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第一位軍師是誰?有哪些歷史考證?

鄭州房吧


軍師是人們經常討論的問題,但是卻沒有多人真正理解何為軍師?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軍師的含義:

軍師官名。職掌之一。有以主謀劃施詐者。如新莽末,隗器聘方望為軍師,囂之部將高峻有軍師皇甫文。漢末,荀攸、華歆均任軍師。

《辭海》(1979年版)皆據此釋“軍師”為東漢、三國、晉設置的掌監察軍務之職官。《三國演義辭典》“軍師”條則釋曰:“軍師,官名。三國時三公及常設將軍所置屬官,其職為參謀軍事,類似幕僚。第五品。”同書“諸葛亮為軍師”條又指“軍師是品秩較低的屬官。”以上諸說,闡明瞭“軍師”作為封建官僚軍事機構中的職官的性質、職能和地位。反映了後代“軍師”職能的變化,卻並沒有揭示設置“軍師”一職的原初意義。(甚至也與《三國志·荀攸傳》所載相異。)事實上,在封建國家形成過程中,特別是激烈的戰爭時期,在君權需要士道和才智強力支撐之際,軍師的地位要崇高得多。

據現有記載,“軍師”一職的出現,起碼應上溯至戰國時代。《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曰:

於是(田)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其後魏伐趙,趙急,求救於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

中國歷史十大軍師

百家宗師 千古武聖——軍師鼻祖姜子牙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際遇。前半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七十多歲仍一事無成;後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圖,伐商滅紂,興周八百年之基業。這就是被後人奉為神祗的歷史巨人—姜子牙。他追往古而知來今,通古今之變,知勝敗之勢,曉民眾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術,為文王、武王之師,傾商立周,興周盛齊,救民於水火,為後世開創了弔民伐罪,恩及百姓的範例。百世而下,被尊為武聖,太公兵家宗師,堪稱當之無愧的千秋軍師第一人。

智士能臣 千古奇人——先秦范蠡

范蠡,先秦傑出謀略家,罕見的智士能臣。

初,越王執意伐吳,未聽范蠡勸阻,險些喪命。吳國三年,范蠡伴君處虎狼之中,石室忍辱,嘗便獻忠,為范蠡計謀,才保越王不死。事君復國興越,苦身深謀二十年,興師伐吳,讓越王報了仇。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時,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辭國相、大將軍之官,退隱東海之濱,治產業,力經商,十九後中三致千金,成了巨賈,名揚天下,令同代人望塵莫及,也叫後人難繼項背。范蠡,可謂家事、國事、天下事,無不精通,於從政,於從商,總是得心應手,堪稱千古奇人。

謀取天下 如烹小鮮——興漢三傑之首張良

張良,本韓國壯士,身負家國淪亡之痛,一心想行剌秦始皇,光復故國河山。因其仗義任俠,虛心上進,因而先得優越性世兵法,後廣交志士豪傑,並與劉邦相交莫逆。在秦末群雄並起的混亂時刻,張良投靠劉邦,可謂目光高遠。

張良善謀大計,不為假象所迷。鴻門宴上巧妙策劃,進退有據,讓項羽無可奈何,劉邦亦全身而退。略施反間小計,便令項王軍臣相疑陣腳自亂。末了,又以奇兵突襲,垓下一戰而天下

羽扇綸巾 智多巨星——蜀漢軍師諸葛亮

諸葛亮,古今中外,聞名遐爾。他是軍事戰略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神機妙算,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出神入化。如隆中妙對,巧借東風,赤壁之戰,巧取四郡,奇襲荊州,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無不閃其智慧的光輝。

諸葛亮,又是安邦治國的政治家。做一代名相,他奉行法制,助劉備安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德威並舉,儒法並用,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不朽貢獻。

學富五車 功蓋孔明——東晉王猛

王猛,人稱“賽諸葛”,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政治謀略家。東晉五胡十六國,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王猛擇主而事,輔苻堅據秦州趁勢而起,建立起前秦王朝,小小“前秦”之所以能梟視群雄,統一北方,堪稱“常勝將軍”。在治國上,獨展長才,不但國泰,而且民安。可惜王猛英才早逝,五十一歲便撒手人寰。

