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兄妹赡养老人,每换一家就称老人体重,“孝心”能称出来吗

在农村人们一直奉行这么一句话:“养儿防老”,可是养儿真的能防老吗?对于现在的小年轻来说,他们能养得起都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但是对于父母这辈来说,养老这件事不算难事。主要的还是要看想不想养。

农村五兄妹赡养老人,每换一家就称老人体重,“孝心”能称出来吗

父母那一辈,很多老人都有三四个子女,在过去,老人说起子女都是骄傲的。到如今,说起孩子,有些老人都沉默了,因为要的孩子多,但到赡养的时候却因此起争执,都不愿将老人接到家里赡养。

农村五兄妹赡养老人,每换一家就称老人体重,“孝心”能称出来吗

村里有位老太太,这一生养育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这样一听,很多人就会说,这么多子女还会没人赡养?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子女多就会斤斤计较,最后导致无一人赡养老人。

在农村,很多老人最终都会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轮流赡养老人这一做法了,看似非常公平,实则里面的纠纷事多了去了。

农村五兄妹赡养老人,每换一家就称老人体重,“孝心”能称出来吗

这位老太太首先是在大儿子家住,大儿子一家人都在城里住着,留着老人在家,还要照看家,饭是自己做,还说是享清福呢,说句难听的就是给大儿子看门着。

等轮到老二家的时候更过分,竟然让老人跟着他们一家到地里拔草,给老人做饭也是跟他们不一样的,整天净吃了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三个月下来,老人消瘦了许多。但父母的心永远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却在石头上,为人父母就想着自己能动就给孩子多做点,还不能太劳累,生怕自己病了,再给孩子添麻烦。

农村五兄妹赡养老人,每换一家就称老人体重,“孝心”能称出来吗

老三一家一看是这样,也学起来了,不管老太太吃喝,就只是接到家里住着,生活上一点都不帮助老人,只有下地干活的时候才会想起老太太。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老人的身体也吃不消了,终于病倒了,在这时候,三儿子慌了,因为是在他家出事的,他要负全部责任。

农村五兄妹赡养老人,每换一家就称老人体重,“孝心”能称出来吗

等到老人病愈出院的时候,小儿子接到家里那是细心照料呀,生怕老太太在他家里再次生病,但是好景不长,坚持不到一个月,看老人身体有所好转就开始让她自己做饭打扫屋子了。

在农村这种子女多,却没有几人真心赡养老人的人多了去了。赡养老人一直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农村五兄妹赡养老人,每换一家就称老人体重,“孝心”能称出来吗

更有甚者说是要按照称体重的方式来衡量有没有苛刻老人。难道体重轻了就是苛刻了,体重重了就是善待了吗?我不知道你们看了心里是什么感觉,反正我是瞬间泪目了,父母养你们这么些年,你们就是按照称体重“量孝心”的吗?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但子女的家未必就是父母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