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廈門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廈門傳統小吃“芋包”,鬆軟可口

芋包是福建廈門的一道傳統小吃,獨具特色,名聞遐邇,這同當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水源充足、出產的芋子特別嫩有關。芋包,一個偏門卻很有地方特色的閩南小吃,不顯山不露水間一樣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一個總被遺忘的角落美食,每次品嚐時總有著非常滿足的幸福感。芋包是以芋為皮包餡料做的,對於老一輩廈門人來說,它的地位就像餃子之於北方人一樣,是過年必吃的。記得小時候,春節到來之前,每家每戶都會開始製作蒸食,除了年糕、發糕、米糕等必備糕粿外,還必須有一道古早味的蒸芋包。

老廈門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廈門傳統小吃“芋包”,鬆軟可口

說到廈門芋包,它的美味是無人能擋的,尤其是剛蒸起來的芋子包皮薄薄的,似乎裡面的餡都要衝破那皮出來了似的。儘管剛蒸好的芋子包很燙很燙,但你還是會忍不住要咬一口,而且是一大口。芋包,顧名思義是以芋泥為皮的包子,或許是不喜歡麵食的廈門人的獨特改良發明吧。芋包是將檳榔芋削皮洗淨搗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澱粉、精鹽、攪拌均勻,在碗的內壁塗上一層油,放進預先準備好的豬肉、蝦仁、香菇、冬筍、荸薺等片絲餡料,再蓋上一層芋泥。輕輕地倒扣取出放在蒸籠裡蒸炊而成的。食用時佐以廈門甜辣醬、廈門沙茶醬等醬料,味道更好。此芋包不油膩,清淡,鬆軟可口。做法看似簡單實則極為繁瑣,也難怪只有一些老牌的小吃店才肯做芋包。麻煩或許是原因之一,複雜的手藝活才是其中根本。

老廈門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廈門傳統小吃“芋包”,鬆軟可口

一個個點綴好的小芋包,放在蒸籠裡蒸上2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蒸芋包的時候最忌掀蓋,蓋子掀起冷氣進入,鍋內的芋包就有可能蒸不熟。蒸熟後的芋包個頭逐漸膨鬆變大,內裡的餡料就像要破皮噴湧而出,讓人饞涎欲滴。但是心急是沒用的,出爐後的芋包內裡溫度很高,吃了容易燙嘴。這時不妨趁著放涼的時間準備點蘸料,抓一小把香菜點綴在粉嫩的紫色芋皮上,再佐上廈門特有的甜辣醬和沙茶醬,人世間美味也就不過如此了。剛出鍋的芋包白嫩嫩香噴噴,外皮芋頭香味足,口感絲綿,搭配鹹香的餡,甘鹹相宜很可口。

老廈門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廈門傳統小吃“芋包”,鬆軟可口

品嚐芋包也需要一定的順序,先品嚐皮,然後裡面的餡料再品嚐一下,先吃它的原味,然後再加上沙茶醬、蒜蓉,一步一步去蘸醬,再一起吃下來,味道可以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吃出來。嘗上一口芋包,芳香四溢,裡面不僅有濃濃的鄉土氣息,更多的是家的氣息。廈門傳統小吃“芋包”,鬆軟可口,是老廈門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小夥伴們,你吃過廈門傳統小吃“芋包”嗎?

老廈門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廈門傳統小吃“芋包”,鬆軟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