少志凌雲 相知重臣——中唐謀略家李泌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肅宗、代宗、德宗的顧問。在安史之亂以及以後的動盪年代裡,他深謀遠慮,全局在胸,避開禍端,為國家解決財政困難、安定邊緣地區做了大量工作,保證了唐王朝的穩定和發展,是一位傑出的謀略家。

半部論語 治理天下——北宋佐國良臣趙普

趙普,北宋佐國良臣,他以孝行感動趙匡胤,以對局勢的銳敏觀察和果敢應變,導演了黃袍加身的好戲。他力勸太祖御駕親征,迅速平定了眾多割據政權。從唐末以來的亂世爭紛中,他清醒地意識到藩鎮之危和窮兵黷武帶來的隱患,提出了一系列切中時弊的改良措施,杯酒釋兵權堪稱最佳註腳。

史稱趙普貴為國卿,親若家相,沉厚多智,善斷大事。從其三落三起,長達五十年的仕途生涯可略窺忠君佐國之道。

學貫天人 才兼文武——明朝軍師劉基

劉基,年青時即學識淵博,“通古今之變”。初時,效力元朝,後因不滿其腐朽統治,從而走向反抗,為大明江山創立出謀劃策,立下不朽功勳。他為官清正,一貫反對貪官汙吏,主張廉潔奉公。他性格倔犟,不畏強權,不阿權貴,潔身自好,超然物外,可像他這樣神智過人的人也終難逃小人之陷害,以致抱恨而終。

遁跡空門 和尚軍師——明成祖功臣姚廣孝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佛教盛行,和尚多如牛毛;在威雄壯的歷史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但超塵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積極用事,卻極為少見,姚廣孝就是這一位奇特神秘的人物。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風雲變幻,在驚心動魄的政治舞臺上,姚廣孝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但策劃兵變,指點江山,又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最擅長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創業中勳功第一。

蛟龍出頭 佐清智囊——范文程

范文程,初為大明生員,後努爾哈赤誓師南下,他淪身為奴。皇太極登位,范文程悟移人生,甚有政治家之見識。守遵化,突圍力戰,戰功顯著;行反間,功不可沒;勸降明軍,乃得頭功。後得皇太極重用,成肱股大臣。諫言天下,計取中原,禁令士卒勿搶百姓,乃收民心,廢除增加田稅,乃快民心,爭取漢臣歸順、合作,乃治民心。范文程,為清朝打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不亞漢之張良,明之劉基


汐水柔情


軍師作為一個職務,產生於東漢、三國時期。三國時期郭嘉被曹操封為“軍師祭酒”,也就是首席參謀的職務;劉備封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等職務,類似於總參謀長。按照軍師這個職務功能來講,平時時帝王的老師,戰時就是參謀作戰的人都是軍師了。

第一位軍師的話,我這裡推薦給大家兩位符合條件的人選,並考證下他們是否符合軍師候選。

伊尹輔佐商湯,滅夏興商。

一、伊尹生平

伊尹原來的名字是伊摯,出生於空桑(現在河南杞縣附近),夏朝末期的商國人。空桑這個古地名源於在山東西部、河南東部、安徽和江蘇的北部在三千多年前有大片的桑樹而得名。伊尹是個棄嬰,被採桑女撿回,有莘氏的王收留了他,並交給自己的廚師收養了他。因為撿到他時,在伊水附近而得姓“”。輔佐商湯建國後,被封為尹,相當於丞相的職位,故此後人稱他為伊尹。(中華廚師之祖伊尹)

有關伊尹的記載主要是殷墟甲骨文,春秋戰國和漢朝的史書,記載比較零散。不過通過零散的記錄也能瞭解伊尹的生平。如《列子.天瑞》中記載:

“伊尹生乎空桑。”

《墨子.尚賢》中記載:

“伊尹為有莘氏女師僕。”

