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古董怎樣真正入門? 如何提高眼力!三個方法助你快速眼力過關

這次給朋友們說點兒實的: 三個簡單可行的辦法

,就能讓您在不長的時間裡眼力過關,只要認真堅持。

上次說到要去物執、識執和我執,這是就修道角度說,"心“中正清潵了,這叫得道。但道與學是兩碼事。老子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又說要"為學日益","見多識廣"。這是修道和做學問的兩條道。

玩收藏是實戰,是老老實實的學問,虛虛乎乎就要賠本,甚至傾家蕩產。所以今天就要返其道而行,從去物執、去識執和去我執這三條道返回去,反而要修煉出“物識"、“知識"和“我識"!

先說“物識"。就是要大量地接觸真品,起碼要看見過上千件真東西。這叫把眼看乾淨。總看地灘假貨,眼晴自然就髒了,看什麼都對。憑什麼就敢說這東西對,這東西不對?最靠得住的理由就是我見過真的!人家未代皇帝、啟功就如是說: 我家有這東西,真的。或說這東西跟我家的不一樣,仿的。你看,這就是心裡有底啊,有譜啊。下棋要打譜,搞收藏也得打譜。當然,現如今自個家擁有那麼多真精稀的藏品,已是不可能了。

那麼到哪兒見上千的真品去呢?1,

國內外一流的博物館,國內的故宮有長年展的陶瓷館,還有不斷辦的專題展。下面的這個多寶格,也是故宮裡的,都是真品。(見圖一)各省市的博物館和有特色的場館都可去,如首都博物館和江蘇高安博物館,還有觀復博物館等。條件允許,大英博物館和臺北故宮都應去看。

玩古董怎樣真正入門? 如何提高眼力!三個方法助你快速眼力過關


2,正規的拍賣會,預展期間一般都讓上手,這可是好機會!別認為拍賣與咱關,不但要儘可能都上下手,有閒錢就買上一倆件,或許此市場上還便宜。

3,到公認的藏家家裡和店輔去看,買點兒東西,虛心向人請教。有些老藏家的東西也不貴,因為他入手早,東西多,讓出來不心疼。目的是抓住機會看真品。當然,把這個和拜師交友結合就更好。

4,還有個地方要特別推薦一下,景德鎮。這裡從唐宋就燒青白瓷,元明清民國一直是制瓷中心,出土和遺存的東西多,有中國陶瓷博物館、考古所出土瓷器博物館,還有幾位私人藏家,收藏的元明清出土器也成系列,能上手觀摩,把這些看遍,心裡就算打上一層譜了。

再說“知識“。沒有古瓷的相關的知識,不知道古瓷的來龍去脈,不懂點兒古瓷的燒製工藝流程,咱在古瓷面前就是文盲啊。自己不識字,只能聽別人乎悠,上當受騙就是家常便飯。比如,一個朋友收了件寫著“大明宣宗皇帝賞賜“底款的青花大瓶,問真不真?能真嗎?宣宗皇帝是宣德死後才追封的廟號!再如,畫著鬼谷子下山的五彩元代大罐,有朋友認定是重大新發現。稍微瞭解點兒陶瓷史,知道五彩明代才有,那還會上這個當!所以必要的知識必須有,該掌握的關節點必須牢牢掌握。

《中國陶瓷史》一定要通讀一遍,自已重點研究和收藏的門類要看看權威的專著。還要和師友們多交流探討,瞭解最新成果。這裡要提醒的是,讀書要讀好書,現在粗製濫造、掛羊頭賣狗肉的書太多,建議讀文物出版社、故宮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上海美術 江西美術出版社,還有香港及國外出的書,有些書真是不能看,害人!

玩古董怎樣真正入門? 如何提高眼力!三個方法助你快速眼力過關


最後說說“我識"。人是一個感覺認知的綜合體,邏輯思維、形象思維、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重覺等集於一身,而鑑古是正是個複雜勞動,必須調動這些眾感知來共同完成,誰來調動?那就是“我”。千般手段,集於一身,萬種變化,運於一心。所以這時必須有“我"來調動千軍萬馬,從各個角度實施攻克。具體說一個瓷器擺在面前,要先觀看器型,所謂標型學,是否合古制?再看其軸表,老化和使用痕跡是否自然?再看其胎質是否幹老到代?再看其裝飾畫工包括底款與時代是否相符?還要掂掂其手頭是否舒服均衡?其味道如何?新瓷有生味,做舊的有化學味,老瓷自然甜香,如果放上水插上綠植,會長得又綠又嫩…

玩古董怎樣真正入門? 如何提高眼力!三個方法助你快速眼力過關


問題的關健是,這個“我",不是執迷不悟的我,一定是經千錘百煉而悟成的超越了自我的正確知覺,他既有主見,又能自我否定,不斷朝著正確方向邁進,最終得到公眾和市場的認可。

文: 劉民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