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的表弟初中沒畢業就說自己不想讀書,要出來打工啦,小編聽著他一遍遍的哭訴:“我為什麼要讀書?不讀書去打工掙錢挺好的?”小編一時有點懵,是呀,為什麼要讀書呢?

小編也在思考,畢竟前面的二十幾年讀書生涯都是按部就班的,中考考上了就讀高中,高考考上了就讀大學,大學畢業了就自然而然工作啦。而要說讀書能掙多少錢?從我工作過的這幾年而言並沒有,那麼我該如何去回答他呢?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為了將來能找份好工作,為了能過上富足的生活,為了......”我的答案顯的那麼的蒼白;

“嗯,通過讀書,我們能總結過往,能認識人性......”這個答案說服我自己都很難;

那麼究竟讀書的意義何在呢?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胡適先生:人為什麼要讀書?

先生認為有三點可以講:

第一,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

第二,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

第三,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並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讀完更多的書後,你會發現讀書讓人的姿態越來越低,眼界卻越來越高。

書不會拒絕你,讀書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在歲月的流逝中,它會把最美好的運氣融進你的生命中。

楊瀾——努力讀書,你才能選擇想要的生活

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努力讀書,你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才能享受自己當下的生活。

龍應臺:孩子,我什麼要求你讀書?

著名作家龍應臺女士在跟她兒子的對話中,曾這樣說道: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孩子,總有一天,你會長大,你要肩負起自己的人生。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每天埋頭苦幹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嗎?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拼命硬幹卻只能蝸居在地下室嗎?

努力讀書,學習一些技能,並不一定能讓你成為百萬富翁,卻至少可以讓你選擇一份喜歡的工作,而不是被迫地讓工作來選擇你。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奧巴馬演講:人為什麼要讀書

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在一個開學日上發表了一次精彩的演講,告訴學生們,他們為什麼一定要上學。

奧巴馬在演講中直言: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是有用之材,而發現自己的才能是什麼,就是你們要對自己擔起的責任。

或許你能寫出優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讓那些文字出現在書籍和報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語課上經常練習寫作,你不會發現自己有這樣的天賦;

或許你能成為一個發明家、創造家,甚至設計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樣流行的產品,或研製出新的藥物與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學課程上做上幾次實驗,你不會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天賦;

或許你能成為一名議員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麼學生會或參加幾次辯論賽,你也不會發現自己的才能。”

讀書,給了我們真正發現自己的才能的機會。而且,專業的技能,只能通過專業的途徑提升。

楊絳先生——讀書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楊絳先生在一篇《讀書苦樂》裡說:

“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

翻開書面就闖入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對質。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不問我們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屬於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

我們可以恭恭敬敬旁聽孔門弟子追述夫子遺言,也不妨淘氣地笑問:言必稱‘亦曰仁義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們同一時代,會不會是一位馬列主義老先生呀?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我們可以在蘇格拉底臨刑前守在他身邊,聽他和一位朋友談話;也可以聽斯多葛派匹克悌忒斯的《金玉良言》思考懷疑。”

對於愛好讀書的人,讀書的極大樂處就在於此:可以追求完全的精神享受。

通過文字所傳達出的那個完全自由的精神世界,這是書以外很難得的。

猶太人代代相傳的祖訓

曾經看到過一則令人驚歎的數據:

有一群人,他們拿走了38%的美國國家科學獎、27%的菲爾茲獎、27%的圖靈獎、42%的諾依曼獎;以及1/3以上的普利策獎和1/3以上的奧斯卡獎。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在其它頂級國際科學獎項中,這個比例甚至更高。是的,也許你已經猜到了,他們是猶太人。那你有沒有想過這後面的秘密呢?

那就是,猶太人遵循一條代代相傳的訓誡:

當你處於窮困潦倒的境地,不得不變賣餘物以維持生活的時候,你首先應該賣的是金子、寶石、土地和房屋;而你家中所擁有的書籍,則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變賣。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不讀書的人,永遠也無法想象書中蘊藏著的強大力量。不讀書的人,格局永遠會被限制著。而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佈局。

一個人的格局往往決定著未來的高度。而讀書,是最能提升一個人格局的通途。當你用心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後,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個成功和優秀的人的背後,必然有一個偉大的人格。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是提升自己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徑。

那麼,現在開始讀書,晚嗎?

我想引用摩西奶奶的一句話:

“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

在77歲前,摩西奶奶是美國一個普通的農婦,之後,她拿起了畫筆,成名對她來說是意外,但畫畫確實讓她找到了一份寧靜。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在100歲時,摩西奶奶收到了一封信,寫信人很苦惱,自己已經30歲了,有外科醫生這樣穩定的工作,他應不應該放下手術刀,去追求自己熱愛的寫作。摩西奶奶告訴他,沒問題,你可以這樣做的。受到鼓勵後,寫信人辭去了工作,投入寫作。這位寫信人就是風靡日本的作家——渡邊淳一。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迄今為止最喜歡這6位名人父母的回答

讀書這件事也一樣,也許讀書不會為你的人生帶來這麼大的改變,但至少會是生活新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