在殷墟的甲骨文中記載了伊尹和大乙共同祭祀,這裡的大乙就是商湯了,可以想見伊尹當時的地位了。

伊尹的後世名頭很多,首先它是中國廚師的鼻祖,獨創用鼎調和五味,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來源於伊尹。伊尹還是帝師、巫師、巫醫、政治家、軍事家。這些都是來源於先秦時期文獻和甲骨文零星的記載,由於時代久遠,只有甲骨文存世。

二、輔佐商湯,滅夏興商

伊尹成了商湯的老師,商湯用伊尹做了自己的臣子。《孟子》中記載:

“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

伊尹是商湯的老師,後來成為臣子。伊尹教授商湯治國的方略是堯舜之道,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強。商國也在諸侯國中逐漸強大起來,得益於伊尹的輔佐。

伊尹曾經在夏朝桀王的宮廷任職,他了解到,桀不體恤民情,搞得是民怨沸騰。知道夏朝滅亡的日子不遠了。為了更詳細的瞭解桀的內部情況,他結交了唄桀拋棄的王妃妹喜,瞭解了夏朝的內部的虛實。《竹書紀年》中記載:

“命扁伐山民,山民送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後愛二人,……而棄其元妃於洛,曰妺嬉(喜)氏,以與伊尹交,遂以亡夏。”

伊尹是利用間諜的高手,也是鼻祖。後世諸多兵家都對其推崇備至。

商湯經過十一次的征伐,消滅了周邊不少忠於夏朝的小王國。為了試探夏朝的軍事實力,伊尹讓商湯停止對夏朝每年的納貢。夏王桀,勃然大怒,起九夷之兵準備攻打商國,伊尹讓商湯納貢給夏朝,不要與夏朝正面衝突。這是伊尹試探夏朝的政治軍事盟友,夏王是否能調動同盟軍隊。第二年,伊尹再次停止納貢,夏桀王再次徵調九夷,九夷卻沒有參加。這次商國和夏朝打了一仗,結果夏王朝大敗,隨即滅亡。

伊尹應該是最早做著類似於軍師和帝師的職位,輔佐商湯建立了商王朝,不過記載相對較少。

姜子牙輔佐周武王,興周滅商

由於《封神演義》的傳播,姜子牙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在民間有很多傳說。周文王姬昌在渭水找到他時,親自抬著姜子牙出山,共行808步,的周王朝享國808年。這些都是傳說,和真實的姜子牙相去甚遠。(周武王姬發劇照)

一、姜子牙,又名姜尚、呂尚,號飛熊。他的祖先是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勞,被封在呂地(河南南陽),到姜子牙時,已經淪為平民了。姜子牙曾經在商紂王的宮廷了做官,他感覺紂王無道於是辭職,遊說於諸侯,一直沒被重用。一日姜子牙垂釣於渭水河畔,周文王擅長卜卦,一日外出狩獵占卜了一卦。《史記》中這樣記載:

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 ,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意思是這次狩獵得到的是周國霸業的輔佐之臣。這也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典故的由來。西伯侯姬昌和姜子牙是同乘一輛車回西岐的。(姜子牙劇照)

二、紂王對西伯侯姬昌非常不放心,囚禁姬昌在羑里,在貢獻了諸多財物和美女後,姬昌才脫身回國。他和姜子牙策劃周的發展計劃,打算推翻商紂王的統治。姜子牙提供了詳細的計劃,對內推行德政,吸引百姓來到西岐,聯絡對紂王不滿的諸侯,勸說他們向商朝納貢,這一舉措使商紂王對周國的戒心放鬆了。同時姜子牙秘密訓練軍隊,為推翻商朝統治做準備工作。

在周文王公平解決了虞國、芮國的國土糾紛,被諸侯所稱道。周文王還討伐了崇國、密須和犬夷,這三個國家經常侵略周邊的諸侯小國。諸侯們大都依附周國,這也是姜子牙的功勞。(姜子牙手持《六韜》雕像)

