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不好 你註定是個弱者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欲滴,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

第一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

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

因此,它也學著農夫的樣子爬上去,順利地摘到了葡萄。

(這隻狐狸採用的直接面對問題,沒有逃避,最後解決了問題。)

心態不好 你註定是個弱者


第二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剛剛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動。

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並沒有氣餒,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夠得到。

“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撐著它,可是事與願違,它跳得越來越低,最後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獻身做了肥料。­

  (這隻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為“固執”,即反覆重複某種無效的行為,有時我們也稱它為強迫症。它說明,不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決問題,要看自己的能力、當時的環境等多種因素。)

心態不好 你註定是個弱者


第三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願望落空了,便破口大罵,撕咬自己能夠得到的藤,正巧被農夫發現,一鐵鍬把它拍死了。­

(這隻狐狸的行為我們稱它為“攻擊”,這是一種不可取的應對方式,於人於己都是有害無利的。)­

第四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仰望著葡萄架,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別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如果這樣的話,我也沒什麼好遺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樣。­

(這隻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中稱之為“投射”,即把自己的願望與動機歸於他人,斷言他人有此動機和願望,這些東西往往都是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

心態不好 你註定是個弱者


第五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這是一隻漂亮的狐狸小姐。它想我一個弱女子無論如何也夠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別人的力量呢?

因此,它找了一個男朋友,這隻狐狸先生藉助梯子給了狐狸小姐最好的禮物。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補償原則",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優勢或是別人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種方式在一些情境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心態不好 你註定是個弱者


第六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既沒有破口大罵,也沒有堅持不懈地往上跳,而是發出了感嘆。

美好的事物有時候總是離我們那麼遠,這樣有一段距離,讓自己留有一點幻想又有什麼不好的呢?於是它詩性大發,一本詩集從此誕生了。­

  (這隻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置換作用”,即用一種精神宣洩去代替另一種精神宣洩。)­­

心態不好 你註定是個弱者


第七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別的狐狸來了也吃不到葡萄,為什麼我們不學習猴子撈月的合作精神呢?

前有猴子撈月,現有狐狸摘葡萄,說不定也會傳為千古佳話呢!於是它動員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這樣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這隻狐狸採取的是問題取向的應對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終的結果是既利於自己,又利於大家。)

心態這東西說不準,關鍵看你自己如果去擺正他,小小淺顯的道理,就看你自己怎麼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