訓練有素,反應正確,對手怎麼能防住呢?

  罩面貼臂之勢,應該是在動態中完成,一進身,便是後續的擊打。但重要就重要在這個進身,怎麼進,當然不止這一種辦法,但用雞步搖閃把,無疑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搖閃把用於直接攻擊,需已經近身。然而把它用作進身法,連守帶攻,則用法更活泛。由於優秀的大槍基因,完整到位的搖閃把,束展到位的話,它的控制區域是很大的,它也有一個錐形,敵人的很多進攻逃不出搖閃把的範圍,利用這把攔槍式的搖閃把,可邊防邊闖,就像端著刺刀槍衝刺一樣。且它可虛可實,比如敵不動,我便以搖閃把招呼他,他一架,正好翻腕鷹捉,回手如鉤杆,渾身擁進劈靠他。總之,遠則如攔槍擁進,近則直接擊打,實則肘臂硬闖,虛則變藝鷹捉。不管真假,搖閃把一出,必不空手而回。

  心意拳要重返擂臺,練習必須有針對性,心意拳的威力在近身攻擊,那麼如何進身就需要單獨的專門練習。我以為雞步搖閃把是很好的進身法之一,直接,嚴謹,值得為之研習亟深。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