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大家好,这里是海南省BIM中心,今天由冯普老师给大家带来教学-

002 Revit如何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视频如下:



本次分享主题内容:

a. 施工BIM结构模型的创建方法

b. 基础、柱、梁、板、异形结构构件模型创建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c. 命名规则

d. 连接方式

e. 信息添加: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段

f. 后浇带添加

g. 工程量的统计


注:以施工BIM模型应用为例

对于BIM模型的创建,接触过软件的BIMer来说,软件一掌握,模型的输出不在话下。但是如何创建一份能够用于施工现场解决问题的BIM模型,成了一条划分BIM建模工程师能力水平的分界线。

那么,如何创建施工BIM模型才能保证其实用性?如何正确的评估BIM模型的创建深度?有哪些常见的施工BIM模型创建技巧需要我们掌握?今天,小编给大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做相关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BIM结构模型创建需要注意"官方标准",以下内容来自国内相关结构BIM模型创建标准说明,可供大家参考。实际标准应用以需求为主,教学录播视频中有经验涉及,欢迎倾听!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进入实操讲解

提示:合适、正确的结构基础BIM模型创建,有利于模型的使用(参数化控制、工程量统计、深化出图等)。


结构基础、集水坑的创建,此类结构模型使用族或常规模型方法灵活创建。(详细操作看视频解说)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结构柱的创建,尽量使用【高度】来控制柱子的底、顶位置,灵活使用标高限制功能,减少后期模型修改工作量。结构柱的命名、相关信息的添加,保证后续应用。(详细操作看视频解说)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结构梁的创建,两端点的连接应用要合理(允许连接、不允许连接灵活切换),主次梁之间的连接注意、梁跨与跨之间的断开选择、后浇带/施工段处梁的断开处理。结构梁的命名、相关信息的添加,保证后续应用。(详细操作看视频解说)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结构梁连接处理。(详细操作看视频解说)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结构板的创建,板轮廓的界限应该灵活选择(施工精细模型按现场施工构造进行创建、大致模型整板创建)保证能用与创建模型的效率高效。结构板的命名、相关信息的添加,保证后续应用。

(详细操作看视频解说)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结构楼板后浇带的留置。(详细操作看视频解说)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异形结构构件模型创建,涉及到加腋、斜撑柱、零星结构构件等异形结构模型时,在软件族库"无"的情况下可自行新建族的方式创建,族的创建满足后续结构构件相关应用。

(详细操作看视频解说)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结构BIM模型工程量统计,主要量的提取为混凝土工程量,为保证工程量的提取准确,应该保证模型的创建准确、连接准确;为保证提取的工程量清晰明了,使用方便,模型的命名、区分信息的添加一定要提前制定(常见信息:楼层、编号、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流水段等)。

(详细操作看视频解说)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实用信息的添加,根据需求深度,可自行给模型添加额外数据、文字等信息。(详细操作看视频解说)

002 如何在Revit中创建实用的施工BIM模型(结构篇)


总结提示:

施工用的BIM模型的精细深度、数据包含量看现场实际需求而定,并不是一味的追求高精度的BIM模型。比如用来深入运用、量统计、后期运维使用等的需求,模型精度一定要保证;对于,仅外观展示、相关动画制作的需求,模型的简化使用反而能够提供使用过程的效率。以上内容为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经验,希望有助于大家,同时也希望资深人士一同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