周武王姬發繼位後,“師尚父”姜子牙,也即是帝師兼任相父了。紂王將商朝著名的賢臣箕子微子、比干等人殺的殺,囚禁的囚禁,同時商朝的主力在討伐東夷部落,國內空虛。周武王和姜子牙認為時機成熟了,率兵伐紂,響應的諸侯達到了八百多家,會師於牧野。紂王緊急調集自己的部隊和在京城的奴隸組成大軍對抗,這支軍隊卻臨陣倒戈,紂王逃回朝歌,自焚而死。大周建立後,商朝的王族箕子東渡朝鮮,建立了箕子朝鮮;紂王的兒子武庚被封在商朝故地;姜子牙封齊國。

三、姜子牙是兵家之祖,齊國兵聖、中華武祖。著作有《六韜》,又稱作《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對中國軍師思想的形成有巨大貢獻。唐朝唐肅宗時期,為姜子牙建立“武成王廟”,又稱“武廟”、“太公廟”。供奉姜子牙,歷朝著名的64位名將站立在他的兩側。宋朝時期,加封姜子牙為“昭烈武成王”,下屬的64將進行了增減。元代以後姜子牙被神化,成了封神演義的主角色,不過裡面的情節是真的。(《六韜》圖)

伊尹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具體史料相對比較零散,好多的事實是拼接起來的,好多人也不熟悉,傳播力度也不夠。而姜子牙的史料相對豐富的多,他的事蹟也為古代人所認同,現在也有很多人認同姜子牙。

我個人比較認同中國的第一位軍師是姜子牙,你覺得吶?


穿越再現彼岸


中國古代第一位軍師有3個人選:伊尹、太公望、孫臏,為大家作一些分析。


首先明確一下軍師的定義:

軍師:“坐為計謀”,是為謀主;平時亦可為君主、主將的兵法、戰略等方面的老師。

最早見於文獻是記錄先秦時期儒學作品的《禮記》:

《禮記·檀弓上》:“謀人之軍師,敗則死之;謀人之邦邑,危則亡之。”

此時的軍師,表示的是軍隊。

而真正表示統帥助手,“軍事參謀”的意思,是在東漢末年。

《三國志·魏書·荀攸傳》:太祖表封攸曰:“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1. 伊尹:從奴隸到權臣


伊尹出生於有莘國空桑澗,其母為侁民,居住在伊水,以伊為氏;尹是正的意思,在甲骨文象徵著權力者。

他本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隸,來到商湯作為廚師。伊尹有遠大抱負,不甘作奴隸,於是利用向商湯進食品的機會,向商湯分析天下形勢。商湯很欣賞他,便取消了伊尹奴隸身份,並提拔其與仲虺為左右相。

《殷本紀》:“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親近的意思)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

當時夏桀無道,伊尹從戰略角度出發,建議商湯停止向夏朝納貢,以試探其反應;夏桀隨即調動九夷之師,準備討伐商湯。商湯則馬上“謝罪請服,復入職貢”,穩住夏桀,繼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過了不久,傳來了夏桀誅殺重臣、眾叛親離的消息。於是商湯再次停止向夏桀的貢奉。這次,夏朝已不再有積極的反應:九夷之師不起,有緍氏公然反抗,各諸侯不遵夏的號令。商湯等待的時機終於成熟。

公元前1,600年,輔助商湯滅夏朝,商朝建立。伊尹任職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經濟比較繁榮,政治比較清明。

太甲(商湯的長孫)即位時昏庸無能,伊尹就將他流放到桐地(今河北臨漳),建宮居住。隨之伊尹自行攝政,管治國家。直到3年以後,太甲悔過自新了,才迎回太甲,並讓他重新執政。

(注:另有《竹書紀年》記載,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7年後,太甲潛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伊陟和伊奮繼承伊家。但根據出土的甲骨文顯示,直至商朝末年,商朝仍然堅持對伊尹的祭祀,用的犧牲數目及品種為商朝先王同級的太牢,因此《竹書紀年》的記載有可疑之處)


伊尹歷事五代商王: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共50餘年,為商朝立下汗馬功勞。沃丁八年(前1549年),伊尹病逝,終年100歲。沃丁以天子之禮把伊尹安葬在商湯陵寢旁,以表彰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


