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只A股正式納入MSCI!

226只A股正式納入MSCI!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謝瑋|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第23期)

6月1日,歷經5年反覆溝通與協商,226只中國A股正式納入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又稱“明晟”)新興市場指數。

在中國大力推進金融對外開放之際,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將推動包括A股在內的中國金融市場加速完善和成熟,也將為國際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紅利提供更好的渠道和機會。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全球投資者順應時代潮流的明智選擇,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建設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

MSCI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亨利·費爾南德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預測,A股正式納入MSCI將為中國資本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未來會有更多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

226只A股正式納入MSCI!

226只A股“兩步走”納入MSCI

根據計劃,A股“入摩”分兩步走:第一步,6月1日,首批226只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比例為2.5%,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為0.37%,佔MSCI中國指數的權重也只有1.26%;第二步,9月3日,納入比例升至5%,對應權重為0.73%。

226只MSCI成分股中,根據行業分類,前十大權重行業分別是:銀行(19.35%)、非銀金融(13.16%)、食品飲料(11.21%)、醫藥生物(7.2%)、房地產(5.41%)、電子(5.27%)、汽車(4.08%)、建築裝飾(3.59%)、公用事業(3.57%)和家用電器(3.43%)。從板塊特徵看,未包含創業板,僅包含主板和中小企業板,兩者的權重佔比分別為87.59%和12.41%。此外,前十大權重股權重合計為24.14%,它們分別是:貴州茅臺(5.07%)、中國平安(3.65%)、招商銀行(3.25%)、海康威視(1.95%)、美的集團(1.85%)、興業銀行(1.83%)、浦發銀行(1.7%)、工商銀行(1.69%)、五糧液(1.62%)、上汽集團(1.53%)。

根據MSCI此前公告,首次被納入MSCI指數的成分股名單包括234只A股。5月30日,MSCI發佈臨時公告,將納入A股的234只成分股調整為226只。海南橡膠、中國中鐵、太鋼不鏽、中興通訊和東方園林5只個股截至5月30日尚在停牌,暫時不被納入。

“A股納入MSCI指數是中國資本項目開放過程中的重要一步,是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市場連通的標誌性事件。中國股票市場正式與國際接軌,這是繼人民幣被納入SDR貨幣籃子之後第二個里程碑事件。”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分析說。

在他看來,226只A股為全球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選擇。與離岸市場相比,一些行業在A股的份額更大,必需消費品、工業、金融(券商)、材料以及醫療健康等行業在A股的份額為46%,但是在A股“入摩”前的MSCI中國指數中僅佔12%。

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施斌認為,A股是MSCI指數的一部分,密切跟蹤基準指數的投資者將不得不配置A股成分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門“必修課”。與此同時,投資者,尤其是被動型投資者,在中國股市將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基於追蹤MSCI的總資產達13.9萬億美元,MSCI認為,5%的初始納入因子預期將為A股市場帶來約22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6月1日,上交所統計信息顯示,從資金流入情況看,滬股通流入MSCI納A板塊金額明顯放大,買入金額增加至112.7億元,創年內單日最高,約為近一個月平均水平(44億元)的2.5倍,146只樣本股上漲率91%,無個股漲停,漲幅超過5%的個股為7只。

“以後隨著中國資本項目進一步開放,以及中國金融市場的深化改革和發展,我們預計A股在MSCI的轉換系數會由今年的5%逐步上升。”朱海斌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

“關於A股未來的進程,我們不傾向於多次、小百分比地去納入,因為這樣我們需要很長時間來完成這個工作。更大的可能性是每次納入涉及更大的百分比,往後的步伐會更快、更大。”亨利·費爾南德茲表示。

“成功納入,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蔣鋒表示,這次A股成功納入MSCI,源於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及滬港通等多種投資渠道的建設、各項交易制度的完善和政策的開放,更源於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成果的認可,印證了中國資本市場正逐漸擴大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成功納入,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確實,A股納入MSCI經歷過數次闖關,申請過程長達3年。

2013年,MSCI開始將A股列入2014年市場分類評審的審核名單,但因流動性問題、外匯管制問題、停牌復牌制度等缺陷一直未能通過。2014年滬港通開啟、2016年深港通開啟,資金通道、流動性等問題慢慢得到解決。2017年,投資者對A股“入摩”預期升溫。6月,MSCI正式宣佈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全球指數。

施斌認為,A股“入摩”是對中國經濟改革成績的肯定。到目前為止,很多全球投資者尚未對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就有充分認識。“入摩”之後,投資者將瞭解到,滬港通和深港通等項目的長足推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將中國在岸市場與全球金融體系整合在一起。改革在拓寬准入渠道的同時,也創造了投資機遇。

國際機構投資者投資A股主要通過滬深港通、QFII和RQFII等渠道。

隨著MSCI行情悄然開啟,國際投資者對A股的佈局在逐漸增加。早在“入摩”前夕,海外資金已通過滬深股通渠道跑步進場。Wind數據顯示,5月份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達到544.59億元,為滬港通開通以來單月資金淨流入的最高紀錄。

朱海斌預計,流入MSCI中國指數的被動型投資基金約為77億美元,其中約33億美元流入A股市場。主動型基金的流入可能會達到被動型資金流入的5倍,“近期,在新興市場領域,我們依然推薦增持中國股票。中國經濟基本面以及企業的盈利預期是推動中國股市表現的兩個主要因素。”

瑞銀資產管理發表評論稱,A股“入摩”將帶來多方面期待:海外投資者更積極地參與A股市場;內地上市的公司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管,必須將信息披露和治理實踐與國際標準接軌;未來內地股市將會被全面納入全球指數,加入MSCI只是其中一步;A股市場的結構和基本面將得到改善等。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