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透过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筑的内涵蕴意

《红楼梦》|透过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筑的内涵蕴意

对一个时代的人文智慧研究首先就要研究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自红楼问世的两百年以来,对此进行研究的人数不胜数,研究方面也各种各样,象、哲学思想、语言文化等,鲁迅先生曾将《红楼梦》定义为“清之人情小说”,并且论述小说的主题道:“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红楼梦》涉及到了烹饪、服饰、历史、政治、宗教、书画、医学、金石等各个方面。曹雪芹在此书中通过高超的写作技术和特殊的写作技巧,将明清时的各方面展示的淋漓尽致,使研究者乐此不疲的去研究“红学”。

《红楼梦》就像一个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发现,这也正是这么多年“红学”经久不衰的原因,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以及建筑家服装设计等等都对红楼梦的研究乐此不疲。但对贾母上房结构研究的还是较少,今天我们就来对贾母上房来进行研究。

一、对《红楼梦》背景的分析

1、文字狱的影响

清朝从康熙开始制造出一系列的文字狱,让知识分子饱受欺凌,草木皆兵。正是在这样严格的环境中,《红楼梦》应时而生,最开始也只是在民间秘密流传。而作者曹雪芹也为了掩人耳目,不吸引官府的注意,不得以在开篇第一回就为自己辩白说,说此书亦真亦假,不关朝政,也不是真实发生的事,而是自己做梦梦到,自己只是来抄录下来。

《红楼梦》|透过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筑的内涵蕴意

书中没有明确点明时间。而我们要研究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不止要看房屋构造,更重要的还要了解背景。决定封建社会的建筑构造的不止是环境地理问题,还有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人物的身份地位。因此在探究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之前需要看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政治。

2、《红楼梦》的时间背景

因为当时文字狱事件频频出现,因此曹雪芹为了避免入狱才虚构了一个时间线索,但是我们从文章的一些细节依然可以看出朝代。比如在《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的丧榜上的字就可以得知书中当时皇帝的帝号和年号。而到了下一章回时秦可卿出殡时旗子上写的字,也可以判断下一任皇帝的帝号。

且在小说中的大量人物服装描写就可以看出是这正是清初人的衣着特点,比如黛玉的红袄、宝玉的红缨就让人印象深刻,这是清朝经常出现的衣服风格。有不少服装设计师对红楼梦中着装描写乐此不疲。

文中也有提到宝玉的洋玩具,西洋镜和洋烟盒,以及枪支走火,这些情况都是始于清朝初期,清朝后期就开始闭关锁国了。而从前后对比也可以看到书中的这个朝代的消亡以及贵族的堕落,贾府也从开始的钟鸣鼎食之家渐渐腐败消亡都体现了一时间天翻地覆的场面

《红楼梦》|透过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筑的内涵蕴意

在结尾曹雪芹借贾之口说白茫茫大地,而也只有在王朝的覆灭才可称之为“白茫茫大地”,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站在清中期来描述明末清初的社会,作者也以末世的人物为原型来构造书中的人物。

二、对上房”人”的分析

贾母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满面慈祥的老慈母,对宝玉的宠爱甚是明显,将宝玉视为掌上明珠、心尖上的宝贝,甚是温柔慈爱,但是实际上说贾母老奸巨猾也不为过,贾母为人虚伪狡猾,且在府里作威作福,恩威并施,用自己的地位来逼迫下一代,统领全府倒像是个老太君。但在对贾母的研究中,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她对生活的艺术,这主要体现在贾母的对衣食住行的讲究上。

在书中的第四十回中,贾母和刘姥姥吃完饭后,带领园中的众小姐前往几个女眷的屋里玩闹,走至薛宝钗的房间时,只见: “雪洞一般”,连个玩器都没有,摆的花也只有两株菊花,甚是冷清,案上也只有两本书,连个名家的书画都没有,

被褥和纱帘都是冷清素净的。

而贾母出身本就高贵,是个大小姐,更何况还是贾府的当家大夫人,当然对于闺房摆设有一定的见解,还教导薛宝钗虽比不上宫中小姐的绣房,但是太素净也尽显小家风范,这可不适合一个大家小姐,大小姐就要有大小姐的样子。