(注:伊尹出身廚師,烹飪技巧出色,“以鼎調羹”,“雉羹之道”,“調和五味”,不僅美味可口,還治好了商湯的病,因為被後世尊為中華廚祖)


分析:伊尹對商朝的貢獻是以治國為主,曾對攻夏提出過戰略方面的意見,但是否列為軍師則有不同說法。



2. 姜子牙:渭水邊的兵家之聖

姜子牙(?-前1015年),姜姓,呂氏,名尚,又稱姜太公、太公望等,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商朝建立週期,並著有兵法書《六韜》(武經七書之一,亦有說法稱是後人依託其名而作),被後代奉為武聖(唐初起設置武成王廟,主祀姜尚,儀典與文廟相同)、兵家之聖。


分析:周文王、周武王先後拜姜子牙為師,雖無考證在征討商紂時,姜子牙曾擔任軍中幕僚之職,但在戰略規劃與兵法指導方面,仍有軍師之實。


3. 孫臏:

孫臏(公元前382年至前316年),是戰國中期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原名孫伯靈,因受過臏刑而稱孫臏。

(注:根據《順治年鄄城孫氏族譜·序言》記載:“孫臏號伯靈”,但此族譜內容的真實性仍存爭議。)

孫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穀縣阿城鎮、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是孫武(尊稱為孫子,或孫武子,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的後代。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田忌推薦給齊威王后,齊威王向他請教兵法並讓他擔任自己的兵法教師。

他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齊國的霸業。

唐德宗時期,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分析:孫臏是真正意義上的謀主,是齊國的軍師。


綜上,中國的第一位軍師應該是姜尚(姜子牙)。


最後是彩蛋:特別介紹孫臏在民間的地位 —— 被奉為6個行業的祖神(這個厲害了)

制靴:傳說孫臏被龐涓暗害後,為保護被削去髕骨的傷腿,用獸皮製成有史以來第一雙過膝皮靴,後世的靴匠將孫臏尊為祖神;

製鞋:傳說孫臏下山遇到一位被毒蛇咬傷的樵夫,為了不讓蛇毒攻心,孫臏用劍將樵夫的雙腳砍去,然後砍下自己的雙腳獻給樵夫,而樵夫將自己鞋穿在孫臏腿上供其行走。因樵夫忘記詢問孫臏的姓名和住處,為感激孫臏的救命之恩,樵夫夫婦製鞋送人,使鞋匠一行逐漸興旺。鞋匠們後來知道了孫臏舍足救樵夫的事,就把他尊為製鞋業的祖神。

(注:這個有點扯了)

皮革業:傳說孫臏被龐涓挖膝之後,只好跪步行走,需要用皮張裹纏膝部。因為帶毛的原皮非常硬,磨得膝部非常疼,他就將皮子去毛後加工柔軟,使用起來舒服方便,從此便出現了皮革業,而孫臏也成了這個行業的始祖;

燒炭業:傳說鬼谷子讓孫臏、龐涓二人外出尋找“無煙柴”,孫臏在烏鴉叫聲的提示下挖窯燒炭,找到“無煙柴”,鬼谷子對孫臏十分滿意,而龐涓則對孫臏更加忌恨。從此,人們把孫臏尊為燒炭業的祖神;

豆腐業:傳說鬼谷子為考驗孫臏、龐涓而假裝生病。孫臏為了讓老師吃點有營養的東西,就磨了豆漿,正巧他晾的鹽,被露水化成鹽水流進豆漿,豆漿凝固變成了豆花(還有一個傳說是龐涓往豆漿裡灑了泡尿)。鬼谷子吃完豆花後,誇獎了孫臏,要求孫臏再做點。龐涓十分嫉妒孫臏,偷偷的往鹽水裡加了點石膏水,沒想到也製成了豆腐。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孫臏和龐涓供奉為豆腐業的祖師爺和保護神。

