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传递宽窄哲学,人文系列书籍《宽窄之道》上线喜马拉雅

这个春天,美中不足,但我们有了更多畅想。

春风拂面是一种声音,细雨润物是一种声音,桃花盛开是一种声音。

总有一种声音,等你风雨归来,了然于心;总有一种声音,让你流连忘返,心情蹁跹。

用声音传递宽窄哲学,人文系列书籍《宽窄之道》上线喜马拉雅

3月9日起,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联手打造的人文随笔全新经典《宽窄之道》,将通过语言表达和朗诵这最有力量的表现形式,每周一、周四在喜马拉雅封面新闻官方号全新上线人文音频栏目《宽窄之道》。

在朗读者的优美声线中,让我们一起倾听四十位名家的“宽窄”独白,一起品味四十种精神意向。

以宽窄为哲学

找到人生的密钥

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宽与窄,天地轮回、人生圆融。宽与窄,看似中庸之道,其实是人生哲学、生命哲学。

宽窄哲学博大精深,是四川文化的代表和符号,是一种记忆和传统,也是一种品味和价值。

自2018年12月8日到2019年9月14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在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开辟“宽窄之道”名家随笔专栏,邀请吉狄马加、邱华栋、李后强、吕进、叶延滨、马原、吴传玖、李钢、傅天琳、曹廷华、侯志明、徐则臣、龚学敏、蒋蓝、周啸天、张新泉、车延高、李元胜、荣荣、田耳、王久辛、杨克、阎安、胡弦、李少君、曾凡华、刘笑伟、霍俊明、刘萱、邓凯、贾梦玮、孙卫卫、李瑾、何开四、缪克构、丘树宏、谭继和、米瑞蓉、罗伟章等40位名家,书写宽窄之道。

《宽窄之道》一书出版发行后,成为当代人文随笔新经典,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反响,不少文章被转载或选为语文考试试题。

作家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杨新月女士,是《宽窄之道》责编之一。她说,这本书推出后,各方面反馈都很好,“书中对人生哲学的探讨,让我深有收获。我真诚地认为,这本书非常适合青年人阅读。我记得曾经有一个问句在社会上引发很大反响:人生的路,你为何越走越窄?在《宽窄之道》中,有一篇文章的回答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窄到极处就是宽。现在年轻人竞争压力很大,读一读《宽窄之道》这本书,能获得不少启发,甚至找到开启人生新篇章的灵魂之钥。”

用声音传递宽窄哲学,人文系列书籍《宽窄之道》上线喜马拉雅

以朗读为载体

获取文字的灵魂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宽窄是个非常普通的平面空间概念,是可量度的物理存在,与诸如高下、大小、深浅、方圆等一样,见惯不惊,哪来什么诗意?

但宽窄恰恰是有诗意的,例如巷子,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曲或直,但只要有人活动于其中,诗意就产生了。不然,陆游怎么会写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样寂寥而清新的名句?戴望舒怎么会写出《雨巷》这样精巧而鲜亮的名诗,“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深巷或雨巷宽窄的诗意,巧妙地化成了诗人笔下诗意的宽窄。

作家邱华栋也在夜晚的沉吟中,写出对宽窄的独白:“生与死的对立之门一齐向我敞开,那一瞬间, 我好像明白了很多。我知道了这个世界就是人人要通过一道道的窄门,过一个个坎儿,然后才能来到更加宽阔的地带。世界,永远都充满了新生的希望,虽然同样存在着寂灭的悲哀。”

四十位名家,有小说家,有诗人,有学者,有企业家等等,虽然他们人生各自着力的领域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思考者。他们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思考着生活中的哲学,也用自己的作品,与世界分享。

我们在朗读中,获取他们的灵魂;我们在朗读中,获取精神的力量。《宽窄之道》音频栏目主播王卉在录制《宽窄之道》音频节目中谈到,《宽窄之道》这本书集40位名家之大成,博谈妙解,以自身经历纵论人生宽窄之道,顿悟道德物势之机。非常适合用声音来传递,因为声音是“人格魅力体”的介质,能比文字更容易展现40位名家的人格魅力,让内容变得易懂、易吸收。同时,音频版的《宽窄之道》是伴随性的,我们在听音频的时候,可以健身、做家务、休息同时体会和实践的处事哲学。

用声音传递宽窄哲学,人文系列书籍《宽窄之道》上线喜马拉雅

封面新闻记者母琪 仲伟

当当

京东

宽窄的诗意与诗意的宽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