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北魏線雕,線生於刀,刀生於畫,畫生於筆,筆龍也!乘龍者何人?

硯貴有銘,銘生於刀,刀生於書,書生於筆,筆龍也!乘龍者何人?

食古而化,入石三分,水墨藏於兵刃,疏密結撰有致,令人意悅欲書!

觀宗林先生佳構有感,是為之記,研農於賀蘭山下。


代表作品


這是一段輝煌的歷史,代表了佛教在青齊地區的興盛時期,用藝術的表現手法,還原歷史文獻,讓今人瞭解這一地區在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文化。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一、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


北魏時代的青州,乃海東重鎮,南燕主慕容德於公元399年佔領廣固城,次年遂建都於此(公元400-410年)。大約就在這一年(公元400年),慕容氏“欽朗名行,假號齊東王,給以二縣租稅。朗讓王而取租稅,為興福業”。這就是說,在南燕國時代,南燕國王封僧朗為齊東王,以二縣租稅之財,廣興佛事。廣固寺大約就是這時所建。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硯拓,正、背面。


《青州廣固寺造像硯》取自南北朝時期青州佛教歷史典,藉助北魏佛造像、魏碑書法和淄硯殘石,營造出蒼古的藝術風格。

廣固寺,乃南燕皇家國寺,謂東方之甲寺。因寺內有七級佛塔,故《魏書》、《北史》、《水經注》、《齊記補》等皆稱它為七級寺。它是青州最大的古寺,也是山東最大的古寺,也是當時中國東方最大的古寺,並且是青州乃至山東唯一載入正史的一座古寺。《晉書》、《南史》稱它為“七廟”,南燕國稱它為“郊廟”、“南郊之廟”,本寺的和尚稱“廣固寺”、“廣固南寺”(見《廣固寺塔銘》天寶九年),青州今存《大齊碑》稱它為“正東之甲寺”。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銘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鈐印:桐蔭草堂。

材質:宋坑淄石 尺寸:39.5cm*13.6cm*4.6cm


文獻出處: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卷26《淄水》記載了北魏時青州的水系、漢廣縣城、青州刺史曹嶷(約276-323年)所築廣固城及東晉青州刺史羊穆之築東陽城。文雲:“陽水東經故七級寺禪房南,水北則長廡遍駕,逈閣承阿。林際則繩坐疏斑,錫缽間設。所謂修修釋子、眇眇禪棲者也。陽水又東,經東陽城東南。義熙中,晉青州刺史羊穆之築此,以在陽水之陽,即謂城之東陽城。”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銘文: 陽水東經故七級寺禪房南,水北則長廡遍駕,逈閣承阿,林際則繩坐疏班,錫缽間設。所謂修修釋子、眇眇禪棲者也。陽水又東,經東陽城東南。義熙中,晉青州刺史羊穆之築此,以在陽水之陽,即東陽城也。歲次己亥春月,宗林敬造。


佛造像殘石硯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二、佛造像殘石硯-《晉譯華嚴經記》


《華嚴經》說的是釋迦牟尼成道之後,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所宣說,經中記佛陀之因行果德,並開顯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具稱《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是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此經漢譯本有三種:

一、東晉佛馱跋陀羅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為區別於後來的唐譯本,又稱為"舊譯《華嚴》",或稱為《六十華嚴》。

二、唐武周時實叉難陀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又稱為"新譯《華嚴》",或稱為《八十華嚴》。

三、唐貞元中般若的譯本,也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為《普賢行願品》,或稱為《四十華嚴》。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晉譯華嚴經記硯》內容取自佛教經典《華嚴經》後記所載歷史典故創作而成。佛造像題材借鑑雲岡石窟壁上造像,選用宋坑淄石精心創作,以魏碑書法營造出南北朝時期造像書法的藝術風格。

銘文:義熙十四年歲次鶉火三月十日,於揚州司空謝石、所立道場寺。請天竺禪師佛度跋陀羅,手執梵文,譯梵為晉,沙門釋法業親從筆受。時吳郡內史孟顗、右衛將軍褚叔度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訖。右錄《華嚴經記》,庚子春月,宗林沐手敬造。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辛巳十月,餘夢遊雲岡,得見彌勒菩薩。去歲七月入雲岡,見壁上造像如故。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材質:宋坑淄石 尺寸:30cm*14cm*3.8cm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硯拓:正、背、側面


文獻出處:《晉譯華嚴》後記中載:華嚴經梵本凡十萬偈。昔道人支法領,從於闐國得此三萬六千偈,以晉義熙十四年歲次鶉火三月十日,於揚州司空謝石所立道場寺。請天竺禪師佛度跋陀羅,手執梵文,譯梵為晉,沙門釋法業親從筆受。時吳郡內史孟顗、右衛將軍褚叔度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訖。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佛造像殘石硯-《青州廣固寺造像》《晉譯華嚴經記》


常宗林簡介,一九七二年五月生,山東淄博人,高級工藝美術師,淄博市第十、十一、十二屆政協委員。現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石雕專委會副秘書長,淄博常宗林篆刻藝術研究院院長、硯銘雕刻製作技藝傳承人、齊文化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央電視臺《一槌定音》欄目簽約藝術家。工書法、篆刻,精瓷刻和硯銘雕刻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