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俗語:“一掃金,二掃銀”,說的是什麼?其實包含著很多的習俗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常常說的“一掃金,二掃銀”,掃的究竟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掃墳
首先這句俗語常出現的就是掃墳的時候,在古代的時候,紅白事從來都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所以喪葬的禮儀也是由來已久,從老人去世的穿裝殮衣裳、入殮、報孝、停靈祭拜、到最後的入葬都有一條獨特的禮儀習俗。而“一掃金,二掃銀,三撒騾馬成了群”這句俗語就在葬禮中出現,由長子在出殯起靈前掃墳,要頭頂簸箕、笤帚下到墳中,然後一手拿笤帚、一手端簸箕,左右各轉三圈,不斷往簸箕裡面掃盛著,且要念叨:“一掃金,二掃銀,三撒騾馬成了群”。這個被掃起來的土也叫“開山土”,預示著財氣和福氣,最後,將掃盛在簸箕裡的“財氣和福氣”端回家裡,撒入院中。
發展到今天,人們在送葬過程沒人願意再特意帶個鏟子了,所以第一剷土就用衣角包起來,撒下去。不過現在很多地方也沒有這樣的習俗了,一般都會選擇火葬這樣的形式,所以關於這個俗語也就不常見了。
新娘掃床
結婚時候“鋪床、掃床”這個習俗,早在我國宋代時候就已經開始流行,在迎親的前一日要邀請“全福婦人”為新人進行鋪床的儀式,“全福婦人”指的是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幸福、兒女成雙的人,鋪床的“全福婦人”一般由女方家邀請或是女方這邊的長輩親友擔任,在鋪床的時候就會說“一掃金,二掃銀,三掃騾馬成了群,四掃搖錢樹,五掃聚寶盆,六掃兒女一大群……”這樣的祝福語,這個就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不過光“全福婦人”掃床還不夠,在有些地方,新婚當天新娘還需要掃地,婚宴結束之後,新娘需要下地刷三隻碗、三雙筷子,然後由婆婆領著新媳婦開始掃地,由外往裡掃。這個時候婆婆還要在一旁說同樣的順口溜。
其實,不管是“全福婦人”還是新娘掃床,主要的目的都是為了將新婚的福氣和別人對新婚夫妻的祝福都掃回家裡去,期盼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臘月二十四打掃房子
在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打掃房子的一天就是臘月二十四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這天進行一次全面的大掃除,邊打掃還要說“一掃金,二掃銀,三掃掃個聚寶盆。聚寶盆裡有個寶,子子孫孫用不了。”目的就是為新年營造一個煥然一新的環境,稱為“掃年”,因為“塵”與“陳”諧音,掃走塵土也就意味著把這一年的“壞運”和“窮運”掃走,再新的一年可以把福氣迎進門,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
迎財神
除夕之後最重要的一個日子就是正月初五,在民間又稱為是“破五”,人們認為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這段時間百事禁忌,人們的很多活動都受到了約束,諸如不準婦女串門、不準動針線等。但是過了初五,這些禁忌都可以破除了。而且在民間這天還被認為是財神爺的生日,所以人們要在這一天迎財神,為此還有了一個關於初五迎財神的童謠:“鞭炮一響把張開,招財童子兩邊排;增福財神中間坐,增福增祿又增財。一撒金,二撒銀,三撒騾馬成了群,四撒搖錢樹,五撒聚寶盆,五子登科六六順。”
小編有話說: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蘊藏著許多哲學思想和道理,對我國的文化和歷史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正是因為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所以在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會增加一些東西,使得文化的內容也變得十分豐富,構成成份也極其複雜。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有些東西是好的,而有些東西就是糟粕,精華與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塊,使中華的傳統很難改進和發展。所以最重要的是能夠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樣才能使中華民族更加生機勃勃、更加和諧。
閱讀更多 朝野說古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