同时吩咐鸳鸯说只将纱桌屏,石头盆景,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也就够了。又让她用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把房里原先的帐子也换了,从这寥寥数语就可以看出贾母的独到的审美,就换那么几样让房间就换了一个风格,尽显大家风范。

《红楼梦》|透过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筑的内涵蕴意

从刘姥姥进大观园可知,贾母喜爱赏花,而府中上下的人为了迎合贾母讨好贾母都摆上了鲜花,比如王熙凤在元春回家之际,贾母生辰以及府里举办的各种宴会都摆了不少各种种类的花草,彰显富贵气息。

在元宵节贾母院花厅饮宴时,就有“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等,从书中可以看出花草是贾府不可少的装饰。同时期的清朝也正是插花赏花风气一时兴起,花草也成为室内装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个时期人们已经向往艺术的人文生活了,室内装饰也偏向了人文的方面,重视人的精神上的享受。

三、对上房空间结构的分析

《唐会要》中写到建筑的地点、布局和房屋甚至到権的用具都有一定的讲究,从天子到平民之间的每个级别都有规定的法则。不同的官职和地位的房屋规定也不一样,比如古代的文官用圆柱,而武官用方柱,柱子到大门的距离也有一定的规定。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上面两席是李婶薛姨妈坐。贾母于东边设一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这里写的贾母坐的就是夔龙护屏矮足短榻。“夔”,就是龙,在清代流行雕刻在卧榻上,在短榻上。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第一次拜见贾母,晚餐时就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贾母作为贾府的大夫人,在正面榻上独坐。可见贾母用榻应该是坐北朝南,独占桌子的一面。故贾母用餐时独坐一长榻,三面有围栏的坐榻,两侧配的都是有靠背的椅子,且放在房间的正中央,可想而知自然被设计得古色古香,采用镂空或多种雕刻方式。

《红楼梦》|透过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筑的内涵蕴意

三面围栏都可雕刻,极富情趣,且榻上的设施齐全,可靠可躺,给人带来舒服的享受。在清式家具中,夔龙纹经常用到,他的特点就是硬角拐弯,有头的称夔龙,没有头的则称“拐子纹”。在短榻上,围屏一般是装饰的核心,其装饰多采用攒框镶屏板芯的做法,而屏板芯多是透雕、浮雕、镶嵌或金漆彩画,十分华丽。

这里贾母坐的榻是透雕夔龙纹,最可能的手法是在薄木板上透雕出夔龙纹,并镶嵌在攒接的围板内。清中期有一款紫檀透雕夔纹罗汉床就是采用该种形式,该罗汉床采用紫檀木制作,七屏式床围,框内用短材做榫攒接成拐子纹,在大拐子纹内镶嵌有用薄木板透雕的夔纹花牙,其装饰效果异常精美,也最符合透雕夔龙护屏纹的式样。

在腿足上,文本中只说明是“矮足”,在清代,三弯腿不再流行,代之流行的是马蹄足的应用,有的在腿足下设托泥。而紫檀透雕夔纹罗汉床束腰下直牙条,大垂洼堂肚,浮雕卷草纹。

在中国古代,“厅”是府邸中对外敞开的具有威仪和权重的,主要用于家庭接待客人或举办什么重大活动。但花厅则是古建筑中供饮宴、观剧、会客等用的内厅,其有别于正厅,大多建于园中,统称为“花厅”。在《红楼梦》中为了迎接元春省亲,便在贾母院的后面建了一个大花厅,作为以贾母为核心的重大活动场所。而书中王熙凤的生日宴和家庭的元宵宴则都是在贾母院的大花厅内举行的。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仅仅只满足于物质上的需求,还追求精神上的需求,艺术上的享受。“人文”意识促使在空间形态的营造重心从客体转向主体,即审美重心从室内环境转向“人”,从人的生理及心理的诉求考虑空间营造的美感,在以人为主体的营造观的影响下,室内空间从而转向空间细部设计、空间功能细化、陈设细节的关注等。

《红楼梦》|透过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筑的内涵蕴意

明代末期开始,人们开始关注人性的回归,中国传统空间营造不再仅仅关注室内的各实体要素的关系,同时逐渐关注到其空间使用者——人。 建筑也从为人提供住所上升到了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设计的人性化的要求实现了设计的重新塑造和设计向新的趋势发展,设计被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