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龍樹背龕式”造像 歷史上僅流傳20餘年|映世菩提·石刻藝術裡的歷史煙雲(之三)

這種“龍樹背龕式”造像 歷史上僅流傳20餘年|映世菩提·石刻藝術裡的歷史煙雲(之三)

鄴城造像專區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正在成都博物館展出的“映世菩提”特展中,專門為佛都鄴城開闢了一塊專區。

眾多精美展品中,有一組背屏式造像,看上去和我們平時見到的佛像不太相同。

老實說,從審美的角度,我個人並不太喜歡這種風格,前幾天說過的“青州樣式”或者體量更大的佛像才是我的菜。但是成博展出的這批背屏式造像,我還是要吼一聲“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為什麼?只因它們中的一部分----“龍樹背龕式”造像,是隻有鄴城佛像才有的典型樣式。不僅如此,這種樣式在歷史上只流傳了20多年,所以我們今天看上去才發現它如此與眾不同。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鄴城遺址地圖

先來看看鄴城遺址在哪裡。

它位於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地處太行山東麗向平原過渡地帶,素有“天下腰膂”之稱。曹魏、後趙、冉魏、前燕均定都於此。北魏時,孝文帝曾在鄴城修築宮殿並一度考慮遷都於此。所以,它也算是幾朝古都了。

它同時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佛都。

史料記載,鄴下佛學始興於十六國後趙時期,北齊時佛教達到全盛,全國寺廟有3萬所,僧尼200萬人,僅鄴城就有寺廟約4000所,僧尼8萬人,成為全國佛教中心。在朝代更迭的兵燹中,鄴城漸漸沒落下去了。如今的鄴城遺址,除金虎臺、銅雀臺等少數遺址仍舊呈現在地面上,多數都埋於地下。

當年的鄴城佛造像藝術因政治、文化、社會風俗等因素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變化,以接受、學習古代印度佛教為主,是佛教文化融入中國本土文化的重要階段。受印度笈多風格影響,鄴城地區出現了一種以雙菩提樹為背屏、北齊新樣式佛像為主尊、以鏤孔透雕形式表現的白石佛教造像,其造型精美,特徵鮮明,與早年流行的尖楣狀背屏造像形式迥異,學界稱之為“龍樹背龕式造像”。據說,無論是透雕技術的廣泛運用,還是以整株的菩提樹作為背景,都與釋迦牟尼為悉達多太子時的樹下思惟圖像有一定的聯繫。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悉達多太子思惟圖

我們先來看看尖楣狀背屏式↓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王元景造彌勒像,東魏武定四年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立佛像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立佛七尊像,東魏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坐像三尊像,北魏

這種形式主要出現在鄴城及周邊地區,是鄴城佛造像獨特的題材,在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史上獨樹一幟。

仔細看,這些造像背屏為兩株相交的菩提樹構成,有的半圓形背屏上簡略勾勒出樹葉形狀,有的則採用鏤空雕刻而成,兩株交互纏繞的菩提樹樹冠層疊鏤空,上面還裝飾有龍、塔、飛天、瓔珞等。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思惟菩薩像,東魏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

彌勒五尊像,北齊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一佛二菩薩二弟子背屏式造像

看上去是不是和上面的悉達多太子思惟圖異曲同工?

這些造像主要製作於北齊時期,雖然體量很小,但勝在雕刻技法純熟,高超的技藝令人驚歎,不少還有保存良好的彩繪和貼金。

鄴城遺址歷年陸續出土了許多北朝白石造像,特別是2012年,在鄴城遺址東部搶救發掘了一處佛造像埋藏坑,一次發掘出土佛造像2895件(塊),是中國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穫之一,極大地豐富了對於北齊“龍樹背龕式”造像的認識。

經考古專家研究發現,這類“龍樹背龕式”佛造像在歷史上僅流傳20餘年。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鄴城遺址出土的倚坐佛像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鄴城造像專區

公元6世紀以前,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先後經歷了“涼州模式”和“雲岡模式”兩大發展階段,鄴城地區第一階段具有明顯的雲岡時期佛造像風格。

5世紀末,北魏孝文帝實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摹仿南朝造像風格的“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式造型成為北方地區佛教造像的主流。6世紀中期,“龍樹背龕式”造型在北齊文宣帝高洋時廣為流行,成為以鄴城為中心的北齊中後期佛像的典型樣式。

公元577年,隨著北齊滅亡,北周武帝將滅佛運動推廣到鄴城及北齊境內,之後楊堅又在鄴城實行了毀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在此期間遭受沉重打擊,寺塔盡毀,僧眾流離失所,流傳20餘年的“龍樹背龕式”造像旋即淡出歷史舞臺。

在佛都鄴城版塊中,另一件雄健華麗的譚副造釋迦牟尼像也是國寶級文物,不容錯過。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譚副造釋迦像,國寶級文物

這件造像面部已殘毀,但仍能看出佛像頭部殘存水渦紋髮髻,身穿通肩大衣,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持衣緣,跣足站立於蓮花座上。

背屏上,還可以看到對稱的飛天、火焰紋、力士、供養人等圖案。

有意思的是,這件文物上的飛天,明顯看出肢體稍顯僵硬,沒有南朝飛天的靈動之感,應該是北方少數民族還沒完全按照漢族審美改變飛天的印度風。

这种“龙树背龛式”造像 历史上仅流传20余年|映世菩提·石刻艺术里的历史烟云(之三)

體態略顯僵硬的飛天,與我們看到的南朝飛天的靈動大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