泥塑業:傳說孫臏曾流落至吳地以做泥人為生,後來孫臏出任齊國軍師,以泥人、泥馬布陣,破了龐涓的“五雷陣”,無錫惠山人傳承了孫臏捏泥人的技藝,孫臏也被無錫惠山的泥塑從業者尊為開業祖神。

(注:流落吳地不知有什麼考證,泥人泥馬和撒豆成兵是一個效果吧,只能說民間對孫臏是極為推崇尊重的。)





萬里長空夜未央


中國歷史上,首推軍師者,應為姜尚、姜太公。

言傳著有,但也有人有疑。因為姜子牙,只是諸子略兵家類中不見著錄?但在儒家類著錄有即今。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古墓中,發現大批竹簡,其中就有五十多枚。這證明,在西漢以廣為流傳。但真正的著者是誰(傳為姜子牙),不敢肯定?

現能確認的,最早可稱為"軍師創始人"的,非鬼谷子莫屬。

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名王利、王禪),號玄微子。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生率年不詳。

鬼谷子可稱″縱橫家"之鼻祖。(縱橫家,列為″九說"之一)。因憑辯才進行政治活動者,縱橫即合縱連橫。也就是現在講的:″反覆無常,不按常理出牌,設第劃謀,多以國之政治需要出發"。

鬼谷子,可謂″三千多年前的超級軍師"。有傑出弟子:蘇秦、張儀,另有孫臏、龐涓。司馬遷稱蘇秦、張儀″此二人真傾名之士"。

可見:弟子名如此,師父當如何?


眸子8552


誠邀!軍師一職,源於漢朝,是參與軍事決策,提出作戰建議方面的官職,像孫臏,荀攸,法正一類人物。有時候可能我們會誤解,認為軍事就是姜太公,諸葛亮一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這種人物。其實軍師只能提出建議,籌劃策略,但沒有決策權,主將是可以否定軍師的策略,或者採納軍師的建議,應該和如今的參謀長是一樣的職責,所以像姜太公,孫吳子,管仲等等都不是軍師,這已經屬於是統帥,是軍隊的最高決策者。


於是(田)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其後魏伐趙,趙急,求救於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


中國歷史上所記載最早的軍師應該是戰國時期齊國孫臏。上文是《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所記載的一段故事:田忌向齊威王推薦孫臏,齊威王召見後,見孫臏熟知兵法,便向其學習軍事知識。後來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危急之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打算拜孫臏為將軍,統兵前往,孫臏因自己受過重傷,身體殘疾便謝絕了。隨後齊威王任命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坐鎮中軍,出謀劃策。由此可見,孫臏應該是歷史上記載的第一位軍師,在擔任軍師一職期間,孫臏以奇謀數次打敗敵軍,籌劃多次著名戰役,立下了赫赫功勳。至今仍被人所敬仰!



我是小逸聊史,品讀古今史實,探討人生哲理,感謝小夥伴們閱讀觀看,如果覺得小逸說的有道理,求大家動動小手,點點關注!😊


涼州牧001


第一位軍師應是姜子牙,即姜尚。他輔佐周文王強周攻商,為周武王建立西周奠定了基礎。姜子牙籍貫有山西、山東、安徽說。也有河南南陽二說,河南濮陽說。鄙人在今日頭條曾傳文,己講及姜子牙的故里諸說。認為其始祖為山西人,時間不長就遷往楚國,今南陽附近。若干代後其中一分支遷往南陽東之今南陽屬縣。安徽說指的是臨泉,-這裡是姜子牙後裔之一支的遊牧地。至於濮陽,這裡實際是姜子牙以屠牛為藉口,收集商代情報,準備輔佐周文王之地。山東為遊居處。

有古籍稱,第一軍師為伊尹。是不是伊尹,這裡不作辨說。僅就其故里略提一下。伊尹有十多處說,僅河南即有五處說。陝西有合陽說。不僅其一人,西周的幾個主要人物,豫陝均有地緣之爭。如:還有文王之太妃,孔子弟子子夏,以及莘地、幸澤等,甚至是白水之杜康說等。其實周文王太妃是河南駐馬店一帶人,二人結婚於濮陽西之一帶:伊尹為河南杞縣葛崗鄉空桑人。合陽稱上述二人為他們之地人,見之於清代之合陽志,依據是宋代朱熹稱太妃合陽西河人。朱熹是把河南黃河北之西河,誤寫成了合陽之西河。須知,孔子及其弟子的活動地均在豫中以東,並以豫東為中心地,子夏從未到過陝西。還有周文王當時與太妃結婚時,周文王正為商之大臣,不可能跑到陝西合陽耒結婚。


齊聲喚賢


據《奇門遁甲》裡說,黃帝戰嗤憂時,天神授了黃帝《奇門遁甲》一千八十局,然後黃帝就讓“風后”推演。可見“風后”是黃帝身邊能參與軍事的人,後來《奇門遁甲》到了“姜太公”手裡刪成七十二局,到了漢“張子方”又精到十八局。後來到了“諸葛亮”手裡,《奇門遁甲》列三奇,可以掌上定乾坤。

從以上大神,可以看出“風后”應該是歷史上第一位軍師,而且在《史記》裡也提到,黃帝時期確實有“風后”這麼個人。


夏有涼風61


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他是華夏軍師第一人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對“軍師”這個概念做一番定義。大家對於“軍師”這個詞的熟稔,可能最多的是來自三國的諸葛孔明。在三國演義的推波助瀾下,諸葛亮儼然成為軍師的化身。其實,作為一個正經的軍中職務,軍師是在兩漢時期設立的,主要職責是監察軍務。而在“演義”中,“軍師”演化成了出謀劃策的關鍵先生。

題目中所說的“軍師”恐怕就是指類似演義中諸葛亮般在軍中指揮作戰的高人,那麼,對於這樣的角色,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姜太公了。西伯昌奉姜尚為師,姜太公為了周出謀劃策,奇招迭出,的確出力不少,但是對於關鍵的武王伐紂,太公究竟充當了什麼角色,史料並沒有提供更多的介紹,某種程度上說,目前的史料只能支撐姜太公是一個重要文職臣屬的說法。

在下看來,有一位春秋戰國時期的殘疾人堪稱真正意義上的軍師鼻祖,那就是孫臏。

孫臏跟龐涓一起拜師鬼谷子讀書,學習兵法。龐涓後來為魏國效力,自覺不如孫臏,就騙孫臏到魏國,然後尋機誣陷,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

孫臏的本名很可能就不是“臏”,臏刑才給他留下這個名字。

孫臏受刑後找機會接觸到來訪魏國的齊使,讓齊使帶他回國,投靠了當時善養門客的田忌。

田忌賽馬也是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孫臏這麼厲害,齊威王就拜他為師了。

後來魏國伐趙,齊威王想拜孫臏為將,孫臏認為自己身殘做將不可。齊威王就拜田忌為將,以孫臏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

圍魏救趙的經典戰例就這麼誕生了,13年後,魏國和趙國合力攻打韓國。孫臏重出舊計,順便幹掉了師弟龐涓。所謂“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的故事。

在下書讀得少,先是看的《三國演義》,當然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來,看到《史記》等資料中孫臏的故事時,當時就驚歎,這不是和諸葛亮是一個路數嗎?都是精於謀略計算的神人,所以今天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反應就是孫臏了!


重舟難過千重山


所謂軍師,就是軍中師傅,應該算了文職人員,就是幫助主公出謀劃策的人,就是身居深屋,決策千里,並且權傾朝野的高人,每朝每代都有這種人。三國中的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代表,象封神演義的姜子牙也屬於這種人,春秋戰國的孫臏也就是這種人物,後來各朝各代都有這種人物,也稱謀士,但是沒有調動的權利,只是出計謀,劃策略而己。


安徽巢湖記憶


中國古代第一軍師應該是姜子牙,著有《太公兵法》,公元前1046年幫助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取得了牧野之戰的勝利,推翻了商朝統治,開創了周王朝八百年的統治。應該是最早最成功的軍師,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